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近一点 幸福连成片——西双版纳州政法机关持续延伸惠民服务“触角”

来源 :西双版纳州公安局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4-07-05

近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公安局交警支队、景洪市交警大队积极与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党委政府联合推进交管“放管服”业务落地乡镇工作,以“送考下乡”服务为载体,解决乡镇农村、边远村寨群众“考证难”的问题。   “送考下乡”惠民生 贴心服务“零距离”定点停车、半坡起步、过单边桥、绕桩“蛇行”……晌午时分,还差几个月就满59岁的基诺族群众江福德,在基诺山乡民族文化广场设置的摩托车驾驶技能考试场认真操练,为考试做着准备。  “半个月前,接到交警部门开展‘送考下乡’的通知,我就在家里做了简易的场地,天天都练习。”江福德说,希望这次能通过驾考。半小时后,他熟练发动摩托车,平稳行进,顺利通过各项考试科目。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OM6onMcbqMGZx1Lwk8HibQu3bSDnka6QXzwhuqpyDwdEhbGEJZibIDNWRtDyodqjXGAQibpwY8frr6rFAL7icgKibrQ/640?wx_fmt=png&from=appmsg&wxfrom=13&tp=wxpic

西双版纳交警部门在基诺山乡开展“送考下乡”服务(资料图)。“摩托车和三轮车是山区群众生产生活中最普遍的交通工具。”基诺派出所所长龚政威介绍,“从山区到城区考驾驶证路程远、成本高、周期长,且部分群众因文化水平不高,不清楚流程和要求,办理驾驶证成了‘难题’。”  “‘送考下乡’服务减少了我们报考过程的奔波,还节约了整个报考期间的花销。”群众李亚坤说道。

图片

群众在报考摩托车、三轮车驾驶证(资料图)。西双版纳州交警支队自2022年10月起开展“送考下乡”服务,服务范围覆盖全州所有乡镇,为4万余名群众办理了摩托车驾驶证,同时,为避免部分群众不会操作电脑的情况,交警部门还在理论考试时提供纸质试卷以方便答题。    加强宣传教育 护航平安基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随着热带雨林徒步游兴起,基诺山乡旅游产业逐渐兴旺,不少当地群众成为向导,吃上了“旅游饭”。2024年上半年,全乡接待游客约17万人。  为充分保障游客安全,护航旅游产业发展,基诺派出所与辖区徒步旅游公司逐一签订《道路交通安全责任书》和《安全生产责任书》,组织企业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开展宣传教育,提升其法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时,给各徒步旅游公司和部分村寨配备酒精测试仪,安排专人对向导进行酒精测试,如有宿醉或者嗜酒的向导则不允许带团。  “以前,我们骑摩托车大多是为了上山务农,走山间小路,没有持证才能驾驶的意识。今年2月份成为向导以来,我严格遵守相关法律和公司规定,游客评价较好、公司派单也多,到目前已增收2万多元。”在西双版纳基诺山雨林徒步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担任向导的基诺族群众白玉芬坦言,在派出所、徒步旅游公司和村小组的宣传教育和监督管理下,当地向导的法治意识和生活习惯都有了明显变化,骑摩托车都会戴头盔,喝酒宿醉、打架闹事的现象已很少见了……  案件是鲜活的“教科书”,调解是生动的“普法课”。普法强基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基诺派出所紧扣“通俗易懂”和“以案释法”两方面重点,在普法工作中灵活运用双语普法、以案释法等教育模式,把“身边的活教材”做成“最好的教科书”,有效提升处理一案、警示一片、规范一类的效果。同时,探索创建“村规民约前沿阵地”,邀请村寨中威望较高的村干部、长者作为特邀民族调解员,将法治元素、德治元素和民族文化元素有机结合,探索创新“民歌+法律+调解员”的多元调解模式,打造矛盾联调、工作联动和村规民约联治的新格局。  近年来,基诺山乡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数量持续呈下降趋势。其中,2023年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较2022年分别下降36%和33%。数据的背后,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意识逐步提升,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不断升级,乡村振兴、勤劳致富的幸福画卷正徐徐展开。

图片

群众在基诺派出所少数民族服务窗口办理业务(资料图)。服务贴近需要、普法精准有效、依法化解民忧……在西双版纳州,平安和谐的基诺山乡只是政法机关积极推进平安、法治西双版纳建设的一个缩影。长期以来,西双版纳政法机关立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工作实际,坚持以务实举措回应群众对政法工作的新期待,让“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融入群众生活的点点滴滴,助推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上升。(段健 余立武 周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