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西双版纳州农业农村局窗口>>政务公开>>
《西双版纳州“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修改说明
作者 :西双版纳州农业农村局 来源 :西双版纳州农业农村局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2-01-30
一、专家组评审意见采纳情况及修改说明
专家意见 |
是否采纳 |
修改说明 |
|
专家意见 |
1.加强《规划》与国家、省及市县各级规划的纵向衔接,加强与其他涉农部门规划之间的横向联动。 |
采纳 |
一是衔接了国家及省已发布的各类规划,根据政策导向调整工程项目专栏以指导项目申报。将化肥农药的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等指标对标国家及省标准。二是将供水、供电、乡村旅游、农村垃圾处理等相关内容传相关部门对接。 |
2.各项指标进行精简,数据与相关部门进行核实确认。 |
采纳 |
规划总指标从38项减少到28项。并将涉及数据发往相关部门请各部门核实确认后盖章返回。其中有2个指标需请再斟酌: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发改委建议征求统计调查队意见。380亿是第1次征求意见时发改委参会的老师提的,380亿对应估算的第一产业增加值在230亿左右。省委领导现场办公会讲话提到第一产业增加值提高到200亿以上,折算的总产值约为330亿,现价比增速7.5%,因此改为年均增速≧7%。 |
|
3.认真核对相关基础数据与项目。 |
采纳 |
规划基准年为2020年,根据优先采用统计部门发布数,统计部门没有的数据采用行业部门数据的原则,与《2020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统计年鉴》进行了相关基础数据的核对。 |
|
4.整体结构作适当调整。 |
部分采纳 |
专家建议将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合并为一个章节,考虑到第六章包含了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的内容,且近年来各级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通常要求规划中有环境保护篇章,因此,将第四章“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和第五章“构建边疆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合并为第四章:“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打造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新样板”,仍保留了原第六章生态环境篇章。将原第七章工程和行动分解到相关篇章,不独立成章节。根据上述要求,整体结构已从评审稿8个章节调整为6个章节。 |
|
5.篇幅适当压缩,语言文字方面进一步修改完善。 |
采纳 |
进行了篇幅的较大压缩,文字数(含图、表占字符)从7万字压缩到从5.2万,正文从125页调整到78页。语言文字也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 |
|
其它修改说明 |
1.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省级涉农规划分为多个单项规划,如有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专项规划、数字农业规划等,而西双版纳州现没其他单独专项规划,因本规划包含了所有主导产业的规划内容,过多压缩的难度比较大。 2. 关于规划中保留哪些产业的问题。西双版纳州可发展的产业比较多,但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从保供战略要求、产业基础、比较优势等方面进行比较,本稿中设置的是“4+5+N”产业体系。“4”指粮食、畜牧业、橡胶、糖料等4个国家高度重视的保障性产业,“5”指茶、果、药、菜、渔5个优势特色产业,茶叶、热带水果优势毋庸置疑,在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的战略背景下发展蔬菜既有必要又有空间,渔业虽小但发展规模、成效均居全省前列,中药材规模、产值均在全省排位靠后,但南药傣药独具特色且是融合大健康产业的最佳载体,也是省里培育的“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根据局领导的要求将中药材产业作为重点产业。“N”指通过促进农村产业融合衍生出多种新业态、新模式,将产村景村融合发展休闲旅游业、咖啡和坚果等与旅游业融合打造伴手礼产业、跨区域融合发展开放农业等。 3. 关于产业的排序。