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西双版纳州商务局窗口>>机构设置>>领导简介及分工>>
西双版纳州商务局关于报送201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重点的报告
来源 :西双版纳州商务局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7-07-28
西商报〔2017〕113号 签发人:张云洪
西双版纳州商务局关于报送201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重点的报告
州人民政府:
现将《西双版纳州商务局201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重点》呈送,请审阅。
西双版纳州商务局
2017年7月25日
(联系人及电话:郑红梅 2120042)
(此件公开)
西双版纳州商务局201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重点
今年以来,在国内外发展环境依然复杂多变、内需增长动力依然不足的背景下,紧紧围绕州委八届二次全会、全省商务工作会议和《州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州商务系统积极主动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聚焦重点,精准发力,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商务运行总体实现了高开稳走。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着力提升引领发展能力。一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开展“两学一做”常态化学习教育,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扎实推进“基层党建提升年”、“两新”组织党建各项工作。二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教育全系统党员干部知边界、明底线,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三是持之以恒反对“四风”问题,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为官不为”,清理整顿“吃空饷”、超编制超职数配备干部和领导干部在社会组织、企业兼职问题。四是深化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双推进”,深入开展驻村扶贫“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力所能及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五是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和教育培训,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六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行业系统意识形态、综治维稳、法制宣传、保密、信访、消防安全、节能、老干部、工会、改制企业服务与管理等工作。
(二)围绕激发市场活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落实州委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办公室职责。二是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制定“权力运行风险清单”。三是推进内贸流通改革,开展商业特许经营备案,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备案清查,非法集资风险排查;组织深入开展打击侵权假冒;加强成品油、典当、拍卖、二手车交易等特殊行业监管,牵头开展成品油“打非治违”;加强重要商品储备;推进“放管服”和“双随机一公开”,在云南省政务服务平台录入行政职权44项。四是推广实施外商投资企业负面清单和备案管理,推行检商“三证合一”改革,促进贸易便利化。五是开展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构脱钩试点工作。
(三)紧扣稳增长惠民生,稳步推进内贸流通发展。一是着力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景洪市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加快推进,逐步探索形成“互联网+基层党建+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电商扶贫”模式。完成州县(市)和18个乡(镇)、30个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站、点)建设。勐罕镇乡村新型商业中心完成选址。二是充分挖掘消费需求,实施系列消费促进政策,积极引导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组织开展“新春欢乐购”、“仲夏休闲购”及傣历年、劳动节系列促消费活动。三是梳理并推进8个重点物流项目建设、梳理全州现代服务产业项目41项。围绕全州六大产业发展对现代服务产业工作做出安排部署,制定现代服务产业推进小组工作规则和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实施计划。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0.7亿元,同比增长12.3%。
(四)着眼培育外贸新增点,全力推动外贸回稳向好。一是加快推进肉类、偶蹄动物和进境食用水生动物指定口岸的功能配套设施建设,积极开展植物种苗、粮食、水果及冰鲜水产品等进口。确定在磨憨口岸勐满通道、勐龙240通道开展跨境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试点工作。二是服务中老铁路建设和对外工程承包与对外劳务合作项目通关便利,带动和促进生产建设物资、零部件、大型机械和成套设备出口。三是抓好贸易结构优化。进一步做大边境小额贸易、做活边民互市贸易。四是大力培育外贸自主品牌,努力扩大地方特色产品自营出口。五是积极培育外贸新业态。加快推进磨憨口岸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建设,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六是加强服务贸易统计,推进服务贸易加快发展。全州外贸企业进出口贸易总额完成6.12亿美元,同比增长33%,整体扭转了去年连续下滑的态势。
