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西双版纳州统计局窗口>>统计分析>>
2022年西双版纳经济运行综述
来源 :西双版纳州统计局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3-02-13
2022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疫情散发多发、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旅游业遭受冲击等超预期考验,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州上下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重要部署,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做好稳增长、防风险、保稳定、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全州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经济实力稳步提升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全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0亿元,达721.3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与全省平均水平持平,排全省第7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5.72亿元,同比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189.66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366.01亿元,增长3.0%。三次产业结构比23.0:26.3:50.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预计55194元,按照当年平均汇率计算约8000美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1%。
财政收支总体平稳。全年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34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增长1.1%。其中,税收收入16.23亿元,同口径下降7.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5.48亿元,同比增长8.0%。重点支出保障有力。农林水、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节能环保支出分别增长18.2%、2.2%、5.3%、18.1%、13.1%。
金融存贷稳步增加。12月末,全州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916.39亿元,比年初增加119.87亿元,同比增长15.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6个百分点。其中,住户存款566.65亿元,同比增长11.6%。人民币贷款余额681.95亿元,比年初增加74.35亿元,同比增长12.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其中,短期贷款137.05亿元,增长11.0%。
二、三次产业全面发展
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全年全州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65.72亿元,同比增长4.9%,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9.26亿元,同比增长5.5%。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全州粮食总产量49.61万吨,比上年增加1.2万吨,同比增长2.5%。粮食综合单产385.72公斤/亩,比上年增加7.9公斤,同比增长2.1%。冬季蔬菜、特色水果供应充足。全州蔬菜产量51.41万吨,同比增长8.6%;水果产量118.98万吨,增长25.5%。茶叶、橡胶生产提质增效。全州干毛茶产量6.59万吨,同比增长5.8%;干胶产量33.53万吨,增长0.8%。畜牧业、水产品生产稳定。全州肉类总产量3.99万吨,同比增长6.4%;水产品产量8.70万吨,增长4.1%。
工业生产稳步回升。全年全州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93.7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1%,占GDP比重13.0%,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排全省第8位。水泥产量142.57万吨,铁矿石原矿量104.19万吨,合成橡胶98.55万吨,糖产量30.37万吨,精制茶产量1.84万吨,发电量61.01亿度。
建筑业强力支撑。全年全州实现建筑业增加值96.0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8%,占GDP比重13.3%,高于工业0.3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1.1个百分点。完成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2.2%,排全省第4位。在固定资产投资的强劲带动下,企业签订合同额持续增加。全年签订合同额89.12亿元,同比增长38.4%。
服务业恢复向好。全年全州服务业增加值完成366.01亿元,同比增长3.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1.6个百分点。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1.5%;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3.2%;金融业增加值增长6.1%;房地产业增加值下降2.7%;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增长4.3%。
三、内生动力支撑强劲
固定资产投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全年全州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2.8%,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7.7和5.3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5倍;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0倍;第三产业投资增长6.5%。产业投资增势强劲。全州产业投资同比增长84.0%,占投资比重19.4%,较上年提高7.5个百分点。其中,农业投资同比增长1.4倍;工业投资增长1.0倍;旅游业投资增长0.5倍。民间投资活跃。全州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0.7%,较上年提高20.9个百分点,占投资比重43.8%。社会领域投资同比增长1.2倍,其中,教育投资增长2.0倍;卫生投资增长0.8倍。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4.7%,实现正增长。
消费市场不断恢复。全年全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1.59亿元,同比下降2.4%。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855元,同比增长1.3%。基本生活消费较快增长,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同比增长14.4%;日用品类增长14.5%;中西药品类增长21.9%;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4.9%;汽车类增长31.6%。
货物进出口增势良好。全年全州口岸进出口贸易总额完成475.80亿元,同比增长77.7%。其中,出口247.09亿元,同比增长96.3%;进口228.71亿元,增长61.1%。全州外贸企业进出口贸易总额完成149.28亿元,同比增长23.4%。其中,出口25.41亿元,同比增长24.6%;进口123.87亿元,增长23.2%。全州实际利用外资718万美元,同比增长36.5%。
“双碳”战略加速落实见效。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落地,低碳产业发展进入加速阶段。清洁能源发电占比超98.5%。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清洁能源发电量达55.60亿度,同比增长10.1%,占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的96.4%,较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成倍增长。全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4680辆,同比增加2809辆,增长1.5倍。新能源产业投资快速增长。新增项目18个,计划总投资78.62亿元。全年新能源产业投资完成20.10亿元,占能源工业投资比重83.6%。
四、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全年全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53元,同比增长5.7%,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800元,同比增长4.3%,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0.4和1.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83元,增长6.9%,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0.6和0.2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总体平稳。全年全州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上年上涨1.8%。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上涨0.7%,衣着价格上涨0.3%,居住价格下降0.8%,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2.4%,交通通信价格上涨4.4%,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6.1%,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0%,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4.7%。在食品价格中,畜肉价格下降1.1%,蛋价格上涨3.3%,鲜菜价格上涨0.2%,鲜果价格上涨13.8%。
总体来看,2022年全州经济顶住下行压力企稳向好,总量持续扩大,发展质量稳步提高。同时也应看到,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全州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2023年,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省两会工作部署,紧紧围绕省委确立的“3815”战略发展目标,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加快消费恢复提振,全力扩大有效投资,不断推动产业发展,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西双版纳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