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西双版纳州工业和信息化局窗口>>政务公开>>预决算公开>>
西双版纳州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2015年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来源 :西双版纳州工业和信息化局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6-10-08
西双版纳州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2015年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第一部分 部门概况
一、主要职能
(一)主要职能
(1)拟订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和政策,协调解决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信息化的发展规划;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2)制定并组织实施工业、信息化的行业规划、计划和产业政策;提出优化产业布局、结构的政策建议;拟订地方性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并组织实施;指导行业质量管理工作。
(3)监测分析工业、信息化运行态势并发布有关信息,进行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协调解决行业运行发展中的有关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负责工业应急管理、产业安全和国防动员有关工作;负责信息化应急协调、无线电应急处置工作;组织实施电力调度,负责电力行政管理和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
(4)负责提出工业和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及方向(含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州财政专项资金安排的意见,按照规定权限负责工业和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审批、核准和备案。
(5)负责工业和信息化行业管理;负责盐业行政管理;负责民用爆破器材生产和流通的行政管理;负责民用船舶等军工主导民品的行业管理;参与协调交通综合运输,负责协调铁路重点物资运输和紧急客货运输,指导和推进工业物流企业发展;组织制定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及政策措施,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实施工业园区管理;开展工业和信息化的对外合作与交流。
(6)推进工业体制改革和管理创新;拟订企业技术创新规划和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指导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指导引进重大技术装备的消化创新,以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
(7)承担振兴装备制造业组织协调的责任,加快推进生物化工、燃料乙醇、软件业、信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拟订高技术产业中涉及生物医药、新材料、信息产业等的规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
(8)组织指导煤炭生产、技术改造,承担煤炭资源整合、煤矿矿井整顿关闭、煤矿瓦斯治理和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参与拟订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促进规划;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信息化的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促进政策;负责工业和信息化节能工作并组织协调有关工作。
(9)指导中小企业发展,会同有关部门拟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和措施,推动建立完善服务体系,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
(10)统筹推进信息化工作,组织制定有关政策并协调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推动跨行业、跨部门的信息互联互通和重要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组织协调电子政务发展,促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指导监督、协调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协调通信行业的有序发展。
(11)承担有关信息安全管理责任,负责协调有关信息安全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指导监督政府部门、重点行业的重要信息系统与信息网络的安全保障工作,协调处理网络与信息安全的重大事件。
(12)统一配置和管理无线电频谱资源,依法监督管理无线电台(站),协调处理军地间、边境地区无线电管理有关事宜,负责无线电电磁环境保护工作,负责无线电监测、检测、干扰查处,协调处理电磁干扰事宜,维护空中电波秩序,依法组织实施无线电管制。
(13)承办州委、州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2015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介绍
工业经济企稳回升。2015年,预计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27亿元,同比增长10%;完成工业增加值44亿元,同比增长10%,增速从2月份负增长22%排全省第16位上升到前位。
经济效益明显下滑。2015年,全州纳入统计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4户,亏损企业32户,亏损面达43.2%;预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95亿元,同比增长5%;利润总额9.2亿元,同比下降30%。
非电工业投资下滑。2015年错综复杂的宏观形势对工业投资影响不断显现,投资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全州预计非电力工业投资完成20亿元,同比下降3%。
民营经济加快发展。2015年,全州民营经济预计实现经济增加值155.7亿元,同比增长16.9%,占全州GDP比重达45.8%;从业人员15.6万人,同比增长13%。培育“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500户。
工业园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2015年,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入园及产业集聚步伐加快,园区经济较快增长。全州三个工业园区累计入园企业241户,2015年新增入园企业户数45户;累计完成投资额278.59亿元,2015年预计新增投资额74.59亿元,同比增长2.4%;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5.69亿元,同比下降30.8%。
节能降耗工作扎实推进。省下达我州“十二五”节能目标任务为单位GDP能耗下降8%,2015年节能目标任务为单位GDP能耗下降0.8%。预计2015年我州可全面完成省下达的年度节能目标及“十二五”单位GDP能耗下降目标任务。落实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顺利推进,如期拆除勐养水泥厂年产16万吨水泥熟料机立窑和勐醒水泥厂年产8万吨水泥熟料机立窑水泥生产线,完成了2015年淘汰落后产能目标计划。
信息化工作全面推进。州人民政府分别与中国电信云南分公司、中国移动云南分公司和中国联通云南分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了政府与企业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圆满完成州政务服务中心弱电基础建设工程。清理拆除机场净空超高通信基站。全州电子政务办公平台及时、高效运行,召开视频会议64场,有效节约了行政成本。无线电管理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为民航、海事、边境、国防、社会治安和通信业等提供了安全保障。
组织开展全州信息化及信息产业调研,加强无线电监测网建设,做好无线电管理、监测和重大事项无线电保障工作,推进依法行政,促进公众通信基站数据库建设。
二、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根据《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办公室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西办发〔2010〕29号),组建西双版纳州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简称“州工业信息化委”),为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正处级,加挂西双版纳州无线电管理办公室、西双版纳州中小企业局牌子。
本单位纳入2015年部门决算编报的单位共1个,独立编制机构数3个(西双版纳州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西双版纳州无线电监测站、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电子政务网络管理中心)。
(二)部门人员和车辆的编制及实有情况
2015年西双版纳州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机关行政编制18名,暂定编制10名,后勤服务编制2名,事业编(西双版纳州无线电监测站、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电子政务网络管理中心)10名,合计40名。
2015年未,年末实有财政供养人员73人,其中:在职人员34人,离退休人员41人。其中离休1人退休人员40人。
实有车辆编制5辆,在编实有车辆11辆。