(五)着力优化外资管理服务,不断深化对外投资合作。一是优化便利外商投资。简化外资项目审批流程,强化外资企业监管,督促外资履约到位。新批外资企业18家,实际利用外资316.56万美元,同比大幅增长,已超额完成省级下达我州300万美元的目标任务。二是争取国家部委及省级相关部门加大对境外罂粟替代种植资金、项目、配额等支持,申报境外罂粟替代种植发展示范项目5个。三是加大国内国际市场开拓力度。办好第20届西双版纳边境贸易旅游交易会,交易额1.67亿元,以会展带动餐饮、住宿、物流、金融、信息等行业的消费。组团参加2017年中国(广州)春季国际茶业博览会、2017南亚东南亚国家商品展暨投资贸易洽谈会、泰国清莱“2017年北部物流论坛”等国内外及周边国家会展、论坛,通过展会平台促进区域经贸合作,争取为企业创造更多进出口商机。
(六)注重发挥区位优势,全面加强口岸建设和通关服务。一是争取促进口岸大通关建设奖补资金3200万元,审核入库口岸建设项目15个。二是加强口岸(通道)基础设施和查验配套设施建设。打洛口岸进境粮食指定口岸建设竣工;西双版纳机场国际航站楼改扩建、打洛口岸联检楼改造、关累港查验货场连接专用道路、电子监控系统、查验货场设施设备改造项目通过验收;打洛、勐满、关累边民互市场等一批商贸项目加快推进,为全州开放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三是务实推进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建设。配合做好相关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合作区建设若干政策。磨憨—磨丁口岸货运专用通道境内境外段、自助通关系统等基础设施有望近期投入使用;磨憨边民互市场实现卡口管理向场所化管理升级;磨憨口岸率先启动关检合作,一体化申报、一体化查验、一体化通关全面实施。四是深化通关改革,创新监管模式,优化服务措施。加快推进电子口岸建设,推进通关作业无纸化等,口岸管理和通关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全州口岸进出口贸易总额12.08亿美元,同比增长24.7%。进出口货运量同比大幅攀升,出入境人员和交通工具等全面增长。
上半年,全州商务运行总体呈现社会消费稳步增长、外贸逆势上扬,实现了省、州人民政府提出的“开门红”及“高开稳走”的既定目标。基本完成“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任务。
总体来看,当前全州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突出,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企业规模小,经济的外向度与区位优势不匹配,改革的“硬骨头”不少等。另外,无论是商务工作的抓手、方式、发展水平,还是规模、结构、效益,以及思想解放程度、开放程度与州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开放发展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二、2017年下半年工作思路
围绕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8%的主要商务预期目标,下半年我们要认真宣传和落实“省22条”和“州25条”稳增长政策措施,确保相关企业能够确实享受和利用好国家政策利好。着力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商务发展空间活力。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严格落实“两个清单”,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互联网+政务服务”;持续打击侵权假冒,加强成品油、典当、拍卖、二手车等特殊行业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二是加快电子口岸、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和“网上通关”建设,实现贸易和运输企业“单一窗口”一点接入、一次性递交。三是继续放宽投资准入,优化外商投资结构,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平台创新发展。四是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坚持两个市场并重和“引进来”、“走出去”并举,突出特色找准定位,扩大与沿线国家合作与交流。
(二)深挖社会消费潜力,促进城乡消费稳步增长。积极培育消费新增点,关注和挖掘会展、节庆、旅游及民族特色餐饮消费热点和潜力。一是承办好“舌尖上的云南”行动计划第三届云南名特小吃暨民族饮食文化节。重点培育民族风味特色餐饮发展。二是组团参加广州秋季茶博会等国内外各类展会,举办好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艺术节商品展销会。三是按季度分别开展“金秋亲子购”、“暖冬喜聚购”等主题鲜明的促消费活动,实现精准促销,激发消费活力。
(三)优化线上线下环境,着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一是支持面向城乡居民社区提供日常消费、家政服务等商业和综合服务的电商平台创新发展。支持教育、会展、咨询等服务企业发展电子商务。鼓励有条件的零售企业开办网上商城。二是推进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和城乡协同发展。依托乡镇市场、配送中心、万村千乡农家店等服务网络,加强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三是扎实推进景洪市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勐罕镇乡村新型商业中心网点建设,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商贸流通新业态、新模式。依托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站)扩大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应用,积极打造线上线下互动融合的销售方式。四是争取磨憨口岸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尽快投入使用。支持和引导企业通过“综合保税区+快件监管中心+海外仓+边境仓”等模式开展跨境电子商务。鼓励各类电子商务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开展各类B2B和B2C业务。五是做好现代物流产业重大项目储备,推进现代物流、跨境物流、冷链物流和城乡配送等重点工程实施,推进现代服务业有序发展。着力提升“中华老字号”、“云南老字号”、“中国绿色饭店”品牌效益。
