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西双版纳州科技局窗口>>通知公告>>
西双版纳州科技局关于2022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提名项目的公示
来源 :西双版纳州科技局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2-05-16
各有关单位:
按照《云南省科技厅关于2022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要求,经州科技局局务会议研究决定,现将提名项目“砂仁林下生态种植和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予以公示。公示期自2022年5月16日至23日。
任何单位和个人若对拟提名项目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向州科技局人才与合作科以书面形式反映,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单位提出异议的,应当在书面材料上加盖本单位公章并写明联系人和有效联系电话;个人提出异议的,应当在书面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打印无效)和有效联系电话。我局将按规定予以严格保密。为保证异议处理公平、公正,并保护完成单位和完成人的合法权益,匿名异议和超出公示期限的异议不予受理。
联系电话:0691-2121307
地址: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民航路15号州科技局办公室
邮编:666100
附件:《砂仁林下生态种植和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项目简介
西双版纳州科学技术局
2022年5月16日
附件:
《砂仁林下生态种植和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
项目简介
一、项目名称:
砂仁林下生态种植和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
二、提名者及提名意见:
提名者:西双版纳州科学技术局
提名意见: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三、项目简介
砂仁是我国 “四大南药”、“十大云药”之一及药食同源商品,云南省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91%以上。砂仁生产中存在优良品种匮乏、种植管理粗放、传统加工落后、质量评价指标不完善等瓶颈,导致低产低质低价问题凸显,严重影响砂仁产业化的持续高质量发展。项目组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12项国家或省部级项目支持下,经19年系统研究,构建砂仁林下生态种植和提质增效的关键技术体系,并实现规模化推广应用。主要创新点如下:
1. 构建砂仁林下生态种植技术体系,使全省砂仁亩均产量提升近10倍,实现云南砂仁的提质增量。阐明水、光、肥等关键生态因子对砂仁产量和品质影响机制;创研砂仁高垄整地及剪枝新技术;首次鉴定砂仁种植中尖孢镰刀菌、叶枯病节梨孢菌、皱腹潜甲等多种重要病虫害并探明其发生规律,提出绿色防控技术;倡导“退出天然林,发展人工林下种植”,创建“橡胶+砂仁”、“热果+砂仁”、“苦楝+砂仁”、“构树+砂仁”等人工林下砂仁生态种植新模式,实现以药养林,促进林药双增收及热带雨林的生物多样性恢复和保护。选育认定我国砂仁首个新品种‘云砂 1 号’和‘云砂 2 号’,建立良种繁育体系。集成砂仁林下生态种植关键技术,发布产地环境、种子质量、种苗质量、种苗生产、栽培管理、病虫鼠害绿色防控等相关标准。
2. 构建砂仁集约化产地加工技术体系,显著提升云南砂仁药材品质。研发了砂仁杀青烘干一体化加工设备,发明了“高温杀青、冷却发汗、低温复烤”的创新加工工艺,实现砂仁产地加工从传统小作坊式土灶火烤到现代集约化定时定温量化设备电烤的转型升级。加工出的砂仁挥发油和乙酸龙脑脂含量分别高出药典标准 43.0%~80.7% 和 67.8%~167.8%,显著提升砂仁药材品质,使砂仁市售价格每吨提升3~6万元。研制开发了 7 种砂仁食品,提升了云南砂仁产业的附加值。
3. 构建砂仁多成分多指标质量评价体系,提升了砂仁药材质量标准。首次基于生物活性建立了砂仁非挥发性成分中有机酸、总酚、总黄酮质量评价方法;发现并鉴定砂仁果实和根茎中 3 个具有提高免疫力和抗氧化活性的多糖;基于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首次阐明砂仁挥发油成分抗菌抗炎的作用机制,为砂仁质量标准提升、临床安全用药及综合利用提供了依据。
该项目获授权专利 20 件(其中发明专利 8 件),发布标准 13 项,授权国家商标 3 个,选育新品种2个;发表论文 32篇(其中 SCI 论文 9 篇);出版 5 国语言配音版音像著作 1 部;3 人获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和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生 7 人;新增创建云南省重点实验室 1 个、云南省专家工作站 2 个,获中国计量认证(CMA)第三方质量检测平台 1 个。为云南省3个州或县政府制定了《砂仁产业发展规划》,指导缅甸第四特区政府建立100亩砂仁优良种苗繁育基地,指导老挝南塔省勐醒县建设砂仁加工生产线1条。成果在云南、广东及老挝、缅甸等周边国家得到广泛推广应用,砂仁推广面积达50余万亩,近3年累计增产 3.75 万吨,新增农业产值 37.5 亿元,新增利润 25.5 亿元,成为云南边疆山区脱贫致富、乡村振兴和“一带一路”国际技术服务和合作的重要产业,发挥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对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示范。成果总体达到同领域国际先进水平。
四、主要完成单位基本情况:
