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2018年行动计划工作

作者 :办公室 来源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9-02-13

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2018年行动计划工作

情况报告


环境保护局,州发展改革委:

2018年,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在州委、州人民政府和州林业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以资源保护为中心的各项工作,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记自然保护区工作使命,始终坚定不移地扛起厚植西南边疆生态大屏障的政治责任,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努力完成加强《西双版纳州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规划(2016-2020(西发[2017]13)文件中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保护区内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完成情况

()强化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

认真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回头看问题整改、自然保护地大检查、绿盾2018”自然保护区检查专项行动等系列督查整改工作,组织开展集中打击整治破坏林资源违法违规及保护区大排查行动,严肃清理和查处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以坚决态度,迅速、狠抓问题整改,及时关停拆除野象泉饮用水厂 达废旧金属处理厂,清理非法侵占保护区地18.37亩、水坝3立方米、管道3680米,补植苗木102株、埋设界桩4棵,强化震慑作用,形成警示效应。落实推进监测全覆盖、核查全覆盖、执法全覆盖林督查工作,进一步全面掌握保护区现状,加大对保护区人为活动频繁、案件易发高发及社区群众土地接壤地段的巡护力度,预防和遏制破坏保护区生态问题。落实制度保障,修订《自然资源巡护制度》《护林员管理办法》,建立天地空一体化巡护监测平台,做到有问题早发现、早处理。继续开展平安林区活动,及时处置移交林区治安案件,确保林区治安稳定。加强保护区界桩、界碑等设施管理,维护保护区的范围和功能区界线稳定。加强涉及保护区的公路、电力和通讯等工程项目及周边社区民生设施的监管,确保林地资源安全。做好灾害防控,严格落实林防火工作责任制,不断提升应急能力水平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1%以下。做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及非洲猪瘟监测防控工作,清除紫泽兰、肿柄菊及薇甘菊等其他外来入侵生物500余亩。截至11月,开展各种巡护2630次,出动巡护人员16639人次,各类车()4208台次,巡护里程达12.34万公里,移交森林公安案件线索78起。

()开展物种保护项目

加强科研与对外交流合作,提升科研水平和监测能力。配合开展云南省亚洲象本底调查,中国(云南)野生亚洲象本底资源调查项目通过国家级专家评审,保护区亚洲象种群分布现状进步摸清。《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18~2027)》通过省林业和草原局评审并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开展了绿孔雀、灰孔雀雉种群及梄息地调查、西双版纳鼴鹿种群及生境调查评估藤枣拯救与保护犀鸟种类和野外分布状况普查等项目。继续实施兰科植物、黄竹群落、物群落监,《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建设计划》编制完成,保护区勘界立标、综合科考项目启动。开展混农林业示范项目,构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引导社区发展良性循环种植模式,造福当地群众。

()加强建章立制工作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从政治纪律查起,彻底查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行为,真正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立起来、严起来、执行到位。要从立行立改做起,认真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清单,一条一条抓好落实。要从责任追究严起,依据核准的事实,对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问题进行准确定性,依法依纪依规追责问责。要坚持引以为戒、举一反三,深入开展绿盾2018”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回头看专项塞漏洞,确保自坚持引以为戒、举一反三,深入开展绿盾2018”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回头看专项排查,针对性地建章立制、堵塞漏洞,确保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稳定向好。

管护局领导一直十分重视制度机制建设,始终坚持正确把握制度的科学性、根本性和全局性,根据国家、省委省政府及省厅工作部署、会议精神、文件要求,结合保护区实际情况定期对制度进行再研究、再审定,并通过召开大会集中学、印制手册自主学的方式,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对各项内部管理制度进行再学习同时建立督察督办领导小组,对保护区各项工作及制度落实进行监督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防控了廉政风险,真正做到了用制度管人管事,为保护区长足发展提供了长效的制度机制保障。