第二部分 2015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八、“三公”经费、行政参公单位机关运行经费情况表
(详见附件)
第三部分 2015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2015年总收1395.20万元,其中:财政拨款1377.47万元,占总收入的98.73%,其他收入17.70万元,占总收入的1.27%。2015年总收入比上年减少194.73万元,下降12.25%。其中:财政拨款比上年减少238.53万元下降14.76%。其他收入比上年减少9.64万元,下降35.22%。增减变动原因分析:2015年增加无线电频率占用费(2014年未拨),其他收入省拨资金比上年减少。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15年总支出1518.74万元,其中:基本支出757.78万元,占总支出的49.89%,项目支出760.96万元,占总支出的50.10%。2015年总支出比上年减少255.05万元,下降14.37%元,其中:基本支出比上年减少282.02万元,下降27.12%,项目支出比上年增加26.97万元,增长3.67%。原因分析:本年基本支出增加了职业年金和基本养老险,本年基本支出办公费、差旅费、维修(护)费、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减少。政府政务网项目支出增加。
(一)基本支出情况。2015年用于保障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等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757.78万元。与上年对比下降27.60%原因为三公经费的减少。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支出占基本支出的84.03%;办公经费、印刷费、水电费、汽燃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占基本支出15.97%。
(二)项目支出情况。2015年用于保障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等机构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760.96万元。与上年对比增长3.67%原因是2015年切块资金增加。能源节约利用开支13.94万元、工业和信息产业支持624.09万元、无线电频率占用费安排的支出76.72万元、技术研发与推广支出、散装水泥和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支出40.36万元、一般行政管理事务支出3.51万元、中小企业发展支出2.34万元。
(三)取得的工作成效
2015年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全州民营经济预计实现经济增加值155.7亿元,同比增长16.9%,占全州GDP比重达45.8%;从业人员15.6万人,同比增长13%。培育“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500户。
加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入园及产业集聚步伐加快,园区经济较快增长。全州三个工业园区累计入园企业241户,2015年新增入园企业户数45户;累计完成投资额278.59亿元,2015年预计新增投资额74.59亿元,同比增长2.4%;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5.69亿元,同比下降30.8%。
节能降耗工作扎实推进。省下达我州“十二五”节能目标任务为单位GDP能耗下降8%,2015年节能目标任务为单位GDP能耗下降0.8%。预计2015年我州可全面完成省下达的年度节能目标及“十二五”单位GDP能耗下降目标任务。落实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顺利推进,如期拆除勐养水泥厂年产16万吨水泥熟料机立窑和勐醒水泥厂年产8万吨水泥熟料机立窑水泥生产线,完成了2015年淘汰落后产能目标计划。
信息化工作全面推进。州人民政府分别与中国电信云南分公司、中国移动云南分公司和中国联通云南分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了政府与企业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圆满完成州政务服务中心弱电基础建设工程。清理拆除机场净空超高通信基站。全州电子政务办公平台及时、高效运行,召开视频会议64场,有效节约了行政成本。无线电管理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为民航、海事、边境、国防、社会治安和通信业等提供了安全保障。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2015年部门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1388.11万元,占本年支出合计91.40%。与上年对比下降10.94%,原因分析为工业和信息产业支持出减少。
按支出功能分类主要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388.11万元,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财政对工伤保险基金的补助0.85万元、财政对生育保险基金的补助1.42万元、未归口管理的行政单位离退休费262.46万元、其他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费13.73元、行政单位医疗费21.99万元、公务员医疗补助22.4万元、能源节约利用13.94万元、行政运行319.95万元、一般行政管理事务3.51万元、工业和信息产业支持697.37万元、中小企业发展专项2.34万元、住房公积金28.15万元。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2015年财政拨款“三公”经费决算总额9.49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8.2万元,公务接待费支出1.29万元。
(二)“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体情况
2015年“三公”经费决算数比2014年决算数减少6.44万元,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规范公务接待,坚决制止奢侈浪费,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加大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力度,建立完善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制度具体情况如下:
1、因公出国(境)费
2015年因公出国(境)团组0次,出国(境)0人。实际发生因公出国(境)费0万元,与2014年持平。
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
2015年购置公务用车0辆,年末公务用车保有量11辆,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8.2万元。其中:购置费0万元,比2014年决算减少0.03万元,运行维护费8.2万元,比2014年决算减少0.03万元,主要用于保障日常公务用车和专项监管工作产生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支出。
3、公务接待费
2015年共执行国内公务接待50批次,160人,公务接待费开支1.29万元,比2014年决算减少5.87万元,主要用于公务接待。
西双版纳州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2015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预算为59万元,支出决算为9.49万元,完成预算的16.08%。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为0万元,完成预算的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为0万元,完成预算的0%;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1.29万元,完成预算的2.19%。2015年度“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规范公务接待,坚决制止奢侈浪费,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加大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力度,建立完善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制度。
五、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州工信委2015年机关运行经费支出120.99万元,与上年对比减少126万元,主要原因是办公费、差旅费、维修(护)费、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下降。部门机关运行经费主要用于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差旅费、维修(护)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工会费、福利费等相关费。
(二)相关口径说明
1.基本支出中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日常公用支出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等人员经费以外的支出。
2.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经费支出。
3.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出国(境)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指单位公务用车购置费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用车指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包括省部级干部专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4.“三公”经费决算数:指各部门(含下属单位)当年通过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数(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