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州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32号建议的答复

西工信函〔2023〕2号

来源 :西双版纳州工业和信息化局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3-10-30

 

李伟等3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大对景洪市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指导帮助力度的建议》(第32号)交我们办理,综合协办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切实加强合力提高重视

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是指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按照绿色食品技术标准、全程质量控制体系等要求实施生产与管理,建立健全并有效运行基地管理体系,具有一定规模,并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批准的种植区域或养殖场所。基地建设原则上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基地应以1种农产品为主,种植规模原则上不少于3万亩。

据统计,2022年底,景洪市茶园种植面积29.25万亩,占茶园总面积的85%,其创建目标任务数是25万亩(2020年底,景洪市就建成现代台地茶园套种经济林木、老茶园茶树放养、自然生态古茶园等三种类型的生态茶园种植面积27.25万亩),原有的生态茶园基础较好,稍加提升就可以顺利完成目标任务数。

为全面推进我州茶叶产业实现绿色化、有机化高质量发展,2023112日我州印发了《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的通知》(西政办函〔20233号),明确到2025年,景洪市完成25万亩,勐海县完成73万亩,勐腊县完成12万亩基地建设任务。2023218日,州委州政府印发了《西双版纳州普洱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了实施绿色和有机茶园建设工程。加快建设绿色和有机茶园。支持三县(市)开展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基地创建工作。到2025年,力争绿色茶园面积达到110万亩(稳定在80万亩)、有机茶园面积达到30万亩的工作重点。在《西双版纳州普洱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措施(试行)》,确定了全力支持推进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对进入创建期的县(市)每年给予50万元的资金补助;对顺利通过验收,创建成功的县(市)一次性给予100万元的资金补助的扶持措施。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积极协助景洪市开展创建工作,并通过勐海县先行示范创建的带动作用,指导景洪市按创建方案要求做好基地创建工作,进一步促进景洪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从而助推全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切实加强提升产业管理水平

协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政府与商人、商人与商人、商人与社会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纽带。成立协会,可以更直接向政府反映会员、企业的意见和要求,加强政府及有关部门与企业的沟通联系,帮助政府实现对市场经济的宏观管理,协助政府制定行业发展的长远规划。

由景洪市工商联组织成立景洪市茶叶协会,可以效仿景洪市基诺乡茶叶协会,承担政府和有关部门委托的部分管理职能、当好发展茶叶生产的参谋和助手,举办茶叶专业技术、职业技能、茶叶文化培训和业务讲座,组织行业技术成果的鉴定和推广应用,积极推进技术进步、组织技术交流和技术培训、宣传贯彻国家制订的各项技术标准和规则、促进景洪市茶叶的产业化、规模化、规范化生产、推动景洪市茶叶生产、弘扬茶文化、开展茶旅游,组织举办景洪市与茶文化相关的活动,开展与国内外同行组织的联系和友好往来活动,加强合作。

以景洪市茶叶协会为平台,以培训为抓手,扩大茶叶技能培训效果,加强对茶农的培训,为茶农种植户解决急难愁盼问题。邀请高级农艺师茶叶专家为茶农开展茶叶病虫害防治技术专题培训和茶园管护培训,进一步提升茶农茶园管护水平,促进茶叶生产提质增效,助力茶农增收,逐步在茶业种植、管理、采摘、加工等方面走向标准化、链条化体系,推动普洱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借助协会平台,邀请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到景洪市茶叶产区就茶园管理问题为基层工作人员及乡村干部群众答疑解惑,让茶科技赋能茶产业。加强对茶农、茶企及乡村农技人员科技培训,扩展他们对茶园管理知识认识,提高服务普洱茶产业发展的能力。对有优势、有潜力的现有茶企,加大扶持力度,使他们脱颖而出,成长为对普洱茶产业发展具有较强带动力的龙头企业。

