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西双版纳州农业农村局窗口>>政务公开>>
西双版纳州2021年中央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化肥减量增效及耕地质量评价补助资金项目实施方案
作者 :西双版纳州植保植检与土壤肥料工作站 赵永祥 来源 :西双版纳州农业农村局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1-12-23
项目属性:续建
项目名称:西双版纳州2021年中央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化肥减量增效及耕地质量评价补助资金项目
项目实施单位:西双版纳州植保植检与土壤肥料工作站
实施单位(科室)负责人及电话:谢志英 13578169185
项目联系人及电话:赵永祥 13988101288
项目主管部门:西双版纳州农业农村局
2021年6月20日
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工作是农业部门履行耕地质量监测保护职责,落实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举措。为贯彻落实《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农业部令2016年第2号)和国家标准《耕地质量等级》(GB/T33469—2016)要求,建立健全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与信息发布制度,按照《云南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21年中央第二批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的通知》(云财农〔2021〕81号)要求,为持续抓好西双版纳州化肥减量增效、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调查评价工作,推动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特编制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强化绿色发展理念,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耕地质量监测保护,坚持科学布点、持续调查、规范评价,建立健全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及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开展耕地土壤改良、地力培肥与治理修复,促进我州耕地质量提升和资源可持续利用。
二、实施依据
1、农业部办公厅于2017年8月17日印发了《关于做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工作的通知》(农办农〔2017〕18号),要求建立健全9大区域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全面开展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工作,形成耕地质量等级信息定期发布制度。
2、2020年7月,云南省农业厅办公室印发了《云南省2020年退化耕地治理与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实施方案的通知》,具体下达了全省开展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的任务指标。
3、按照《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考核办法的通知》(云政办发〔2016〕53号)要求,明确把“建立州(市)级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和“耕地质量等级(别)变动”列入了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考核目标。
4、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5〕82号)和《西双版纳州关于贯彻落实<云南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规划(2016-2020)>的实施方案》的精神,开展自然资源实物量资产负债表的试编工作,耕地质量等级及变动表数据由农业农村部门提供。
5、《财政部 农业农村部关于修订印发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2020〕10号),规范和加强中央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预算与管理。
6、《云南省财政厅 云南省农业厅关于提前下达2021年中央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的通知》(云财农〔2020〕217号)、《云南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21年中央第二批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的通知》(云财农〔2021〕81号)。
三、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建设区域现状及建设条件
(一)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按照中共西双版纳州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印发《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所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方案》的通知(西编发〔2020〕16 号)精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植保植检与土壤肥料工作站有科技人员17人,其中:推广研究员1人,高级农艺师6人、农艺师8人,副高级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占41%。近年来,单位致力于测土配方施肥、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化肥减量增效、秸秆还田与增施有机肥、高效节水农业等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获得了一批有价值的科技成果。
