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烟箐:延续近半个世纪的人象和谐故事

作者 : 马芸 汪涛 来源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2-12-26



这是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腹地的一个小村寨,听上去颇具人间烟火味——香烟箐。40多年来,村民们爱象护象,与亚洲象和睦相处,写就了一个个人象和谐的精彩故事。

今年12月中旬,香烟箐村民与亚洲象和谐相处40多年的中国故事走进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与来自196个缔约方代表和国际友人分享,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好奇和强烈反响。“香烟箐村民长期与亚洲象和谐相处的生动故事,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完美诠释,为世界提供了鲜活的中国样本。”《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副执行秘书大卫·库珀动情地说道。

景洪市大渡岗乡关坪村香烟箐村小组坐落在热带雨林环抱的翠绿沟谷中。村寨不大,仅有23户96人,却是一个傣、汉、哈尼、基诺、拉祜多民族聚居的村寨。巍巍的松树梁子,淙淙的南木养河,见证了几十年来香烟箐各族村民与亚洲象友好相处、和睦为邻的温馨故事。

 

今年70岁的哈尼族村民王家祥清晰记得,第一次看见亚洲象时既兴奋又害怕。后来,大象经常光顾,尽情食用香糯的玉米、美味的稻谷、鲜甜的芭蕉,村民们总是关门闭户、静待家中,等大象吃饱玩够悠然离开后才走出家门继续干农活。聪明的大象记住了这人间美味,每当庄稼成熟时节,就多次到香烟箐田地里觅食。为了保护庄稼,村民们想尽了办法,效果都不理想。但是,村民们从来都没有放鞭炮敲铜锣、点火堆鸣哨子惊吓驱赶和伤害大象。大象似乎感受到了村民们的善意,一直坚守着不进村、不入户的底线,从未进村“闹事”,也从未伤害村民。“年幼时,我们对大象充满了好奇和喜爱,常常远远偷看大象。正在做农活的大人们感到危险时,就会抱起我们这些娃娃‘落荒而逃’。”讲起童年趣事,今年47岁的冯广林记忆犹新。而对于大多数村民来说,与大象在“斗智斗勇”中“和平共处”已成为生活常态,人象之间以一种微妙的方式维系着和谐。

为更好保护亚洲象,保障村民安全和发展,2015年,政府将香烟箐村小组搬迁到了生产生活条件更好、防范亚洲象更有保障的新址。这里背靠热带雨林腹地的自然保护区边缘,离过去村寨仅3公里,仍然处在亚洲象短距离迁徙、寻觅食物的重要通道上。近10年来,人象相依相伴、和谐为邻,共同演奏了一曲曲构建“自然命运共同体”的新乐章。

 

今年60岁的村民马荣海对当年与一头亚洲象“结缘”的动人场景,至今仍记忆犹新。那是多年前一天下午,他发现一头半大象独自留在了自家的一块稻田里,多日后仍一直徘徊逗留。他在安全距离内认真观察,发现这头半大象腿上有伤,已经感染溃烂。善良的马荣海决定为象疗伤。他尝试着每天慢慢接近,不断投喂食物。多日后,马荣海的善意得到了这头半大象的信任和接纳,他便采摘草药,为象包扎、治伤。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照料,这头半大象恢复健康,重新走进了大森林。

 

傣族村民玉应罕动情地说,千百年来,他们傣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对大象一直充满了友善和关爱。傣家人把大象视为善良、吉祥和力量的化身,倍加厚爱和崇拜。在傣族创世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中,大象被尊称为“掌月朗宛”,意为光芒四射、镇天定地的神。以大象为题材的雕塑、织锦、壁画和工艺品在民间广泛流传。这些充满温情、友爱的善举,使大象千百年来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一直祥和生存、繁衍至今。

时空流转,对亚洲象的关爱、保护不变。现就读于云南民族大学的李睿,青春靓丽、朝气蓬勃,是从香烟箐村走出去的年轻人之一。“野象在寨旁散步、在小河里嬉戏、在水田中觅食……这些我们看来很平常的事,却能引起同学们的好奇和羡慕。我才充分感受到我们村寨‘中国人象和谐第一寨’的含金量,可不能在我们这一代降低了‘成色’。”李睿笑着说道。如今的她,积极上讲台、发海报、作分享,出色地当起了保护亚洲象的义务宣传员。

 

随着保护力度加大和保护效果显著,西双版纳境内的亚洲象数量逐年增加,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的180头发展到目前的300多头,成为中国亚洲象最多的地区。专家监测发现:香烟箐已成为野生亚洲象的重要通道,小小村寨一时间成为要冲地带。为了有效防范亚洲象进村“肇事”,安心借道,2017年,西双版纳州政府在香烟箐村开展亚洲象防护栏建设,围绕村寨修建了一道坚实的防护栏,人象隔“栏”相望,却隔不断彼此的联系。

 

近年来,“亚洲象”这一特色名片越发锃亮,享誉中国和世界,香烟箐在人象和谐中走出了一条充满生机的发展之路。

 

在村民李文才经营的“观象农家乐”院落里,他打开了话匣:早前,亚洲象经常到田里取食,林间出没,村民不得不撂荒田地,减少割胶频次,生产生活受到了影响。防护栏建起后,依托仅距2公里的野象谷景区优势,精明的他开了香烟箐第一家农家乐,为游客提供特色食宿,生意十分火爆,年收入10多万元。其他村民要么开起农家乐,要么到野象谷景区从事保安、厨师、保洁等工作,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了创业增收,吃上了“旅游饭”。

 

香烟箐村小组党支部书记冯广林在野象谷景区兼职担任了7年的亚洲象观测员。查寻大象踪迹、及时预警、救护大象、尽量减少和避免人象冲突是他每天的工作。不仅很好解决了生计,还能“追象”而行,“守象”而生,在保护大象的同时,也保护了村民和游客的安全。“只有人象高度和谐,才能让这片雨林更加美丽,人们生活更加美好。”冯广林对未来充满希望。

 

莽莽雨林,生机无限。人象和谐的精彩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