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公安:用青春之名铸就平安盾牌

来源 :西双版纳州公安局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5-05-06

西双版纳州公安局网安支队 李祖辉

在数字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网络空间已成为国家安全的“第五疆域”。作为网安战线的新兵,我在西双版纳这片充满异域风情与复杂挑战的土地上,开启了守护虚拟疆土的征程。

2024年7月19日,我正式加入网安支队。初入岗位,前辈们在虚拟世界抽丝剥茧锁定犯罪信息的场景,让我深刻感受到这份工作的独特魅力。不久后,我参与云南省网络安全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备赛期间,白天跟着前辈实操,夜晚钻研理论,实验室的灯光常亮至深夜,最终获得三等奖,这不仅是荣誉,更让我坚定了深耕网安领域的决心。


图片


随后的新警培训,全方位的锤炼使我脱胎换骨。理论课堂上,党的先进理论让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实战演练中,我挥汗如雨磨砺意志,只为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承诺,最终以优秀学员身份结业。公安工作中,诸多“第一次”让我成长。第一次通过信息研判协助锁定逃犯;第一次巡边,界碑的庄严让我深感责任重大;第一次穿上警礼服,明白这身制服承载的承诺;第一次参与泼水节安保,在服务游客中体会到工作的意义。
图片
随着科技发展,我们将DeepSeek应用于警务实战,在网络犯罪侦查等方面成效显著。西双版纳独特的区位使其成为网络安全斗争前沿,尽管挑战重重,但我始终坚信能克服困难。我主动钻进电子取证实验室提升技能,未来也将继续在版纳网安这片热土上,践行承诺,为筑牢边境网络安全防线奋斗。
景洪市公安局特警大队民警 李兴明

青春不是浪漫憧憬的代名词,而是热血与担当的铿锵誓言。入警十个月,我完成了从警校学员到人民警察、从校园到警营的双重蜕变。以警号为盾,我誓在守护的每寸土地上,书写新时代青年警察的忠诚篇章。

初入特警大队,面对陌生环境,紧张与不安交织。作为公安“尖刀”力量,特警肩负极端事件处置、应急处突等高危任务,这对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出身的我是巨大挑战。小教官训练成为我的“入警第一课”,从队列动作到警械使用,每日“三个一百”的体能“加餐”,让我在汗水与疲惫中夯实专业技能,为理论转化实践筑牢根基。
图片


走上PTU执勤岗位后,一次持刀警情彻底重塑我的职业认知。当持刀男子将刀刃抵在脖颈,我从最初尝试夺刀的冲动,到冷静安抚、请求支援,最终联合谈判组耗时三小时化解危机。这次经历让我触摸到法理与民情的温度,也读懂执法细节里的为民初心——在危机现场,以人为本、刚柔并济,用最小武力化解矛盾,才是特警守护平安的真谛。随着经验积累,我迎来独立带队出警的时刻。深夜街头的群体冲突中,我强压紧张部署分工,面对矛盾激化当机立断控制核心人员。从安抚群众到平息事态,我深刻体会到,特警不仅需要果敢决策,更要有化解矛盾的智慧与耐心。


图片


2025年泼水节,在泼水广场开展工作时,接群众求助头部受伤流血,执勤人员迅速将伤者带到最近医疗点治疗……回望入警之路,我收获的不仅是工作经验和能力的提升,更是对“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深刻诠释。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选择了警察这份职业,就选择了责任与担当。既然我已系上警服的第一颗纽扣,未来就定要将警服穿得笔挺、穿得无悔。前方或许还有无数挑战与困难,但我将以五四精神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公安事业。用青春和汗水守护一方安宁,用忠诚和奉献铸就警魂担当。


勐海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 王光晓

“请出示您的身份证和拍照条码。”2024年夏天,身着崭新警服的我站在出入境办证窗口前,声音因紧张而微微发颤。从基层志愿者到真正的“国门卫士”,这一年,我在这方小小的窗口里,读懂了藏蓝青春最生动的注脚。