第一完成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 本单位是云南砂仁的最早引种者及持续推广者,上世纪80年代在西双版纳引种推广砂仁,创选了“一种药材致富一个民族”的传奇佳话,60年持续推动砂仁发展成为全国最大产区。针对目前砂仁生产中出现的低产低质问题,主持完成 12项国家和省部级砂仁项目,构建砂仁林下生态种植技术体系和集约化产地加工技术体系,发布产地环境、种子质量、种苗质量、种苗生产、栽培管理、病虫鼠害绿色防控、商品分等规格、绿色药材等 13 项砂仁标准。选育认定我国砂仁首个新品种“云砂 1 号”和 “云砂 2 号”。研制开发 7 种砂仁食品,提升了云南砂仁产业的附加值。授权砂仁专利 17 件(其中发明专利5 件),授权国家商标2个,主编出版 5 国语言配音版音像著作 1 部,发表论文 24 篇。近年在云南、广东、老挝、缅甸等地推广砂仁林下生态种植基地50余万亩,推广砂仁集约化产地加工生产线7条。建设了云南省重点实验室、专家工作站、第三方质量检测平台等,为砂仁产业可持续发展搭建了科研创新平台。助推砂仁列入“十大云药”发展,实现云南砂仁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式发展。对成果创新点1、2、3、4有贡献。
第二完成单位: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杨得坡教授为成果依托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南药(阳春砂、广陈皮与巴戟天)规模化生态种植及其精准扶贫示范研究》”的项目负责人,及项目搭建平台“云南省杨得坡专家工作站”的引进专家。本成果创新点3的主要完成者,基于生物活性构建砂仁多成分多指标质量评价体系,首次建立了砂仁非挥发性成分中有机酸、总酚、总黄酮质量评价方法;发现并鉴定砂仁果实和根茎中 3 个具有提高免疫力和抗氧化活性的多糖;基于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首次阐明砂仁挥发油成分抗菌抗炎的作用机制,为砂仁质量标准提升、临床安全用药及综合利用提供了依据。授权砂仁发明专利3件,发表砂仁论文8篇,其中SCI论文6篇。联合第一完成单位和企业在勐腊县建立“云南-广东砂仁共建共享示范基地”,构建了“砂仁定制推广大平台”,助推云南砂仁在广东市场的销售。对创新点1、3、4有贡献。
第三完成单位:勐腊万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西双版纳砂仁种植、加工和销售龙头企业,成立有“勐腊县砂仁协会”和“勐腊县天江砂仁种植专业合作社”,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标准化发展模式,是砂仁新品种的主要推广者和应用者,及砂仁林下生态种植和提质增效关键技术推广扶贫的主要践行者之一,建有砂仁良种繁育基地及林下生态种植示范基地3325亩,及年加工能力达1000吨的集约化加工生产线1条,公司及公司旗下勐腊县天江砂仁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的2个示范基地获得“砂仁定制药园”认证,公司砂仁产品获“有机产品认证”,与328户种植户签订长达20年的砂仁扶贫及购销合作协议,扶贫推广橡胶林下砂仁种植10000余亩。对成果创新点4做出贡献。
五、主要完成人基本情况:
第1完成人:张丽霞(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副所长/研究员):项目实施路线总体设计者,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砂仁项目7项,主导选育砂仁新品种2个,以第一完成人发布砂仁技术标准13项,授权砂仁发明专利1件,实用新型专利4件,主编出版5国语言配音版音像著作1部,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7篇。对创新点1、2、3、4有贡献。
第2完成人:王艳芳(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助理研究员):砂仁新品种选育、关键生态因子、关键栽培技术研究的主要完成人,主笔编制了《勐腊县砂仁生态产业发展规划》,以第一完成人选育砂仁新品种2个,授权砂仁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专利2件,以副主编出版5国语言配音版音像著作1部。对创新点1、2、4有贡献。
第3完成人:杨得坡(中山大学,教授):成果依托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砂仁质量评价研究的主要完成人之一,主编出版5国语言配音版音像著作1部,以通讯作者发表砂仁SCI论文3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篇。对创新点1、3和4有贡献。
第4完成人:赵志敏(中山大学,副教授):砂仁质量评价研究的主要完成人之一,以第一完成人授权发明专利3件,以通讯作者发表砂仁SCI论文4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篇。对创新点3有贡献。
第5完成人:李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副研究员):砂仁病害研究、技术培训及基地建设推广主要完成人,主持砂仁省级项目1项,主笔编制了《西双版纳砂仁产业发展规划》,在全省主产区及老挝、缅甸等国开展了砂仁技术培训及示范推广。以第一完成人授权发明专利1件,实用新型专利2件,主编出版5国语言配音版音像著作1部,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篇。对创新点1和4有贡献。
第6完成人:彭建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副研究员):砂仁虫害研究、人工林下生态种植关键技术研究和基地建设推广主要完成人之一, 牵头完成4项砂仁横向合作课题,指导澜沧、勐腊、景洪等地企业建立了砂仁林下生态种植示范基地,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篇。对创新点1和4有贡献。
