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西双版纳州农业农村局窗口>>政务公开>>
西双版纳州2021年 “三品一标”质量认证工作专项资金实施方案
作者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绿色食品与乡村产业发展中心 来源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绿色食品与乡村产业发展中心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1-05-21
项目属性:当年新增
项目名称:西双版纳州2021年“三品一标”质量认证工作专项资金
项目实施单位:西双版纳州绿色食品与乡村产业发展中心
实施单位(科室)负责人及电话:祖文龙;
项目联系人及电话:屈海波;
项目主管部门:西双版纳州农业农村局
2020年10月15日
西双版纳州2021年 “三品一标”质量认证工作专项资金实施方案
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云茶产业绿色发展的意见》(云政发〔2018〕63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特色农产品等9个领域质量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云政办发〔2019〕63)、《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云南省2019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要点的通知》(云农办质〔2019〕160号)和《西双版纳州财政局关于调整西双版纳州州级机关差旅住宿费标准及差旅费报销范围等有关问题的通知》(西财行发〔2016〕406号)等文件的要求,为推动云南省委、省政府主导的“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食品牌’”,树立优质农产品品牌,保障“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安全,结合我州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指导思想、原则
(一)项目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和西双版纳州委州政府的决策部署,大力发展热区生态特色现代农业,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食品牌”。同时,以提高我州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国内外市场竞争力为目标,以加强农产品质量认证能力建设为重点,通过规模化和产业标准化,推行全程控制和品牌发展战略,促进“三品一标”持续健康发展,充分发挥西双版纳州对外贸易“桥头堡”主阵地作用,努力确保“三品一标”农产品的安全生产和放心消费。
(二)实施原则
1、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和更好发挥政府推动作用,以标准化生产和基地创建为载体,通过规模化和产业化,推行全程控制和品牌发展战略,促进“三品一标”持续健康发展。
2、无公害农产品立足安全管控,在强化产地认定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产地准出功能;绿色食品突出安全优质和全产业链优势,引领优质优价;有机农产品彰显生态安全特点,因地制宜,满足公众追求生态、环保的消费需求;农产品地理标志要突出地域特色和品质特性,带动优势地域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创立。
二、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项目建设区域现状及建设条件
(一)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绿色食品与乡村产业发展中心系公益一类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隶属于西双版纳州农业农村局,一级预算单位。主要职责和任务:负责制定全州经济作物技术推广计划和生产技术规范,承担全州经济作物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绿色综合防控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及产业化开发;负责承担农产品加工、农业产业化等统计及培训,监测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配合农业统计、乡村产业发展、龙头企业培养等工作;负责指导农产品绿色生产;组织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认证;配合开展农业品牌建设有关工作。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4人,其中:高级农艺师15人,中级6人,初级3人。
(二)项目建设区域现状及建设条件
1、项目建设区域现状
西双版纳州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云南省最南端,位于北纬21°10ˊ—20°40′,东经99°55′—101°50′,总面积1.9125万平方公里,辖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现阶段,西双版纳州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面临的形势十分突出,一方面,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数量庞大、经营分散,农产品生产环节多,质量安全问题和隐患仍很多,而且非法生产销售禁用农兽药及化学物质行为屡禁不止,农业投入品违规生产经营问题仍然突出,个别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另一方面,我州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基础薄弱,行政监管效率有限,普遍存在缺人员、缺手段、缺经费等困难。因此,开展“三品一标”质量认证工作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市场的需求。
2、建设条件
(1)项目承建单位具备相应资质和技术力量。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绿色食品与乡村产业发展中心有专人多年来一直从事“三品一标”的认证工作,有较强的专业技术队伍,现有高级农艺师15人,农艺师6人,初级职称3人。