三、切实加强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今年上半年,积极组织茶企申报科技项目,加强科研与创新,面向全州广泛征集科技创新重大重点项目,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茶叶产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应用示范。征集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领域项目31个,其中涉及茶产业领域项目2个(绿色茶园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及产业化、勐海县低产、低质,低效茶园生态有机化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组织勐海可为茶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申报的2023年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基于数字技术的云茶质量调控及商品化技术应用获得立项支持,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70万元;项目实施期:20231月至202412月。组织重点企业联合科研院所积极申报2023年乡村振兴产业关键技术集成示范项目,其中云南西双版纳州古茶山茶业有限公司申报的现代茶园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应用项目获得云南省科技厅立项支持,项目总经费620万元,其中财政资金支持200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支持鼓励科研院所、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茶叶种植加工关键技术研究、茶叶系列产品开发等,鼓励支持州内高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牵头,联合省内外科研资源,共同组建重点实验室、技术研究中心等专业技术研发平台,积极申报新型研发机构,支撑茶叶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有所突破,为茶叶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四、切实加强提升茶文旅融合

目前,景洪市茶旅产业融合积极打造茶旅融合新业态。2023年新发布的6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中,易武倚邦古镇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基诺山寨景洪云茶壹号基地勐海茶厂曼板景洪格朗和南糯山勐混贺开布朗山老班章等茶旅精品线路均可提供沉浸式采茶、制茶等茶旅项目。景洪城区有茶产品展示茶文化宣传中心8个,茶山体验、茶园观光、茶产品购物的茶旅人数年达1500万人次以上。

其次,依托茶文化积极参与开展各类茶旅融合主题活动。2023年西双版纳普洱茶交易会以象往的地方·向往的好茶为活动主题,突出打造西双版纳区域公用品牌,弘扬茶文化、科技。大会围绕西双版纳州普洱茶全产业链发展及茶旅融合线路,举行了普洱茶产业发展、茶旅专场推介会,进一步助力茶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

再次,抓实以大项目带动茶旅融合发展。目前,景洪市谋划实施的项目景洪市大渡岗普洱茶一二三产融合示范项目,布局规划了6万余亩绿色高优茶园产业示范区和3万余亩带动发展区,现已建设入口配套道路和观景台等基础茶园景观设施,有效助力大渡岗乡万亩茶园旅游品牌打造;布朗云溪茶院项目依托高品质住宿产品和布朗茶山优美风景,将提供个性化、多样化且具有深度体验感的精品酒店+”旅游目的地,结合民族风情、茶事活动,打造茶文化品牌,弘扬茶文化从详细梳理茶叶种植历史、茶叶运输历史、贸易历史、茶叶与历史名人,挖掘古茶树等自然景观,讲好茶叶故事,形成茶文旅深度融合,是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后的文旅融合新型产业。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景洪市茶旅产业发展实际,以《西双版纳州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为指引,进一步指导景洪市文化和旅游局积极联动农业农村等部门依托优质热带雨林及独特民族风情资源,结合旅游体验发展新趋势,一是创新一批茶旅融合体验新业态。依托优质热带雨林及独特民族风情资源,结合旅游体验发展新趋势,积极开展茶山半山酒店、茶山探索、科考研学、度假康养等茶旅活动,打造高端化、特色化的茶旅新产品、新业态。二是推进一批茶旅康养融合重点示范项目建设。依托茶产业及文旅产业发展基础,强化招商引资,加快推动景洪市大渡岗普洱茶一二三产融合示范项目等一批优质茶旅融合项目投产运营。三是升级一批茶+文旅新体验场景。结合城市更新及公共文化设施提升改造,将茶文化与民宿、民族餐饮文化融合,打造场景化、沉浸式公共茶文化空间,推进茶旅品牌化。四是持续参与举办好茶旅品牌节庆。依托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的资源产地优势,持续参与举办好茶王节”“斗茶节等国际茶旅节庆,促进茶旅产业发展。

衷心感谢你们对普洱茶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继续提供更多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西双版纳州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3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