第7完成人:李光(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所长助理、药理中心主任/副研究员):砂仁加工和产品开发主要完成人,主持砂仁产品开发项目1项,以第一完成人授权发明专利1项,申请商标2个,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篇,对创新点2有贡献。
第8完成人:王延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栽培中心主任/助理研究员):砂仁新品种选育和基地建设推广主要完成人之一,牵头完成砂仁横向课题一项,指导企业在马关、勐腊、景洪等地建立砂仁良种繁育和林下生态种植示范基地,以第一完成人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件,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篇,以副主编出版5国语言配音版音像著作1部。对创新点1和4有贡献。
第9完成人:李海林(勐腊万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勐腊县砂仁农业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和集约化加工生产线主要建设者,砂仁扶贫推广的主要践行者,获批定制药园和有机认证基地,对创新点4有贡献。
六、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1. 授权发明专利
1.1 王艳芳,魏建和,张丽霞,王延谦,李戈,李荣英,杨春勇,李爽,彭建明,严珍. 一种适用于砂仁的整地方法及种植方法. ZL202011411966.6,2022-02-11.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
1.2 赵志敏,杨得坡,周洋,温绮茵,钱纯果,朱龙平,具有免疫调节功效的阳春砂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ZL202110122898.X,2021-01-29. 中山大学
1.3 李光,李宜航,陈曦,李学兰,里二,苏晶,吕亚娜,张丽霞,罗云,马国需.砂仁健胃中药组合物、砂仁健胃酒及其制备方法.ZL201811509520.X,2021-08-06.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
1.4 王艳芳,张丽霞,魏建和,祁建军,李戈,王延谦,一种砂仁的剪枝方法. ZL202010633690.X,2021-09-28.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
1.5 李戈,张丽霞,王延谦,王艳芳,李荣英,李爽,杨春勇,彭建明,严珍. 一种阳春砂苗枯病病原菌的菌株及其应用. ZL202010981032.X,2022-02-21.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
1.6 张丽霞,李戈,王延谦,王艳芳,李荣英,李爽,杨春勇,彭建明,严珍. 一种阳春砂苗枯病病原菌的菌株及其应用. ZL202010982584.2,2022-02-14.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
1.7 赵志敏,周洋,杨得坡,钱纯果,朱龙平,徐新军,阳春砂根茎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抗氧化的应用. 2021-11-16,ZL202110318301.9. 中山大学
1.8 赵志敏,杨得坡,周洋,温绮茵,朱龙平,一种阳春砂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2021-12-03,ZL202110122897.5. 中山大学
2. 授权实用新型专利(其它知识产权)
2.1 张丽霞,唐德英,王艳芳,李戈,王延谦. 一种砂仁加工的烘干房. ZL202120980126.5,2021-11-16.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
2.2 王延谦,张丽霞,李戈,彭建明,王艳芳. 一种砂仁加工用去梗装置. ZL202120996727.5,2021-12-14.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
2.3 王艳芳,张丽霞,李戈,王延谦,彭建明. 一种砂仁种植用新型施肥装置. ZL202120996350.3,2021-12-14.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
2.4 王艳芳,张丽霞,李戈,王延谦,彭建明. 一种砂仁育苗用除草装置. ZL202120996771.6,2021-12-14.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
2.5 张丽霞,李戈,王艳芳,彭建明,王延谦. 一种砂仁栽培用大棚. ZL202120980224.9,2021-12-14.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
2.6 张丽霞,王艳芳,李戈,王延谦,彭建明. 一种砂仁栽培用灌溉设备. ZL202120980403.2,2021-12-14.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
2.7 李戈,张丽霞,王延谦,王艳芳. 一种砂仁果实的防鼠装置. ZL202120957864.8,2021-12-14.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
2.8 张丽霞,李戈,王艳芳,王延谦,彭建明. 一种砂仁栽培防落叶装置. ZL202121020036.8,2021-12-14.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
2.9 李戈,张丽霞,王延谦,王艳芳. 一种砂仁病虫害防治装置. ZL202120980296.3,2021-12-14.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