(四)聚焦调结构转方式,着力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一是加快制定出台我州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措施意见、边民互市贸易促进和管理办法。二是争取央企及省外重点企业落户西双版纳。抓好中老铁路建设和对外工程承包与对外劳务合作项目的通关服务,争取中老铁路建设等外经项下物资设备进出口业绩落地西双版纳。扩大紧缺物资产品和矿产品、橡胶及制品、成品油等资源性产品进口。稳步推进替代种植项下返销产品进口,完善关检税贸等部门协作机制,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三是进一步优化贸易方式,做强一般贸易、做大边境小额贸易、做活边民互市贸易。四是争取国家相关部门年内验收景洪港(关累)肉类进口指定口岸冷储库一体化项目,利用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道尽快开展冻鸡副产品进口;扩大植物种苗、粮食、海鲜产品进口业务,扩大进口规模。加快推进跨境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试点相关工作,使偶蹄动物进口成为我州进口贸易新的增长点。五是统筹内外贸整合发展。支持中小企业开展专业化经营,鼓励和支持拥有自有品牌、自有知识产权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重点抓好普洱茶、金星啤酒等地方产品及食蟹猴、猕猴出口。六是加快培育服务贸易主体,支持企业参加境内外综合性、专业性服务贸易展会。支持我州服务贸易企业开拓文化、傣医传统医药、旅游、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出口市场,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
(五)重视开拓发展空间,“引进来”“走出去”并举实施。一是优化外商投资审批及备案程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外资项目跟踪管理,推动新项目引进、落地和资金到位。二是借鉴上海自贸区可复制经验,推进外商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鼓励外资投向特色农业、生物大健康等产业,进入文化、教育、医疗等社会服务领域及养老等社会公共事业领域。推进外资企业诚信建设。三是深化澜湄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全面提升西双版纳与周边国家的多边、双边合作水平。争取建立西双版纳州商务局与泰国北部地区商务合作机制。与老挝北部五省工贸厅开展第六次商务联席会议。四是积极参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建设,带动技术、标准和大型机械及成套设备等出口。突出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环境治理等领域开展境外援助。加强对境外投资的引导、事前服务以及事中事后指导、监管和服务。支持企业加快“走出去”到境外投资建立生产加工装配基地和农业产业园区,带动零部件和中间产品出口。五是巩固和扩大替代种植成果,推进替代种植向替代产业转型发展。规范有序开展替代项目。积极为企业搭建融资促进和信息咨询平台。与老、缅政府协调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替代工作沟通协调机制。
(六)紧盯提升通关便利化,大力推进口岸设施建设。一是全力抓好4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软硬件建设;推动关累港、勐满新开口岸开放相关工作,积极推进磨憨铁路口岸按照铁路建设情况开展相关工作。二是加快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磨憨、打洛口岸货运通道建设,实现人货分流。加快勐满口岸联检楼、查验货场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尽早提请国家验收开放。加快推进西双版纳机场空运口岸开放建设,力争恢复开通西双版纳—泰国清迈航线。三是加快口岸信息化建设,推进查验管理系统智能化和现代化,全面打造服务快捷、信息共享、通关便利的电子信息平台。四是积极配合推进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建设。加强与国家和省级相关部门的衔接汇报,争取国家尽快批准出台系列支撑和扶持政策。进一步促进两国经济优势互补,便利贸易投资和人员往来,深化两国产业合作,构建中老合作新高地。五是延伸口岸边民互市功能。充分发挥和利用好现有边民互市交易政策,加快打洛、勐满、关累边民互市场建设,助推口岸发展,形成口岸贸易、边民互市贸易、物流设施配套多位一体的口岸经济带,提高口岸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六是加强口岸安全管理。加强口岸运行监测和分析,保证全州口岸安全高效运行。
(七)强化商务系统自身建设,提高商务为民服务水平。一是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常态化学习教育,切实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深入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活动,努力提升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二是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反“四风”、转作风,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扎实抓好基层党建,切实增强商务系统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推进商务“七五”普法,着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做好商务法制宣传和商事法律服务。四是加强商务系统干部队伍建设,为推进商务事业提供人才支撑。
西双版纳州商务局办公室 2017年7月25日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