在大学期间,因疫情原因,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有幸参与了当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的翻译工作,那时,警察梦,在我的心里悄悄地生了根。但也有对自己的专业适配度的怀疑……缅甸语在工作中有无用武之地?始终是萦绕在我心头的大问号。入职的第一天,大队领导带领我逐一认识指纹采集仪、证件扫描仪等专业设备,以及出入境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我才发现理论与实践的差距,缅甸语知识,只是警察工作中的冰山一角,我还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才能做好这份工作,但可喜的是,我的警察梦实现了,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用热血与担当交织出独属于我的“藏蓝青春”。


图片


一天,一对母女神色慌张地冲进窗口。母亲含泪哭诉丈夫在境外病逝,急需带女儿奔丧。我一边安抚情绪,一边启动加急流程,协调同事开辟绿色通道。当母女捧着证件连声道谢时,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这份工作的分量——窗口虽小,却承载着千家万户的急难愁盼。此后,求学的学子、旅行的情侣、探亲的老人,每一位申请人背后都有故事。我始终以微笑化解疑虑,用耐心传递温暖。

真正让我感受到这份工作“热血”一面的,是参与跨境违法犯罪打击工作的经历。第一次参与跨境电信诈骗人员移交工作时,我的内心既兴奋,又忐忑,兴奋的是自己所学知识终于可以在打击违法犯罪中有了用武之地,忐忑的是能否真正地把它用到位。跟着前辈们参与每一次移交工作的过程中,我都深刻明白自己所学的还远远不够。但在一次次的移交过程中,当犯罪人员一批又一批被押解回国时,心里的使命感油然而生,也让我深深体会到,出入境管理工作的意义非凡,自己身着的这身警服所承载的重量。


图片


随着时间推移,我在一次次的业务办理、突发情况应对中不断成长,从初入警途的懵懂新人,逐渐成为能独当一面的出入境管理民警。如今,制服的肩章已磨出细小的纹路,但刚到大队报到时师傅嘱咐我的那句话却愈发清晰:“我们一定要对得起头顶的国徽。”我将继续在这条路上追光前行,用自己的力量做好国门的守护者,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书写更多属于自己的“藏蓝故事”。


勐腊县公安局南腊派出所民警 李娅

从一名青涩的非公安专业毕业生,逐步成长为一名怀揣热忱、积极进取的见习民警。我的从警之路,是一幅用汗水与坚持绘就的成长画卷,每一步都闪耀着对公安事业的无限忠诚与热爱。

通过报名、笔试、体测、面试、体检等重重关卡后,我终于踏入公安队伍。在初任培训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成为我的行动指南。培训期间,纪律教育让我褪去学生的散漫,早操锤炼出坚毅作风。警务战术、法律法规、体能训练等课程,不仅充实了我的知识储备,更让我完成从学生到警察的角色蜕变。各地学员在训练中相互支持,让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力量。


图片


培训结束,我来到基层派出所。面对繁杂的警务工作,我时常手足无措。一次纠纷警情中,剑拔弩张的当事人让我束手无策,而老民警到场后,从双方利益诉求切入,以沉稳的沟通技巧化解矛盾。这次经历让我明白,处理纠纷不仅需要热情,更要讲求智慧与策略。此后,我主动学习接处警规范,钻研笔录制作技巧,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逐渐能独立处理简单警情。遇到难题,我虚心向老同志请教,将理论与实际结合,不断提升业务能力。


图片


工作中,我深刻领悟到,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更要做到“多想、多听、多做”。“多想”,是站在群众角度思考问题,优化工作方法;“多听”,是深入群众,倾听诉求,拉近警民距离;“多做”,则是切实解决群众困难,在服务中锤炼本领。警察的成长没有捷径,唯有用汗水浸润信仰,以实战磨砺锋芒,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严谨的态度,践行人民警察的职责与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从警篇章,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宁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从勐腊雨林到澜沧江畔

从繁华夜市到边境村寨

西双版纳公安青年民警

正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

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

在守护边疆安宁的征程上续写青春华章

让“平安盾牌”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