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抓实干强发展 绘就兴边富民新画卷

来源 :西双版纳州农垦局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4-05-07

近年来,西双版纳州农垦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紧紧围绕“四个定位”,持续稳健推进农垦系统体制机制、发展方式、民生福祉建设等领域的改革发展,全面增强农垦内生动力、发展活力、整体实力在州委州政府的大力关心支持下,全力以赴高质高效推进6个边境农场,21个沿边社区居委会,199个抵边居民组,2.91万农垦居民的边境农场小康村建设任务,凝心聚力促发展、奋楫扬帆固边疆,疾笔绘就“边民富、边疆美、边防固”的美丽画卷。

一、纳入边境小康村建设规划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西双版纳垦区6个边境农场21个沿边社区居委会已列入《西双版纳州建设现代化边境小康村(社区)规划(20212025年)》,景洪市、勐腊县、勐海县均已将属地边境农场的沿边社区居委会纳入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总体规划。按照“一社一规划,一组一方案”规划具体项目的要求,共规划项目532个,规划总投资4.73亿元。截至目前,景洪市2个边境农场78个项目已开工48个,开工率达61.5%主要涉及通村路硬化、安全饮用水管网改造、5G网络建设、村容村貌建设、两污设施、党群服务中心、卫生厕所、应急广播、边境沿线环境整治等项目。48个已开工项目中,已完工18个,完工率37.5%统筹建设资金0.1465亿,现已支出83.11万元,支出率5.3%推动农场公厕改造、通组公路硬化建设项目纳入省级统筹。农场“厕所革命”纳入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范围并组织实施,2024年,拟计划实施改造农场公厕155个;农场居民小组通组道路硬化及养护项目已由省交通运输厅统筹,243.8公里需硬化、改扩建道路纳入全省农村公路建设及养护规划。

二、推行胶园提质行动全力打造天然橡胶生产“核心基地”

一是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农业农村部划定特种胶园的要求,引入特种胶园示范种植,划定特种胶园9.39万亩,完成了地块确定、图斑生成和数据入库等工作,通过了省级、部级验收。二是按照《西双版纳州橡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要求,自2022开始,将连续3年实施高产(特种)示范胶园建设工作,每年新建高产(特种)示范胶园2000亩以上,整体规划设计、开垦定植、苗木选种都严格按照特种胶园栽培操作规范实施。2024年,进一步加强对已划定特种胶园的规范化管理,稳步推进高产(特种)示范胶园建设,强化规划种植和技术指导服务,全面提高天然橡胶管、养、割水平,全力提升乳胶品质。特种胶园的建成,将进一步提高特种胶原料的质量和供应量,推动特种胶的国产化进程,降低我国对进口特种胶的依赖,提高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保障能力。三是对已划定的“天然橡胶生产保护区”进行优化调整、持续开展橡胶树白粉病统防统治、加快低产低质胶园更新换代、实施天然橡胶“良种良法”项目、争取扩大各类橡胶保险覆盖面、加大橡胶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建设数字化橡胶体系等方面,探索性地开展创新赋能行动,全力推动种植端工作取得新突破。

三、整治整改优化服务,汇聚农垦改革发展合力

一是完成州级农垦集团框架搭建,有力推动全州涉农资产资源集中经营,景洪、勐腊农垦集团制定并实施战略发展规划,企业经营成效得到有力提升,2023年勐腊农垦集团本部实现营业总收入1.59亿,利润37万元,创造税收116.3万元,黎明农场公司营业收入4409.75万元实现利润3000万元二是争取天然橡胶生产能力建设项目5个,批复中央预算内投资5789万元,2024年计划储备天然橡胶生产能力建设项目10个,计划总投资2.32亿元;新开工项目5个,竣工验收1个,在建项目17个。三是农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转型升级,积极组织农场申报各“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认证。橡胶、茶叶、“东试早”柚等获省、州、市(县)级“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认证4,认证个数较去年同期提升33%,认证总面积达24.9万亩完成普洱茶、橡胶、水果产“三品一标”认证的产品注册商标1个、企业品牌1个、注册产品品牌38四是由州农垦局主导、农场基层党组织牵头开展的统一收胶工作累计收购干胶14.68万吨,为职工群众直接增加收入超亿元,同时打破了周边民营收胶点私自定价、随意浮动的乱象,进一步规范了收胶工作、深化了垦地融合,促进了边疆和谐稳定发展。

四、完善工作机制筑牢垦区强边固防屏障

一是着力构建强边固防管理体系筑牢垦区涉及的187.3公里边境线(占全州边境线966.3公里的19.4%)安全屏障,推动工作力量下沉,把党组织覆盖到农场各居委会、居民点,实行防控共商、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联动。二是以基层党组织引领为导向,依托抵边农场优势,参与边境治理和网格化管理服务、重点村寨整治、普法宣传等边境村基层治理工作,对辖区人、事、物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有力把跨境违法犯罪的苗头消除在萌芽状态。三是着力推进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按照“布网、划格、定人、明责”原则,以居民组为单元,划定199个网格,选派党员和村干部担任网格长、网格员,选齐配强网格长、网格员发挥人熟、地熟、事熟、话熟的优势,带头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行动,将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