(二)项目建设区域现状及建设条件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最南端,位于东经99°55′-101°50′北纬21°10′-22°40′之间,东西最宽约186公里,南北最长处约160公里。北部与思茅区接壤,东北隔小黑江与江城县相望,西北与澜沧县为邻,西、南、东与缅甸、老挝接壤。全州耕地土壤共分为8个土类,20个亚类,55个土属,85个土种。全州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热带经济作物以橡胶、茶叶、甘蔗、咖啡、水果为主。
2006年以来,全州持续组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至2013年底,三县(市)完成县域耕地地力评价,2015年底,州级完成全州耕地地力评价工作;2017年,为进一步加强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在勐海县勐混镇建成国家级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1个;2018年以来,连续实施了中央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项目,设置固定调查点位,建立了州、县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全州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工作的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四、项目实施任务和目标
(一)开展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调查评价
按照《耕地质量等级》(GB/T33469—2016)耕地质量等级划分区域范围,全州三县(市)均划分为全国9大评价区的“华南区—滇南农林区”。在全州三县(市)的3个评价区域,共267个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点位,开展县域耕地质量等级年度变更评价。整理州、县耕地质量调查数据,更新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二)实施田间肥效试验
实施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率试验2组、化肥减量增效同田对比试验15组。研究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率情况,摸索有效提高农作物肥料利用率的关键因子,总结化肥减量增效最佳技术模式,为切实保护好全州耕地质量积累技术参数。
(三)做好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肥力监测
做好全州16个耕地质量监测点建设土壤肥力监测,其中:景洪市5个点、勐海县6个点、勐腊县5个点。
(四)果园酸性土壤改良+套种绿肥示范
以目前全州种植规模较大水果品种,选择连片种植的土壤PH值偏酸性的柚子园200亩,采用“酸性土壤改良+套种绿肥”技术模式,实施有机硅治理酸性土壤调理剂治理酸化土壤,套种绿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耕地基础肥力,有效减少化肥使用量。
五、建设内容及规模
(一)开展耕地质量等级调查点位年度调查
按照《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要求,以确保点位代表性与延续性为原则,对布设的267个耕地质量调查点位继续开展调查、取样、检测工作,其中:景洪市96个、勐海县116个、勐腊县55个。
按照调查评价指标要求,土壤样品理化性状检测指标为:土壤PH、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水溶性盐总量。具体各项指标检测数量见表1:
表1 土样品种制备、检测项目数量明细表
序号 |
检测项目 |
检测数量(个) |
备注 |
1 |
样品制备 |
267 |
2021年土样 |
2 |
PH |
267 |
2021年土样 |
3 |
有机质 |
267 |
2021年土样 |
4 |
全氮 |
267 |
2021年土样 |
5 |
有效磷 |
267 |
2021年土样 |
6 |
速效钾 |
267 |
2021年土样 |
7 |
缓效钾 |
267 |
2021年土样 |
8 |
水溶性盐总量 |
267 |
2021年土样 |
合计 |
267 |
|
(二)开展耕地质量等级评价
全州以县域为单位划分为3个评价区域,根据《耕地质量等级》(GB/T33469—2016),按照“华南区-滇南农林区”统一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聘请第三方技术服务单位,运用“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采用综合指数法,将耕地质量划分为10个等级,完成县域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评价,更新县域耕地质量数据库。完善、优化西双版纳州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完成全州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评价汇总。及时掌握各县(市)耕地质量等级现状,分析变化趋势。
通过“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成果发布”功能,生成工作空间文件(.CWS文件)。工作空间文件应包括评价单元图(含评价单元赋值数据)、评价点位图(含点位原始数据)、耕地质量相关专题成果图件等。
(三)实施田间肥效试验
实施田间肥效试验17组,其中: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率试验2组(水稻肥料利用率试验1组,玉米肥料利用率试验1组);化肥减量增效同田对比试验15组。试验由州、(县)市土肥站分别负责实施,具体任务分配见表2。
表2 田间试验任务表
序号 |
县(市) |
田间肥效试验数量(组) |
||
肥料利用率 |
化肥减量增效同田对比试验 |
|||
水稻 |
玉米 |
|||
1 |
州级 |
|
|
2 |
2 |
景洪市 |
1 |
|
4 |
3 |
勐海县 |
|
1 |
4 |
4 |
勐腊县 |