农业的第一要务就是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为此,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的指导意见》,2020年6月云南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贯彻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的实施意见》,在这些文件中,明确提出要重点保障稻谷、麦类、玉米、大豆、马铃薯、食用植物油、食糖、猪肉、牛羊肉、乳制品、天然橡胶等11种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西双版纳州主要涉及文件所列的稻谷、玉米、食糖、猪肉、牛羊肉、天然橡胶等6种重要农产品。因此,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篇章中,将农业产业分为重要农产品和特色优势2大类,并将重要农产品排在前面以体现首先落实国家战略,也即:粮食、畜产品两个保民生的基础产业排在前,其他是橡胶、食糖两个重要战略物资产业,随后才是茶叶、水果、中药材、蔬菜、渔业等5个优势特色产业。 4. 各产业的定量指标精减问题。州局明确产业定量任务不细分到州,不设产值目标。 |
二、专家个人意见采纳情况及修改说明
专家主要意见 |
是否采纳 |
修改说明(此栏仅对未采纳的意见进行说明) |
|
刘建平专家 |
本州养殖传统为主,养殖业以生猪为主,但猪瘟防治困难,指标太高,调整到2018年水平。补养殖布局图。 |
采纳 |
|
孙涛专家 |
1. 数据要进一点核实。 2. 章节压缩,农村内容放一个章节。 3. 加环境评价。 4.八大产业太多,蔬菜、生猪、甘蔗等是否需要纳入? |
基本采纳 |
1.原第六章内容都是相关环境保护的,现将章节标题改为“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以回应环保要求;2.食糖、生猪等是国家明确要求要保障的产业。稳定粮食面积,而粮菜轮作模式是最有助于提高粮食生产功能区亩综合效益的模式,可实现以增促稳。西双版纳三市县也是省蔬菜产业规划的冬春蔬菜重点产区。基于此,此稿三个产业都仍然列入。 |
江建成专家 |
1. 高原热区生态特色农业改为热区农业。 2. 围绕省委新定位和州里特色新表述修改指导思想、修改发展定位表述、发展目标增加“乡村治理水平上新台阶”。 3. 第四、五、六章合并为以乡村振兴为引领,推进乡村现代化建设。 |
基本采纳 |
1. 高原热区生态特色农业改为热区特色农业,因省里一直定位云南农业为特色农业。 2. 章节合并说明详见专家意见。 |
王军健教授 |
1. 前言中西双版纳州定位改为:建设世界旅游名城、沿边开放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2. 全文规范标点符号及梳理文字。 3. 不能简写“版纳”,必须补全“西双版纳”。 4. 保障措施部分进行精减,不详述、不分小节。 5. 目录中反映附件名称。 6. 调整压缩章节。 |
基本采纳 |
一二三产未改为一、二、三产,因需与政府相关文件表述一致,如: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
张丽霞专家 |
1. 文字精减、梳理、校对,规范标点符号使用。 2. 指标中加中药材产能,总面积27万亩,1.1万吨。 3.建设重点应与工程对应。加快恢复生猪生产提法不妥。 4.将种业发展“保、育、测、繁”中“测”删除。 |
基本采纳 |
产能指标会后与局分管领导商议确定删除 |
周增春专家 |
1. 基础数据进一步核对,如橡胶加工企业数、农作物秸秆利用率等。 2. 生态胶园、生物多样性胶园是今后发展重点。 3. 垃圾不能填埋、自来水普及率等应与相关单位对接、禁限养殖区域已划定,引用就行。 4.增加农村低碳发展内容。 |
采纳 |
|
祖文龙专家 |
1. 古茶树保护不在农业部门。 2. 畜牧业调整到水产前。 3. 水果以柚子和香蕉为主导。 4. 勐腊县不以肉牛为主导产业报一县一业。 |
基本采纳 |
该规划是以政府名义发的规划,因此,古茶树保护相关内容仍然保留。本次产业调整按优先实施国家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进行调整,畜牧业是民生产业,故仍排在前面。 |
唐志敏专家 |
1. 专业合作社国家级示范社和示范家庭农场指标太高。 2. 保障措施中加大资金保障中各小节内容合并。 3.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部分加: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 |
采纳 |
|
王贵生组长 |
1. 删除第一章第一段,精炼文字,少讲道理。 2. 西双版纳州农业农村发展不能走拼土地、拼资源的老路,要依靠科技,走集约化、数字化高效农业的新路。 3. “一线”中“异国风情”提法欠妥。 4. 古茶树资源普查已有初步成果,主要是进行补充,加强保护。 5.章节进行压缩,第4、5、6章合并。 6.标题尽量整齐、简练,让人一目了然。 |
采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