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西双版纳州广播电视局窗口>>工作动态>>
“三共享”服务群众更贴心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4-06-19
“三共享”服务群众更贴心
———州文化馆积极开展“双报到”工作综述
西双版纳报记者/李玉洁
在开展机关基层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共驻共建和机关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中,州文化馆党支部紧紧围绕“六联六共”创建目标,结合文化馆工作性质及优势,做到场馆资源共享、人才资源共享、业务培训共享,形成了共驻共建的良好氛围,促进了单位和谐与社区和谐。
场馆资源共享 提供优质服务
州文化馆除了馆办两个团队外,其他所有活动室都对外免费开放,各个社区艺术团均能进入文化馆活动。同时,还为共驻共建单位风情园社区民族艺术团日常活动提供教室及排练场所,风情园社区艺术团的老人们都高兴地说:“这下好了,我们艺术团也有了像样的家。”今年傣历新年节期间,繁多的节日活动使得场馆排练室一度紧张,该馆又将展览室及大厅腾出来,为各艺术团的排练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人才资源共享 提供艺术指导
在文化场馆免费开放的同时,州文化馆还积极对老知青艺术团、老年艺术团、风情园社区民族艺术团和少年艺术团进行辅导,今年3月份,风情园社区和丽人医院共同开展“关爱老人公益活动”。为使文艺演出能够顺利进行,文化馆派专业人员对老知青艺术团及风情园社区民族艺术团进行专题辅导,同时专门组织社区爱好乐器演奏的老年人排练器乐合奏。文艺演出不仅让社区老年人感受到了社区的关爱,同时也让他们感到自己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近80岁的杨大爷激动地说:“做梦都没想过,活到80岁了还能这样风光地登上舞台为大家演奏!感谢党,感谢社区,特别感谢辅导我们的文化馆老师。”
此外,在我州第四届“大家乐”群众文化广场舞蹈大赛中,文化馆辅导排练的州老年艺术团、州少年艺术团、老知青艺术团、州直老体协、南腊之声艺术团及风情园社区民族艺术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在傣历新年节期间举行的“民族文化大展演暨万人傣族伞舞”表演中,各社区艺术团、农村文艺演出队、学校学生等群众演员的精彩表演,助推了“西双版纳万人傣族伞舞”成功申报世界纪录。
业务培训共享 提高群众素质
随着广大群众对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文化馆还组织了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小品等各种群众文化艺术门类的培训与创作。今年3到6月份,该馆共举办全州万人傣族伞舞、社区民族健身舞、全州业余主持人、拉丁舞等各种培训班7期,其中有3期专门为社区文艺团体举办,1期是利用晚上时间在勐泐文化广场教授民族健身舞。据统计,民族健身舞培训人数达800余人,极大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5月份“爱晚情”世界乐龄合唱大赛在我州举行,文化馆与图书馆共同派出3位专业教师,对我州参加大赛的3支代表队进行了培训,使其在合唱大赛上取得了“最佳服装奖”“最佳笑容奖”“最佳活力奖”等奖项。
文化馆还利用景洪城区现有的文化广场举办各种文体活动,打破了过去人为设置的文化“围墙”,建设了一个面向群众、全天候开放式的文化活动阵地,让广大群众从“当观众”变成“唱主角”,使社区宣传有了阵地,百姓求知有了地方,健身娱乐有了场所,邻里交流有了平台,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基层文化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