|
|
5 |
(五)建设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
做好2020年新建的16个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的土壤肥力监测工作,其中:景洪市5个点、勐海县6个点、勐腊县5个点。土壤样品检测内容包括pH值、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等7项,具体各项检测数量见表3:
表3 土样品种制备、检测项目数量明细表
序号 |
检测项目 |
检测数量(个) |
备注 |
1 |
样品制备 |
38 |
2020年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的6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3个样品,其余10个监测点每个点2个样品。 |
2 |
PH |
38 |
|
3 |
有机质 |
38 |
|
4 |
全氮 |
38 |
|
5 |
碱解氮 |
38 |
|
6 |
有效磷 |
38 |
|
7 |
速效钾 |
38 |
|
8 |
缓效钾 |
38 |
|
合计 |
38 |
(四)果园“酸化土壤改良+套种绿肥”示范
以种植大户为对象,选择土壤PH偏酸性的柚子园实施“酸性土壤改良+套种绿肥示范”技术模式示范200亩,每亩施用有机硅酸性土壤调理剂(有机质≥45%、氮磷钾≥15%、活性硅≥3%)100公斤;套种光叶紫花苕、红三叶草、柱花草等绿肥,其中:套种光叶紫花苕120亩,红三叶草20亩,柱花草60亩。通过“酸化土壤改良+套种绿肥”技术应用,改善土壤结构和土壤酸碱度,提高耕地基础肥力,有效减少化肥使用量。
六、技术及建设方案
(一)耕地地力调查、土壤理化性状检测、调查评价的方法、程序和内容等按照《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NY/T1634-2008)执行。
(二)耕地质量区域划分、指标确定、耕地质量等级划分流程等按照《耕地质量等级》(GB/T33469-2016)执行。
(三)田间试验按照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NYT2911-2016和《全国农技中心关于印发2018年主要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方案的通知》要求执行。具体试验方案详见附件2、3。
(四)耕地质量监测点建设按照《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程》(NY/T 1119-2019)执行。
(五)酸性土壤调理剂施用技术要点。每亩施用75-100kg,直接撒施与土壤表面。
(六)绿肥种植技术
1、光叶紫花苕种植技术要点
播种时间:光叶苕子最佳播种时间为八月中旬至十月中旬、气温15℃-25℃之间、土壤湿润时播种。在雨季结束前,土壤水分能保证种子出苗。
播种技术:(1)播种前种子处理:播种前晒种1 d ~ 2 d。(2)用种量:撒播用种量5kg/亩,一般肥力高播种量宜低,肥力低播种量略高。(3)播种方法:冬闲田地(轮作休耕)、荒山荒地可撒播;播种深1 cm ~2cm(播种层最好细土);10月中旬后播种,由于低温出苗率会偏低。
注意事项:连续低温多雨不利于种子的发芽出苗,还会导致种子霉变不出芽,因此,应实时择机播种。
2、柱花草主要的栽培技术要点-直播
播种前要整地,起到平整地块松地的作用,并除去已有杂草,起到提高柱花草竞争力的作用;种子要用热水处理(80度干净热水5分钟、洗净晾干)以解除种子的休眠。
柱花草撒播播种量通常为1公斤/亩(育苗移栽的用量为1公斤/公顷),热区土壤普遍存在缺磷的情况,要注意施用磷肥(1kg/亩钙镁磷肥)以帮助柱花草提高成活率、增强与杂草竞争力的作用,为减少用工,磷肥通常与种子混匀播种,这样做也可使得种子播得更加均匀。
要注意选择在雨季来临前的春夏季节播种,如果是旱季,在管理前期(一个月到两个月)要适度浇水并注意除杂草,以保证柱花草的成活率与覆盖度,降低杂草的竞争力;
柱花草一年可收割3-5次,一般长到80-150 cm即可刈割利用。刈割宜选择在雨水较多温度较高的夏秋季节,对较冷的冬季以及干旱的春节,不宜收割;收割要注意留茬高度为20-30 cm,不要留茬太低,否则会因为割掉生长点而导致柱花草死亡,也不宜留茬过高,否则收获的量会较少并造成下次刈割时下部老化生长点太高易被割掉死亡;
收割后如果行间杂草过多,应该注意除草,以免影响柱花草的生长;柱花草的病虫害比较少,偶尔会感染炭疽病,可通过喷打多菌灵的方法来治理。
3、红三叶(白三叶)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播种方式及播种量:酸性过强的土壤应施适量的石灰或酸性土壤调理剂。条播行距15cm~30cm。可春播,亦可秋播。
待草层建植后,因红三叶竞争力强,整地要细平,并清除所有杂草。翻耕深度为25~30cm,耕后耙。一般采用撒播或条播,播种量为1.5~2kg/亩,播深1.0~1.5cm。
在干旱季节、秋后燥热少雨时,应注意灌溉浇水,以防干死。
七、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
根据《云南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21年中央第二批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的通知》(云财农〔2021〕81号)要求,下达中央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25.8万元,按照《财政部 农业农村部关于修订印发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2020〕10号)要求,资金预算如下(详见附件1):
(一)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土壤样品采集委托业务费补助:2.67万元,占总投资的10.3%。
主要用于委托第三方农化技术服务公司采集267个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点位土壤样品,按每采集1个样品100元计算,共2.67万元。
(二)检测委托业务费补助:8.694万元,占总投资的33.7%。具体预算明细见附表4、附表5。
1、用于委托检测服务机构开展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267个土壤样品的制备和理化性状检测化验,每个样品检测土壤PH、有机质等7项(次),平均每1个样品检测费276元,共7.3692万元。用于委托检测服务机构开展16个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38个土壤样品的制备和理化性状检测化验,每个样品检测土壤PH、有机质等7项(次),平均每1个样品检测费276元,共1.0488万元。
