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来源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3-09-06

2023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的开局之年,保护区管护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及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强化资源管护,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养。始终把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始终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始终把坚持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始终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半年,组织开展1期“万名党员进党校学习培训培训覆盖全体党员开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30党委书记和各委员到挂钩联系点讲授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党课4次,到基层调研党建4专题研究支部党建工作1党支部书记讲授党课16开展民主生活会1次,组织生活会8次,民主评议党员8次,“听、谈、查”1次,开展警示教育活动8次,“八破八立”解放思想大讨论2轮,评选2022年度优秀党员40选派1名职工到勐海县布朗山乡任公职联防队员,党员签署不信仰宗教承诺书共计102份。

(二)提升专业水平,强化资源管护。全面贯彻落实“林长制”,建立健全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体系,切实担负起发展保护森林资源的主体责任,扎实推进保护区林长制工作。2023年签订森林资源管护责任书28上半年,共开展巡护2899次,巡护里程达12.3万公里。保护区工作人员的巡护管理下,保护区未发生严重破坏资源的违法违规行为,保护区生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全面落实森林防火领导负责制,成立局、所两级森林防火工作领导小组,把森林防火作为上半年维护林区安全稳定的首要任务抓紧抓牢。日常巡护突出对防火隐患的排查,提高森林眼、红外监控等设备的预警监测作用,通过“人防+技防”织密监测网。严格执行有火必报、卫星热点零报告和火情信息归口逐级上报等制度,做到火情信息畅通、指令畅通。森林防火期间保护区共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森林防火联防联治协议书、安全防火责任书等481余份,组建义务扑火队2533174人。召开森林防火宣传会议260场次,发放宣传材料2.1万余份,粘贴防火宣传标语1237余条,广播宣传130次,开展入山检查1962人次。上半年取得了无森林火灾的良好成绩,实现了森林防火和资源管护两不误、两促进,守护了生态安全,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保护保护区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认真组织开展了“林地要素保障百日攻坚行动和违法违规用林政治百日攻坚行动”“2023清风行动”等专项行动,组织做好候鸟及鸟类迁徙通道保护工作和病虫害枯死松树清理专项行动等工作。上半年,立林业行政案件11起,办结6起,办理中5起,收缴罚金15109.3元。

(三)强化科研监测,促进资源保护。进一步掌握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分布情况及特点,制定针对性保护措施,促进资源管护力度,持续开展相关监测及科研项目。上半年一是共计开展了12条鸟兽样线监测工作,4两栖爬行类固定监测样线的监测工作,3条外来入侵植物样线监测工作3块野生兰科植物监测固定样地固定样线的年度监测工作5条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样带调查;二是做好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根据《云南省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技术规程》保护区完成3.6万亩踏查面积的目标任务,上半年,完成踏查面积55.9万亩、样地496个,通过审核的踏查面积为45.8万亩,样地389个。根据普查共发现外来入侵物种8种,分别为飞机草、紫荆泽兰、肿柄菊、薇甘菊、马缨丹、红火蚁、藿香蓟,落葵薯,主要分布在村寨周边、天边地头及道路两侧等人为活动较为密集的地方,进入人为活动较少的林地后未发现或只是零星发现外来入侵物种;三是今年3首次在尚勇子保护区发现舟翅桐属大花舟翅桐,该种不仅是中国首次记录的新分布属种,也是以大花舟翅桐为代表的季雨林群落在中国的首次记录,针对该群落,已新建1块群落固定样地并开展基线调查

(四)强化安全预警,促进人象和谐。为进一步提高群众遇险自我保护意识和大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态势。一是加强亚洲象监测预警。亚洲象监测预警平台2020年运行以来,通过及时向监控范围内人群发送亚洲象活动信息,有效减少人员伤亡事件发生。上半年,累计监测预警649次,收集亚洲象监测数据1518,并建立相关数据库,为今后亚洲象保护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数据支撑;二是加强亚洲象救助和回归野外工作。今年以来,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救助亚洲象整体健康状况良好,开展适应性生存训练共计1359余次,亚洲象“阿宝”回归自然试验工作,开展野放132天,野放时长700多小时,各项生理指标良好,回归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五)做好宣传工作,促进自然教育。广泛深入城区、集镇、周边社区村寨、景区、学校组织开展“世界森林日”、“国际爱鸟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森林防火进校园”、“亚洲象国家公园创建”等宣传活动。上半年,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余份;接受媒体记者采访14余次,共100余人次,分别在《中央广播电视台》《新华社》《中新社》《人民网》《光明网》《云南发布》等多家媒体网站转载发表报道280条(次)窗口网站更新工作信息92(次),公众号发布信息33微信公众号栏目类别新开设“守护自然”“科普宣教”“雨林视觉”等9个栏目,为宣传西双版纳州亚洲象保护及自然教育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2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家林草局评为全国林草系统先进集体;5月荣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科学技术部授予的“首批国家林草科普基地”称号。

(六)优化营商环境,促生态旅游。一是加快推进自然教育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自然教育关坪基地设施建设,目前制定完成了自然教育望天树基地提升工作方案,将进一步推动望天树基地提升改造,举办了1期自然教育与活动设计培训班,保护区管理机构和生态旅游区62人参加了培训。二是积极配合景区5A创建。配合野象谷和望天树景区争创5A景区及勐远仙境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积极协调省州林草局及相关部门,探索研究相关工程设施建设及改造提升审批有关要求申报流程等,并取得积极进展。上半年,《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望天树生态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通过专家组评审,正待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报批;野象谷亚洲象博物馆、勐远仙境宝牛山庄修缮提升工作有序推进。三是生态旅游产业持续向好。202316月,国家公园各景区累计完成投资524.56万元、接待游客390.20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19616.11同比20221—6完成投资307.26万元、接待游客54.00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3468.65万元分别增加70.72%622.59%465.53%

二、存在不足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上半年保护区资源得到有效管护,各项工作任务也较好的完成,但也发现了工作开展中存在的短板弱项:保护区队伍行政执法水平还有提升空间;管护能力和资源监测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人象矛盾依然存在。下半年将从以下几方面抓好工作

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州委州政府等上级部门的安排部署和年初制定的工作任务,持续加强政治建设、巩固党建成果、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加强干部职工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建设,深化推进“清廉云南”建设“作风整顿年”活动“躺平式”干部专项整治相关工作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出的新部署,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增强忧患意识、强化底线思维,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自然保护地保护和管理高质量发展。

(二)继续加大源管护和巡护执行力度,推动部门联动合作常态;提升森林火灾防控能力,突出抓好森林有害生物防控;提升生物多样性监测水平,深化拓展对外交流合作,深入有效推进跨境保护;增强亚洲象保护、监测和预警能力,加快推进亚洲象回归、食物源基地等相关项目的建设,积极配合推进亚洲象国家公园创建;宣传生态文明思想,增强科普宣教能力;发挥自然教育天然优势,做优做强生态旅游产业。

(三)继续推进保护区行政执法考试及行政执法工作,提高行政执法工作水平,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积极争取州林草局执法科、森林警察对林业行政办理的指导,逐步提升保护区队伍案件办理和规范案件卷宗能力。

(四)继续加强保护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规范化建设和安全生产,开展好爱国卫生活动,助推创卫创文,做好“登革热”防控等工作,抓实抓好老干、工青妇、信访、保密及档案管理等工作。

 

 

 

 

 

 

 

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2023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