2.10 王延谦,张丽霞,李戈,彭建明,王艳芳. 一种砂仁采摘使用的改进型剪刀. ZL202121006742.7,2021-11-02.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
2.11 管志斌,张丽霞,一种砂仁授粉蜂的培殖装置,ZL202120996730.7,2021-12-14.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
2.12 唐德英,李学兰,张丽霞,李光等,砂仁杀青烘干一体化装置,ZL201820905244.8,2019-01-04.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
3. 认定新品种(其它知识产权)
3.1 王艳芳,张丽霞,魏建和,祁建军,彭建明,王延谦,李戈,唐德英,杨春勇,李爽,严珍,云砂1号,云林园植新登第20210040,2021-7-19。
3.2 王艳芳,张丽霞,魏建和,祁建军,彭建明,王延谦,李戈,唐德英,杨春勇,李爽,严珍,云砂2号,云林园植新登第20210041,2021-7-19。
4. 发布标准(其它知识产权)
4.1 张丽霞,马小军,李学兰等,DB53/T 957.1-2019砂仁生产技术规程—第1部分 产地环境
4.2 张丽霞,王艳芳,唐德英等,DB53/T 957.2-2019砂仁生产技术规程—第2部分 种子质量
4.3 张丽霞,唐 玲,王艳芳等,DB53/T 957.3-2019砂仁生产技术规程—第3部分 种苗质量
4.4 张丽霞,王艳芳,马小军等,DB53/T 957.4-2019砂仁生产技术规程—第4部分 种苗生产
4.5 张丽霞,唐德英,李学兰等,DB53/T 957.5-2019砂仁生产技术规程—第5部分 栽培管理
4.6 张丽霞,李光,唐德英等,T/YNZYC 0008-2021 绿色药材 砂仁
4.7 张丽霞,王艳芳,王延谦等,T/YNZYC 0009-2021 绿色药材 砂仁种子质量标准
4.8 张丽霞,王艳芳,王延谦等,T/YNZYC 0010-2021 绿色药材 砂仁种苗质量标准
4.9 张丽霞,王艳芳,王延谦等,T/YNZYC 0011-2021 绿色药材 砂仁栽培技术规程
4.10 张丽霞,李戈,严珍等,T/YNZYC 0012-2021 绿色药材 砂仁病虫鼠害防控技术规程
4.11 张丽霞,李光,唐德英等,T/YNZYC 0013-2021 绿色药材 砂仁商品分等规格
4.12 张丽霞,郭兰萍,黄璐琦等,T/CACM 1056.75-2019 中药材种子种苗—阳春砂种苗
4.13 张丽霞,魏建和,王艳芳等,T/CACM 1374.112-2021砂仁(阳春砂)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
5. 授权国家商标(其它知识产权)
5.1 砂仁阿普,第42284413号,2020-10-28.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
5.2 阿普砂仁,第42272294号,2020-10-28.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
5.3 阿卡砂,第44076433,2020-11-28. 勐腊万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6. 出版论著
张丽霞,李戈,杨得坡主编,阳春砂优质生产技术(多国语言配音版).昆明:云南教育音像出版社,2021.(音像著作)。
7. 发表论文
7.1 CailinTang, JialiChen, Depo Yang*, et al.Exploring antimicrobial mechanism of essential oil of Amomum villosum Lour through metabolomics based on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 in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J], Microbiological Research, 2021, 242:126608.(IF=5.415)
7.2 CailinTang, JialiChen, Depo Yang*, et al.Exploring the antibacterial mechanism of essential oils by membrane permeability, apoptosis and biofifilm formation combination with proteomics analysis against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Microbiology, 2020, 310:151435.(IF=4.207)
7.3 Yang Zhou, Chunguo Qian, Zhimin Zhao*,Purification,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and Immunomodulatory Effects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Amomum villosum Lour.on RAW264.7 Macrophages[J],molecules,2021,26,2672.(IF=3.58)
7.4 Y.H. GUO, J.M. PENG, G. LI et al.Responses of Clonal growth and photosynthesis in Amomum villosum to different light environments[J], Photosynthetica, 2016, 54(3):396-404.(IF=3.189)
7.5 Cai-lin Tang, De-Po Yang, Zhimin Zhao*,et al.Geographical Origin Discrimination of Amomi fructus using an 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Based Metabolomics Approach Combined with Antioxidant Activity Analysis[J], Pharmacogn.Mag.2021,11.15.