表4 土壤样品制备、检测预算明细表
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点位土样检测 |
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土样检测 |
||||||||
序号 |
检测项目 |
单价(元/个) |
检测数量(个) |
金额(元) |
序号 |
检测项目 |
单价(元/个) |
检测数量(个) |
金额(元) |
1 |
样品制备 |
20 |
267 |
5340 |
1 |
样品制备 |
20 |
38 |
760 |
2 |
PH |
16 |
267 |
4272 |
2 |
PH |
16 |
38 |
608 |
3 |
有机质 |
40 |
267 |
10680 |
3 |
有机质 |
40 |
38 |
1520 |
4 |
全氮 |
40 |
267 |
10680 |
4 |
全氮 |
40 |
38 |
1520 |
5 |
有效磷 |
40 |
267 |
10680 |
5 |
碱解氮 |
40 |
38 |
1520 |
6 |
速效钾 |
40 |
267 |
10680 |
6 |
有效磷 |
40 |
38 |
1520 |
7 |
缓效钾 |
40 |
267 |
10680 |
7 |
速效钾 |
40 |
38 |
1520 |
8 |
水溶性盐总量 |
40 |
267 |
10680 |
8 |
缓效钾 |
40 |
38 |
1520 |
小计 |
276 |
267 |
73692 |
小计 |
276 |
38 |
10488 |
||
土壤检测费用总计 |
84180 |
2、用于委托检测服务机构开展2组肥料利用率试验20个植株、籽粒样品的理化性状检测化验,每个样品检测全氮、全磷、全钾3项(次),平均每1个样品检测费138元,共0.276万元。
表5 田间肥效试验土壤、植株、籽粒样品检测预算明细表
2组肥料利用率试验植株、籽粒样品检测 |
||||
序号 |
检测项目 |
单价(元/个) |
检测数量(个) |
金额(元) |
1 |
全氮 |
46 |
20 |
920 |
2 |
全磷 |
46 |
20 |
920 |
3 |
全钾 |
46 |
20 |
920 |
合计 |
138 |
20 |
2760 |
(三)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评价委托业务费补助:1.5万元,占总投资的5.8%。具体预算明细见附表5。
主要用于委托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以县域为评价区域,运用“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采用综合指数法,完成县域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评价,更新县域耕地质量数据库,完成全州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汇总。具体预算见表6:
表6 耕地质量等级评价预算明细表
项目 |
金额(万元) |
县域耕地土壤清洁度评估、耕地质量综合评价与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更新 |
1.00 |
全州耕地质量等级综合评价及成果编制 |
0.50 |
合计 |
1.50 |
(四)田间肥效试验费:1.536万元,占总投资的5.9%。具体预算明细见附表7。
主要用于17组田间肥效试验的试验地租赁费,试验用工劳务费,试验用肥料购置等支出。具体预算见表7:
表7 田间试验地租、劳务、肥料成本预算明细表
序号 |
试验类型 |
数量(组) |
用地面积(亩) |
地租单价(元/亩) |
地租(元) |
用工数量 |
工价(元/个工) |
劳务费(元) |
试验肥料成本(元) |
试验成本合计(元) |
1 |
肥料利用率试验 |
2 |
1 |
1600 |
1600 |
80 |
100 |
8000 |
|
9600 |
2 |
化肥减量增效同田对比试验 |
15 |
|
|
|
|
|
|
5760 |
5760 |
合计 |
|
|
1500 |
1600 |
80 |
100 |
8000 |
5760 |
15360 |
(五)专用材料费:10.6万元,占总投资的41.1%。
1、200亩果园酸化土壤改良,每亩补助有机硅酸性土壤调理剂(有机质≥45%,氮磷钾≥15%,活性硅≥3%)100公斤,共需要补助20吨,按照“有机硅酸性土壤调理剂”每吨4000元计算,购买“配方肥”投资8万元。
2、200亩果园套种绿肥,补助绿肥种子共投资2.6万元。其中:套种光叶紫花苕120亩,每亩补助光叶紫花苕种子5公斤,共需补助600公斤,按照每公斤15元计算,购买光叶紫花苕种子投资0.9万元;套种红三叶草20亩,每亩补助红三叶草种子2公斤,共需补助40公斤,按照每公斤35元计算,购买光叶紫花苕种子投资0.14万元;套种柱花草60亩,每亩补助柱花草种子1公斤,共需补助60公斤,按照每公斤260元计算,购买柱花草种子投资1.56万元。
(六)差旅费:0.8万元,占总投资的3.1%。
用于开展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化肥减量增效等技术推广,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耕地质量监测点建设、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指导等工作外出培训学习、项目实施和督促检查下乡差旅费补助。每人(次)每天补助400元。
八、项目建设期限及时间进度安排
项目建设期限为1年,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具体时间进度安排为:
(一)项目准备阶段(2021年1-2月)
按照具体项目和任务,编制上报项目申报表和项目实施方案,完成项目实施所需的前期准备工作。
(二)项目实施阶段(2021年3月-2021年11月)
按照项目实施方案计划建设内容和规模,全面启动项目。
(三)项目检查指导阶段(2021年3月-2021年11月)
接受上级管理和技术部门对项目的检查指导。
(四)项目绩效考评和总结阶段(2021年12月)
撰写项目建设工作总结,开展项目绩效评价。总结项目经验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下一年度工作做好准备。