(2)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自2002年年以来,西双版纳州就开展了“三品一标”的认证工作,并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有1人获得了农业部等相关部门颁发的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等的检查员证、核查员证及监管员证,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及工作经验。
三、项目实施任务和目标
开展“三品一标”工作指导;全州新增“三品一标”认证产品10个;举办“三品一标”培训班2期,培训人员60人次;完成绿色食品的续展和无公害农产品的复查换证工作;完成绿色食品认证企业的年检工作,确保“三品一标”认证产品全年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四、建设内容及规模
(一)开展“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
新认证“三品一标”产品10个;完成绿色食品认证指导、续展、无公害农产品复查换证工作;完成绿色食品年检工作;参加省级业务培训等工作。该项工作的开展,共需下乡(出差)60天,派出检查人员121人次。
(二)举办“三品一标”培训班
在州内举办“三品一标”培训班2期,培训人员60人次,培训对象为县(市)工作机构业务人员、“三品一标”获证企业及拟申报认证的企业等。
五、技术路线
(一)制定全年工作计划
制定2021年度全州“三品一标”质量认证工作计划。
(二)“三品一标”专项检查技术要求
在西双版纳州范围内,组织二县一市开展“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查。检查地点包括生产基地、加工厂、超市和批发市场。检查要全面、不留死角,重点围绕投入品的使用、生产过程的记录、加工过程的质量管控和“三品一标”农产品标志的使用等关键环节开展检查。
(三)“三品一标”质量认证的技术要求
在企业申报“三品一标”产品新认证方面。要严把入门关,要坚持“从严从紧、积极稳妥”的原则,进一步严格认证登记程序,在工作中突出把好三个关口:一是把好质量检测关。二是把好现场检查关。三是把好材料审查关。
在绿色食品的续展和无公害农产品的复查换证工作方面。按照绿色食品续展程序及无公害农产品复查换证规范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及时完成材料审核、现场检查、产地环评、产品抽检等工作。现场检查的时间要注意安排在作物的生产季节进行。
(四)绿色食品年检工作技术要求
一要强化证后监督检查。以投入品使用管理为重点,督促认证企业落实质量控制措施、生产操作规程,建立健全生产记录档案。二要加强包装标识规范化指导。进一步健全相关管理规范,把“三品一标”包装标识管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实现基本包装标识上市和可追溯管理。三要确保“三品一标”认证产品全年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五)举办“三品一标”培训班的技术要求
在西双版纳州内举办2期“三品一标”培训班。在培训认证企业(或拟认证企业)方面,以培训绿色食品企业内检员为主,要严格按照《绿色食品企业内部检查员管理办法》和《绿色食品企业内部检查员培训大纲》的要求进行培训,培训的重点是绿色食品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生产操作规程和标志使用等。在组织2县1市“三品一标”的业务人员参加培训时,以学习和交流“三品一标”的业务知识、提升业务能力为主。
六、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0万元,资金筹措来源于州本级部门预算资金10万元。主要用于:一是开展“三品一标”工作指导;二是省级临时安排的其它“三品一标”工作和省级业务培训(会议)等工作。三是州内举办培训班2期,计划培训人员60人次。四是开展业务工作车辆租赁费。
1.差旅费: 121人次×400元/人.次= 48400元
2.培训费: 60人次×260元/人.次 =15600元
3.其他交通费(主要是租车费、过路费、燃油费、洗车费等):60天.次×600元/天.次=36000元
明细项目 |
支出经济科目 |
数据/任务 |
计量单位 |
标准/单价(元) |
资金规模(元) |
州级财政补助资金(元) |
测算依据 |
项目总投资 |
|
|
|
|
100000 |
100000 |
|
差旅费 |
差旅费 |
121 |
人次 |
400 |
400 |
48400 |
西财行发〔2014〕155号 |
培训费 |
培训费 |
60 |
人次 |
260 |
260 |
15600 |
西财行发 〔2014〕283号 |
其他交通费 |
其他交通费 |
60 |
次 |
600 |
600 |
36000 |
西管发 〔2019〕3号 |
七、项目建设期限及时间进度安排
项目建设期限: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
(一)项目准备阶段
2020年10月至12月;项目实施方案、工作计划的编写。
(二)项目启动阶段
2021年1月,项目正式启动。
(三)项目实施阶段
1、2021年1-12月,开展“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其中:开展“三品一标”指导工作;新认证“三品一标”产品10个;完成绿色食品续展、无公害农产品复查换证工作;完成绿色食品年检工作;完成省级安排的其它“三品一标”工作。
2、2021年1-10月,举办“三品一标”培训2期。
(四)项目总结阶段
2021年11-12月,项目资料的收集、整理;项目总结、绩效自查报告等材料的编制。
八、绩效指标
项目绩效 指标 |
绩效 类型 |
绩效标准 |
项目绩效目标预计完成情况 |
说明 |
|||
优 |
良 |
中 |
差 |
||||
专项检查次数 |
产出指标 |
2次 |
/ |
/ |
<2次 |
优 |
“三品一标”专项检查数 |
认证产品数 |
产出指标 |
≥10个 |
≥8个 |
≥6个 |
<6个 |
优 |
新增“三品一标”的产品数 |
举办“三品一标”培训 |
产出指标 |
2期; 60人次 |
|
|
|
优 |
|
绿色食品续展及无公害农产品复查换证 |
效益指标 |
全部完成 |
/ |
/ |
未全部完成 |
优 |
|
绿色食品年检及指导工作 |
效益指标 |
年检及指导工作全部完成 |
/ |
/ |
年检及指导工作未全部完成 |
优 |
|
