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州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西双版纳州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的通知

作者 :西双版纳州农业农村局 来源 :西双版纳州农业农村局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2-09-01

西农发〔202155


 各县、市农业农村局:

为促进我州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发挥政策调控的保障作用,稳固基础生产能力,有效防止生猪产能大幅波动,根据《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云南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的通知》(云农牧﹝202122号)要求,西双版纳州农业农村局制定了《西双版纳州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西双版纳州农业农村局

20211230


西双版纳州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

 

为贯彻落实云南省农业农村 云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 云南省财政 云南省生态环境 云南省商务 云南银保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农牧〔202119号),更好发挥政策调控的保障作用,稳固基础生产能力,有效防止生猪产能大幅波动,现结合我州生猪生产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重要意义

近几轮猪周期波动表明,保持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动保持在合理区间,仔猪生产就有保障,生猪市场供应和猪肉价格就能保持相对稳定。因此,建立以调控能繁母猪存栏量为抓手的生猪产能调控机制,划定产能保障底线,完善和强化调控政策措施,对有效应对生猪市场波动日益复杂的新挑战,防止生产大起大落,缓解猪周期波动稳定生猪生产具有重大意义。

二、总体要求

以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率为核心调控指标,坚持预警为主、及时介入、精准施策、调控兜底的原则,落实生猪稳产保供菜篮子市长负责制,逐级压实责任,分级建立生猪产能调控基地,构建上下联动、响应及时的生猪生产调控机制,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提升猪肉供应安全保障能力。

、调控能繁母猪存栏量

确定能繁母猪保有量。十四五期间,我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稳定在4万头左右,最低保有量不少于3万头。各县(市)能繁母猪保有量以《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0- 2022年生猪稳产保供任务目标的通知》云农牧〔202019中各地2021年生猪存栏目标为基础,结合目前生产实际确定详见附件1

保持能繁母猪合理存栏水平。将能繁猪存栏量变动划分为绿色、黄色和红色3个区城,根据不同情形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

    1.绿色区城产能正常波动。能繁母猪月度存栏量处于正常保有量的95%-105%区间95%105%两个临界值。以市场调节为主,不需要启动调控措施。保持监测预警工作常态化,定期发布监测动态信息。

    2.黄色区域产能大幅波动。能繁母猪月度存栏量处于正常保有量的90%-95%105%-110%区间90%110%两个临界值。启动相应调控措施,与市场调节共同作用,促使能繁母猪存栏量回归到正常区间。

   情形一能繁母猪存栏量大幅减少。能繁母猪月度存栏量处于正常保有量的 90%-95%区间90%的临界值一是加强监测预警。强化能繁母猪存栏量监测调度,及时发布监测动态信息,引导市场预期,增加能繁母猪饲养。二是启动增加产能调节机制。引导督促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减缓淘汰能繁母猪,增加补栏,稳定和增加产能。三是农业农村视情况向能繁母猪存栏量降幅较大的人民政府发预警函,要求及时采取必要应对措施,使能繁母猎存栏量增加至合理水平。级农业农村部门可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

    情形二能繁母猪存栏量大幅增加。能繁母猪月度存栏量处于正常保有量的105%110%区间110%的临界值一是加强监测预警。强化能繁母猪存栏量监测调度,及时发布监测动态信息,引导市场预期,适度减少能繁母猪存栏量。二是启动减少产能调节机制。引导督促生猪产能控基地采取延迟能繁母者补栏、加快淘汰低产母猪等措施,压减生猪产能,使其下降至合理水平。

3.红色区域产能过度波动。能繁母猪存栏量低于正常存栏量的90%或高于正常存栏量的110%,强化相关调控措施,促使能繁母猪存栏量回归到正常存栏水平。

情形一能繁母猪存栏量过度减少。能繁母猪存栏量低于正常存栏量的90%最低保有量。加强增加产能引导,州农业农村局向能繁母猪存栏量低于最低保有量且未采取调控措施或调控不力的县(市)人民政府发预警函,督促进一步采取补贴、信贷、贴息等政策措施,遏制产能下滑势头,恢复和增加能繁母猪饲养。

情形二能繁母猪存栏量过度增加。能繁母猪月度存栏量高于正常保有量的110%。加强压减产能引导,加快淘汰低产能繁母猪。

其他异常情况调控。能繁母猪存栏量在合理区间波动,但种猪生产供应、新生仔猪数量或生猪存栏量出现异常减少等情况时,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及时研究并采取相关措施,必要时可制定临时性政策措施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三、调控生猪规模养殖产能

确定规模猪场保有量。州农业农村局对全州现有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进行全数备案,并据此确定各县(市)规模猪场保有量详见附件1。各地要保持规模猪场(户)数量总体稳定,不得违法拆除,确需拆除的,要安排养殖用地支持其异地重建,并给予合理经济补偿规模猪场自愿退出的,各地要根据减少的能繁母猪产能情况,新建或改扩建相应产能的规模猪场,实行减一补一政策确保生猪产能总体稳定。

分级建立产能调控基地。依托全国生猪规模养殖场监测系统,对各县(市)规模猪场数量进行动态监测,重点监测其生产经营变化情况,防止异常退出。按照猪场自愿加入并配合开展产能调控的原则,分级建立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对年设计出栏1万头以上的规模猪场和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按照农业农村部统一部署,挂牌建立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对年存栏稳定在20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挂牌建立省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对年存栏稳定在10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挂牌建立州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由各县(市)农业农村局于20224月组织完成挂牌工作,并报州农业农村局备案,此后每年4月完成上一年度新增和退出基地挂牌基地标牌式样及授牌条件见附件2。鼓励由行业协会组织能繁母猪存栏量排名全州前20的生猪养殖企业组建生猪产能调控联盟,州农业农村局适时引导联盟成员合理调节产能,缓解生产周期波动。各县(市)可参照建立相应调控机制。

四、保障措施

加强监测预警。州农业农村局将会同州发展改革委、州商务局、州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西双版纳调查队等有关部门建立会商制度,加强生产监测和形势分析预判,及时向各县(市)反馈能繁母猪存栏量、规模养殖场数量等月度变化情况。各地要建立完善信息收集、分析、报送、发布平台,参照州级做法建立监测机制,落实好人员和经费保障,确保及时准确掌握生产和供应情况,及时启动相应措施。加强对行业热点和突发舆情的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引导生产合理发展。

强化督导考核应用。县(市)要结合生产实际制定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逐级细化分解能繁母猪和规模养殖场保有量等指标任务,经县(市)级人民政府批准后于202112月底前报州农业农村局备案。州农业农村局将对各县(市)生猪产能调控政策落实情况开展定期督导、考核考核实施细则详见附件3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因市场、疫病等因素导致能繁母猪存栏量大幅减少低于正常保有量95%或生猪养殖连续严重亏损3个月以上时,各地可结合实际统筹有关资金对规模养殖场和种猪场含地方保种场给予一次性临时救助补贴,帮助规模养殖场渡过难关。各地要加强对规模养殖场的跟踪服务,及时掌握其信贷状况,协调金融机构对符合授信条件但暂时经营困难的生猪养殖场做好有关金融服务工作,不得随意停贷、限贷、抽贷、断贷。要落实好环评审批有关规定,对年出栏5000头以下的生猪养殖项目继续实行备案管理,对年出栏5000头及以上的和涉及环境敏感区的规模化生猪养殖项目依法依规进行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