()推进保护区规划管理

认真贯彻干部教育培训条例,抓好基层林业队伍建设,强化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培训学习,提升保护区专业技术人员业务能力,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2018年,受州委组织部委派1人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挂职、3人赴省外调训学习1人到省林业和草原局跟班锻炼,人才引进5人、招录1人,分别举办干部职工综合能力提升”“亚洲象救护”“保护区管理信息化建设等各种培训12420余人次,获林业高级工程师资格9人,工程师11人,实行律师顾问制,全员参加法律法规在线学习考试合格,为保护区发展提供了支撑和保障。加强综治维稳、安全生产、保密、消防安全工作,认真落实登革热防控管理,切实维护人民生命安全。

()建设智慧保护区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高度重视智慧保护区建设,自2016年以来管护局共投入268.6万元采购无人机、热成像镜头、工作站、红外相机等科技设备投入到巡护监管理工作中,加大了资源保护力度。

管护局为进一步推动现代装备在资源保护与监测上的应用,强化保护区信息公共服务,推进信息网络建设,提升保护区工作效能,在2018年共投入120万元建设巡护监管系统,包括数据中心与管理平台、巡护移动监管系统、数据展示与发布平台、巡护终端设备等。

()坚持奥论导向弘扬生态文明

保护区宣传工作成效明显,在昆明成功承办云南省自然保护区成立60周年全面展示西双版纳保护区成立60年的丰硕成果,扩大了影响力。全年接待媒体记者29批次80人,分别在《人民日报》《绿色时报》《云南日报》等多家媒体网站转载发表报道74(),采编自然保护区信息32期,公众号发布信息99条口网站发布信息205篇。全年组织开展共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等主题教育7次,参加师生及村民共2527人,举办自然笔记”“自然教育”“尊重生命,保护亚洲象亚洲象安全防范意识培训班进村、进校园等活动4次,全年发放《亚洲象活动的天》《亚洲象安全防护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西双版纳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等宣传资料及法规共5000余份(册》加强情监测,规范网站建设,积极回应生态环境部通报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期存在违法违规开发建设活动回龙山电站、亚洲象救助等热点问题。完成西双版纳2017年鉴、西双版纳第二轮修志《保护区志(1978~2005》部分编纂工作

()稳步推进跨境联合保护工作

坚持推进跨境合作,着力巩固保护成果,成功举办中老跨境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第十二次交流年会,进行联合保护执法和调查监测技术培训,提高中老双方人员业务能力,开展跨境联合巡护、边民交流互动及联合保护区域动物资源本底调查,安装相机62台,热带森林样方6个,采集植物标本300多号,鱼类标本1000多号,观测到鸟类91种,进一步掌握了区域内物种分布状况。

二、下ー步工作计划

1.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四个意识,切实做到两个坚决维护,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始终牢记把纪律严起来、把规矩立起来的政治要求,在思想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地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精神,以严实作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继续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坚决扛起生态保护的政治责任。

2.要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大的力度,落实好彻底查清、彻底排查、彻底整治、举一反三、建立长效机制要求,力争全面、妥善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坚決遏制新增问题,确保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安全,林权稳定。要继续开展平安林区建设,排查化解不稳定因素,避免发生重大涉林群体性事件。要积极向上级部门汇报,加强与乡镇党委政府沟通联系。要认真落实巡护制度,进步加大对巡护监督及护林员管理,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切实加强外来物种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

3.要抓好生态旅游景区规划建设,严格生态旅游景区项目监管及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活动,摸清景区资源家底、四至界限,为进一步推进中国亚洲象国家公园建设提供科学依据。要积极打造国家公园旅游品牌,培养国家公园文化,传播国家公园理念。要持续开展旅游景区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强化景区日常管理确保安全生产。要加强与院校、自然保护等社会团体组织的合作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

4.要加强与影响力较大的报刊新闻媒体合作,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特别是新兴媒体和自媒体平台,借风扬帆,提升扩大自然保护工作成效的点击率和关注度,普及生态知识,树立生态意识,引导公众自觉参加生态保护行动。要加强网上宣传,讲好生态保护故事,着力弘扬主基调、提升精气神、凝聚正能量,推进各项工作开创新局面。要深入学习贯彻《网络安全法》,加强网络建设管理,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

 

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20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