7.6 XueXue, Depo Yang, Zhimin Zhao*, et al.Solidification of floating organic drop liquid-phase microextraction cell fishing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for screening bioactive components from Amomum villosum Lour[J], Biomedical Chromatography,April 2014, 29(4): 626-632.
7.7 Xue Xue, Zhimin Zhao*, Depo Yang*, et al.Determination of Flavonoids by Solidification of Floating Organic Drop Liquid-Phase Microextraction and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J], Analytical letters, 2016,49(15):2384–2396.
7.8 Chunyong Yang, Yanqian Wang,Lixia Zhang*, et al.The complete chloroplast genome of Wurfbainia neoaurantiaca (Zingiberaceae: Zingiberea) from Yunnan Province, China[J], Mitochondrial DNA Part B Resources, 2021, 6(8):2114-2116.
7.9 G.Li, A.J.Chen, X.Y.Chen, et al.First report of Amomum villosum(cardamom) leaf lesion caused by Pyricularia costina in China[J],New Disease Reports, 2010, 22(2).
7.10 彭建明, 王艳芳, 张丽霞, 等.西双版纳新发现一种阳春砂仁害虫[J].中药材,2015,38(11): 2255-2256.
7.11 俞静, 牟燕, 张丽霞, 等.基于响应面法优化阳春砂的电烘烤工艺[J].中药材,2019,42(11): 2542-2546.
7.12 李光, 李学兰, 唐德英, 等.砂仁药材质量现状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6,41(9): 1608-1616.
7.13 周洋, 杨得坡, 赵志敏*, 等.阳春砂根茎多糖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及抗氧化活性[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1,47(16),52-8.
7.14 唐才林, 陈嘉丽, 杨得坡*,等.不同产地阳春砂总酚与总黄酮测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36(1):122-126.
7.15 赵宏友, 唐玲, 张丽霞*, 等.阳春砂种苗质量分级标准[J].中国现代中药,2020,22(12): 2049-2052.
7.16 彭建明, 王艳芳, 张丽霞*,等.南药阳春砂与伪品艳山姜鉴别及误用例析[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7(12):2431-2434.
7.17 王延谦, 杨春勇, 张丽霞*, 等.不同产地阳春砂果实形态特征与药用成分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9): 186-189.
7.18 李戈, 王艳芳, 唐玲等.云南阳春砂仁表型性状变异及其相关和通径分析[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5,38(1):38-47.
7.19 彭建明, 李荣英, 李戈, 等.阳春砂仁授粉特性与传粉昆虫的研究[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2,35(4): 51-55.
7.20 彭建明, 李荣英, 张丽霞, 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砂仁花粉萌发的影响[J].中药材, 2012,35(8): 1202-1204.
7.21 张丽霞, 彭建明, 高微微, 等.不同营养元素缺乏对阳春砂仁幼苗生长的影响[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26(5): 700-705.
7.22 张丽霞, 李学兰, 彭建明,等.阳春砂仁种子质量检验方法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1,3(22): 3086-3090.
7.23 彭建明, 李荣英, 李戈, 等.砂仁的开花动态及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研究[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1,34(6):11-14.
7.24 段立胜, 张丽霞, 彭建明, 等. 西双版纳阳春砂仁种质资源调查初报[J]. 时珍国医国药, 2009, 20(2): 627-628.
7.25 张丽霞, 彭建明, 马洁, 等. 砂仁种质资源研究概况[J]. 时珍国医国药, 2009, 20(3): 627-628.
7.26 巫金华, 周庆年, 李学兰, 张丽霞,等. 阳春砂仁在西双版纳引种栽培及推广概况, 中国中药杂志, 2009, 34(5): 547-549.
7.27 彭建明, 关于砂仁轮歇种植模式中几个问题的理论思考[J]. 时珍国医国药, 2007(2-4).
7.28 彭建明, 张丽霞, 马洁, 等. 西双版纳引种栽培阳春砂仁的研究概况[J]. 中国中药杂志, 2006, 31(2): 97-101.
7.29 彭建明, 张丽霞. 西双版纳砂仁轮歇种植的理论依据及生态学意义[J]. 中草药, 2006, 37(7): 1109-1112.
7.30 彭朝忠, 段立胜, 彭建明, 等. 西双版纳砂仁高产高效栽培关键环节[J]. 中国热带农业, 2005, 5:64.
7.31 彭建明, 马洁, 彭朝忠. 砂仁在西双版纳的栽培模式及可持续生产建议[J]. 时珍国医国药, 2005, 16(4): 364-364.
7.32 彭建明, 彭朝忠. 西双版纳阳春砂仁生产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热带农业科技, 2003, 26(增刊): 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