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西双版纳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窗口>>城乡建设管理>>
解读《西双版纳州“厕所革命”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18-2020年)》
来源 :西双版纳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9-01-02
解读《西双版纳州“厕所革命”三年行动工作
方案(2018-2020年)》
为便于公众理解,现对《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西双版纳州“厕所革命”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西政发〔2018〕58号)(以下简称“方案”)解读如下:
一、方案出台的背景、依据和目的
(一)背景。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2016年以来,我州不断加大城乡公厕新建、改建工作。但我州城乡公厕和旅游公厕普及率低,布局不合理、设施不全、管理水平低等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仍然是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突出短板。为进一步深化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加快补齐短板,巩固已取得的成绩,有必要制定工作方案。
(二)依据。云南省人民政府《云南省“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云政发﹝2018﹞33号)。
(三)目标。着力推进厕所均衡布局,厕所数量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景区内外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基本缓解,厕所管理有效机制初步建立,厕所科技运用水平全面提升,文明如厕新风尚逐渐形成;厕所全域布局格局基本形成,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科技运用体现充分,文明如厕理念深入人心;实现“数量充足、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服务到位、卫生环保、如厕文明”的目标。
二、方案的结构和主要任务
(一)框架结构。方案由明确目标任务、提高建设水平、创新管理服务模式、强化落实保障措施4个板块构成。
(二)主要内容。推进城乡公厕建设目标;编制专项规划,明确建设改造标准;补齐公厕建设短板;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推广先进处理工艺;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创新建设管护模式;开放临街公建自管厕所,加强单位厕所管理;公开服务内容,加快APP云平台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工作机制,落实主体责任;开展督查考核。
三、结合实际,制定工作要求方面
(一)推进城乡公厕建设目标。城乡公厕抓提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全面提升改善城乡公厕质量;旅游厕所抓精品,围绕云南全域旅游发展目标,打造我州精品旅游厕所;农村户厕抓普及,在现有农村户厕已达到无害化卫生要求的基础上,新增改造建设无害化卫生户厕,有效解决农村户厕中旱厕数量较多、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低及少数地方无户厕等问题。
(二)编制专项规划,明确建设改造标准。结合实际,编制(修编)城市环境卫生专项规划,达到公厕布局合理、数量充足、卫生环保的目标要求。城市公厕坚持宜建则建、宜改则改、宜撤则撤原则;旅游厕所按照环境区域建设不同标准的旅游厕所;农村公厕按照“清洁卫生、经济适用、维护方便、不污染公共水体”的原则改造建设卫生公厕;农村户厕按照“人畜分离、厨卫入户”的要求,配套建设无害化卫生户厕。
(三)补齐公厕建设短板。摸清城乡公厕布局现状和类别底数,通过旧城改造、道路拓宽、拆临拆违等途径配建、还建和改建足够的公厕;推进乡镇镇区和行政村村委会所在地公厕改造提升,村庄新建公共服务设施或活动场所时,应配建公厕。
(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推广先进处理工艺。突出标准化、规范化、人性化,注重公共厕所功能和软、硬件建设,达到设施完备、功能实用、通风良好、清洁卫生,外观风貌与周围环境和谐,体现地域文化特色,满足游客及居民需求;推广使用低用水、低能耗、零排放、零污染、占地小的智慧环保公厕,以及低碳环保、泡沫生态公厕和其他类型生态环保公厕,采用人性化、易维护、高效率处理技术,加强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推广应用微生物处理、沼气化粪及自然化解污物粪便等处理工艺,实现厕所技术运用全面升级,鼓励公厕清扫保洁使用再生水。
(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创新建设管护模式。探索建立城市公厕、旅游厕所、乡镇镇区公厕市场化、多元化建设运营模式,一是“以商养厕”模式,二是“厕所综合体”模式,三是 “连锁化经营”模式,四是 “专业化企业建设运营”模式,五是“购买集中管养”模式。加快建立完善运营管理、检查维护、考核监管、监督奖惩等管理服务机制,建立公共厕所所长责任制、日常保洁责任制,配齐管养人员,建立并完善“属地管理、分片包干、部门负责”责任制,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为广大群众和游客提供便利服务;将社区及村庄公厕保洁、设施设备管理维护纳入社区及村庄保洁责任范围。
(六)开放临街公建自管厕所,加强单位厕所管理。建立开放共享机制,动员沿街单位、宾馆饭店、商场超市等公共建筑内的厕所免费开放;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村(居)委会、村(居)民小组的厕所一律对外开放,实现资源共享,按照公厕要求进行管理。着眼单位厕所抓细节,各级党政机关、学校、医院、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等要加强内部厕所管理,安排专人负责,建立保洁制度,落实保洁责任。学校、医院等单位要率先开展卫生文明厕所创建活动。
(七)公开服务内容,加快APP云平台建设。在做好“城市公厕云平台”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公厕引导牌配置,标识方向和指引距离等要清晰,方便群众和游客在最短时间内找到最近的公厕;要在醒目位置设置各类公厕公示牌,标明厕所类别、管理单位、责任所长、保洁人员、监督电话、开放时间等内容;管理制度、设施配置和服务内容要上墙,接受监督。结合“一部手机游云南”的实施,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完善城乡公厕和旅游厕所定位、开放时间、厕位数量、意见反馈等信息内容,实现公厕电子地图、位置查询、信息服务和游客满意度评价等便捷查询和动态管理。
(八)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省级城市公厕补助资金新建10万元/座、改扩建4万元/座;省级旅游厕所补助资金新建30万元/座、改建20万元/ 座;省级补助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 400元/座,州级补助农村无害化户厕1000元/座,各县市财政结合实际适当安排资金,积极保障厕所建设管养经费;非经营性城市公厕建设用地以划拨方式供应,经营性城市公厕用地以租赁、出让等有偿方式供应,乡镇(街道)、村(社区)公厕可以使用集体用地进行建设,景区景点的旅游厕所用地依法依规按照批次、独立选址方式进行审批;公厕水电价格按照相应类别价格水平执行。
(九)建立工作机制,落实主体责任。成立州“厕所革命”工作领导小组,由州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州人民政府联系副秘书长及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旅游发展委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州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统筹协调全州“厕所革命”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按照“州级统筹协调、县市、园区抓落实”的原则,落实县市政府和州直有关部门责任,州人民政府与各县市人民政府、园区签订“厕所革命”目标责任书,各县市、园区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制定工作实施细则,分解任务,压实责任,确保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十)开展督查考核。加大对“厕所革命”建设目标任务的检查考核力度,制定分类考核办法,建立考核机制,将“厕所革命”各项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制定年度目标,定标准、定责任、定时限,年初分解任务,年中督促检查,年终考核验收;将“厕所革命”纳入年度工作重要内容,加大文明如厕宣传教育,提升群众文明素质,形成自觉维护如厕环境的良习惯。
西双版纳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18年1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