九、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通过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可有效摸清耕地质量家底,掌握耕地质量动态变化趋势,为各区域结合实际,有针对性的制定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措施提供了参考依据。确保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措施可行、有效,使相关专项资金用在刀刃上,最大限度发挥投入效益。同时,耕地质量提升将有效推动农民减少化肥用量,节约生产成本。
(二)社会效益
通过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有利于科学评价耕地质量保护成效,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同时,有利于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的开展,持续提升耕地质量,对有效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利用能力,提升农产品质量,保障粮食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生态效益
利用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结果,采取有效可行的耕地质量提升与保护措施,可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保水保肥供肥能力,增强作物抗逆减灾能力,有效推动化肥零增长行动,有效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也有利于指导各地根据耕地质量状况,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布局,缓解资源环境压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十、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工作是农业部门履行耕地质量监测保护职责、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举措。州农业局成立由分管副局长为组长的工作指导组,加强统筹协调,督促指导各地组织实施,不定期开展督查工作。县级农业部门要成立工作组,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任务按期完成。
(二)强化质量控制
各县(市)农业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严把质量关。在调查采样环节中,要强化标准执行、规范技术操作、提高土壤样品代表性;在检测环节中,依托云南省土肥站对定点检测单位实行质量监控;在数据填报环节中,要实行填报人、汇总人、校核人三级审核制度,确保数据科学准确。
(三)强化技术培训
定期组织耕地质量调查评价技术培训,开展标准宣传与技术指导,不断提高耕地质量调查评价人员的技能。同时,加强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体系建设,保持人员相对稳定,保障调查评价工作的统一性、连续性。
(四)强化宣传引导
各级农业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宣传《耕地质量等级》、《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程》,及时总结成效和典型经验,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评价成果,提高社会公众对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耕地质量监测等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五)强化监督检查
州级主管部门要加强项目情况监督检查,定期对项目推进情况、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等进行专项检查,统筹协调,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推进落实。州级业务部门要加强县(市)级业务部门的检查指导,加强项目实施各个技术环节的指导与督促,确保项目建设取得实效。
十一、绩效考核
(一)项目绩效目标设数量指标、生态效益指标、满意度指标,详见表8。
表8 项目绩效指标表
项目绩效指标 |
绩效类型 |
绩效标准 |
项目绩效目标预计完成情况 |
说明 |
|||
优 |
良 |
中 |
差 |
||||
取土化验完成数量 |
数量指标 |
≥267个 |
255-266个 |
250-254个 |
<250个 |
优 |
土样检测报告 |
田间肥效试验 |
数量指标 |
17组 |
16组 |
15组 |
<15组 |
优 |
田间试验报告 |
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区域数量 |
数量指标 |
3个 |
|
|
|
优 |
耕地质量评价报告 |
耕地质量监测点建设取土化验数量 |
数量指标 |
38个 |
37个 |
36个 |
<36个 |
优 |
土样检测报告 |
果园酸化土壤改良 |
数量指标 |
200亩 |
190-200亩 |
180-190亩 |
<180亩 |
优 |
项目区调查 |
果园套种绿肥示范 |
数量指标 |
200亩 |
190-200亩 |
180-190亩 |
<180亩 |
优 |
项目区调查 |
资金使用重大违规违纪问题 |
数量指标 |
无 |
|
|
|
优 |
资金使用明细 |
耕地质量等级 |
生态效益指标 |
提升 |
持平 |
下降 |
较大幅度下降 |
优 |
评价成果 |
抽样调查满意度 |
满意度指标 |
≧80% |
75%-80% |
70%-75% |
<70% |
优 |
满意度调查表 |
(二)绩效考核办法
按照《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绩效目标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5〕163号)和实施方案,对照绩效目标实施绩效考核。接受省、州相关部门绩效考评与年度考核。
附件1:西双版纳州2021年中央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化肥减量增效及耕地质量评价补助资金项目投资预算表.doc
附件3:西双版纳州2021年化肥减量增效同田对比试验方案.doc
西双版纳州植保植检与土壤肥料工作站
2021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