九、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发展“三品一标”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三品一标”通过抓标准、保质量、创品牌,具有快捷入市、提升销售、品牌信誉、优质优价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对于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也是一个重要载体。我州认证“三品一标”的产品与非认证的同类产品相比,其经济效益提升明显:据不完全统计,绿色食品产品的价值提升达5%以上。
(二)生态效益
通过发展“三品一标”,促进了认证基地标准化的生产管理,控制了农业投入品(农药、化肥、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减少了农业投入品对水和土壤的污染,从而保护了生态环境。
(三)社会效益
发展“三品一标”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现实途径。当前,我州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总体稳定、逐步向好,但风险隐患依然存在,在一些个别地区、个别品种上还比较突出,还必须下大力气从源头上加以解决。“三品一标”在制度规范、技术标准等方面有明显优势,通过引领农业标准化生产,强化全程质量控制,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十、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在西双版纳州农业农村局的领导和支持下,西双版纳州绿色食品与乡村产业发展中心成立了项目组,负责该项目的具体实施。
组 长:祖文龙 绿色食品与乡村产业发展中心 高级农艺师
副组长:李建华 绿色食品与乡村产业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
成 员:岩罕龙 绿色食品与乡村产业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
许战斌 绿色食品与乡村产业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
陈学文 绿色食品与乡村产业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
依光香 绿色食品与乡村产业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
屈海波 绿色食品与乡村产业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
罗成进 绿色食品与乡村产业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
杨 丽 绿色食品与乡村产业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
李 珏 绿色食品与乡村产业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
刘 春 绿色食品与乡村产业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
纳美仙 绿色食品与乡村产业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
李树忠 绿色食品与乡村产业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
朱 灿 绿色食品与乡村产业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
李卫雁 绿色食品与乡村产业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
余 健 绿色食品与乡村产业发展中心农艺师
卢丽英 绿色食品与乡村产业发展中心农艺师
依旺教 绿色食品与乡村产业发展中心农艺师
周 外 绿色食品与乡村产业发展中心农艺师
丁云秀 绿色食品与乡村产业发展中心农艺师
依孟开 绿色食品与乡村产业发展中心农艺师
王丹青 绿色食品与乡村产业发展中心助理农艺师
玉坎丙 绿色食品与乡村产业发展中心助理农艺师
邓少文 绿色食品与乡村产业发展中心助理农艺师
(二)强化资金安全
1、建立健全财务制度。首先要明确和优化财务管理体系,实施不相容、不相干的岗位相互分离制度,并且在工作中强化监督分管制度;其次,在工作中分别设置资金审核管理、出纳、预算等岗位机制,从而实现完善的管理体系。再次,在工作中落实经常性监督工作,要求财务工作人员能够定期的对财务账目进行清点,以杜绝在工作中出现的虚假账目的问题。
2、强化人员培训。在培训中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工作水平和职业操守。
3、完善管理机制,使得各项不良问题能够提前得到预防和解决。尤其是在科学技术不断发达的今天,要想做好资金安全管理,就必要从外部预防技术入手,完善网络平台,强化管理体制,从而使得外部各种风险问题能够及时的得以预防,从而保证资金管理安全,提高资金管理效率。
(三)强化项目管理
严格按照《西双版纳州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西双版纳州农业农村局部门预算州本级项目资金绩效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西农发〔2019〕68号)、《西双版纳州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西双版纳州农业农村局部门预算州本级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西农发〔2019〕69号)和《西双版纳州农业局 西双版纳州财政局关于印发西双版纳州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云农联发〔2018〕8号)等文件要求,加强财务管理、档案管理、专款专用。
(四)强化绩效监管
按照年度实施方案,对照“项目计划表”和“项目管理表”细则实施绩效考核监管。绩效考评与年度考核相结合,接受由州农业农村局专家委员会组织进行的年度考核监管,根据年度任务书的计划内容和指标,结合年度总结、信息报送、工作日志、工作实绩等情况进行考核监管。
(五)强化宣传引导
要突出重点,强化宣传,注重加强对“三品一标”的宣传,采用新闻宣传、社会宣传和对内宣传的形式,以氛围的营造和宣传的效应助推“三品一标”工作。要严格督查,确保实效,严格奖惩措施,确保“三品一标”认证工作真正取得实效,保障西双版纳州农产品质量的安全。
西双版纳州绿色食品与乡村产业发展中心
2020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