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协西双版纳州十三届一次会议第45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 :西双版纳州商务局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2-07-29

西双版纳州商务局对政协西双版纳州十三届一次会议

45号提案的答复

西商函〔2022258

 

施华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西双版纳国际机场口岸公共卫生安全的建议》(第45号)交我们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西双版纳州口岸疫情防控情况

按照国家和省口岸办的统一安排部署,州口岸办协同各县市口岸管理部门强化安全职责,狠抓口岸领域的安全维稳工作,全面排查口岸管理运行风险隐患,分析研判口岸动态,完善口岸应急处置机制,把口岸维稳工作落到实处。特别是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州口岸人员、货物出入境管理严格执行国家、省、州防范境外疫情输入的各项措施,督促各县(市)制定本辖区、本部门应急处置预案和“一口岸(通道)一方案”,采取“一事一议、一企一策”、“一口岸一保障”、“一口岸一专班”等措施,进一步优化通关流程,推行线上“不见面审批”切实降低人员聚集风险,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的基础上,全力保障农产品进出口快速通关。同时加强与毗邻国家及相关部门的信息互通、协调联动,对通关信息实行“日报告”制度,适时排查、分析口岸(通道)“堵点”和风险隐患,引导企业合理安排时间错峰通行,对进境车辆及货物基本实现核酸检测全覆盖,有效防范跨境货物输入风险,确保防疫常态化情况下口岸安全正常运行。20221-5月,全州进出口贸易额187.6亿元,同比增长68.4%;进出口贸易量308.8万吨,同比下降12.4%;出入境人员15.2万人次;出入境交通工具10.9万辆(列)次。20221月以来,全州日均出入境人员约1360人次;日均出入境车辆约1028辆(列)次。

二、下一步工作目标

下一步,全州口岸管理部门将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建立健全口岸安全联合防控工作制度,完善口岸安全联合防控运行机制,建立口岸安全风险布控中心,着力提高风险预警能力、防控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重大疫情跨境传播有效防控,切实保障进出境人员安全、运输工具安全和货物安全,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一是实施“平安口岸建设工程。一方面是提升口岸安全能力。围绕维护国门安全和保障出入境人员、货物、物品、运输工具安全顺畅通行,全面防控口岸区域发生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确保口岸场所场地及保障设施安全。进一步加强口岸安全设施设备投入,明确任务分工,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协作配合。完善口岸风险防控体系,强化全领域风险防控;织密检验检疫防线;强化口岸查验作业,加强口岸监管能力另一方面是提升口岸疫情防控。总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验,结合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建设等要求,全面排查口岸现场疫情防控弱项和短板,制定整改措施并稳步推进实施。持续强化口岸“人物同防”,严格落实出入境人员、进出境运输工具等检疫措施,严防疫情叠加;实施动植物检疫能力提升工程;持续提升口岸防疫能力,强化特殊物品监管,加快推进实验室建设,巩固提高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

二是实施“智慧口岸”建设工程推动口岸各相关部门加大对信息化设备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以5G技术为引领,以大数据、人工智能(AI)、物联网、三维GIS融合、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口岸监管查验设备的数据互联互通,有效提升人、货、场等口岸管理效率,通过智能新技术、新装备实战应用,系统、装备和部门间的“集成互联”,实现口岸现场作业、物流等数据链的实时获取,实现作业手续的精简压缩、企业运营的降本增效,打造与现代物流发展相适应的智慧监管新形态。用“互联网+”改造升级口岸旅客自助通关、货物通关、企业通关能力,实现卡口通道、自动验放等业务类型的“多卡合一”创新突破,实现口岸卸货、卸货转关、保税业务和跨境电商业务等业务模式在智能卡口的自动验放,实行全信息化智能通关,实现“快进快出”。深入落实“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合作理念,全面提升监管通关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提升口岸智能化监管水平,助力口岸贸易便利化。落实国家和省相关部门关于口岸信息化、智慧化改革措施,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为基础搭建各口岸通关、物流等数据平台。

感谢您对口岸建设工作的关心支持,希望今后继续给予我们关心和支持,并对商务(口岸)部门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西双版纳州商务局            

20227 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