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窗口>>生态文苑>>
仙人球开花
作者 :汤黎 来源 :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3-05-06
立夏的第一天,放置在办公室外面窗台处的一丛仙人球开出了四朵小花。
白色的花瓣、鹅黄的花蕊、碧绿的茎杆从一丛椭圆形的长满针刺的黄绿色球体中生长而出。远远看去,洁白无暇、错落分布的小花好似一株株昙花。二者的花朵都是纯白色的、晶莹剔透、重瓣花、批针形,但细看可以发现仙人球的花蕊间凹槽处有明显的碧绿色,茎杆上爬满了一团团绒刺。
这丛不起眼的仙人球被放置在窗台上已多年。青白的花盆在常年风吹雨打、日晒雨淋的作用下已微微泛黄,盆边沾满了细碎粉尘,土壤也略微发黑,被一丛丛毛球遮得严严实实、不留缝隙。因其地处偏僻的玻璃隔角,相较于周边的吊兰、小雏菊等,它外形一般所以常常被人忽视。偶尔有同事给它浇水,但施肥、培土、松土、修剪这些日常管理几乎为零。
但就是这样一盆朴实、平凡的仙人球给大家带来了立夏的第一方生趣。上班的同事看到这四朵小花都非常惊喜,纷纷驻足拍照,为仙人球在这个时节开花而惊叹,为仙人球开的花居然这么好看而欣喜。且这花就开在办公室不远处的窗边,这实在让人无法忽视。在这样一个夏天翩然登场的时节,仙人球的开花就好像徘徊在窗台边、舍不得离去的春天,在这方处在温度徒升、温热而不闷热的土地上俏皮地留下自己的脚印。
这丛仙人球原是同事偶然移栽过来的,本也不抱啥期望,只用于点缀起窗边的一点绿。它干扁发黄的躯干、干秃的毛刺常常让人觉得就像一个油尽灯枯的老人在苟延残喘。春去冬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即便有了清水的灌溉,阳光的照拂,它的样子依旧如此,长久下去很难不被人忽视。但它竟然在立夏的第一天,在一个温热的上午开出了四朵明媚灿烂的小花,想来定是蓄谋已久。
它自知自身枯瘦、外形并不出彩,便在一日又一日中勤勉生长,待窗台周边的花儿们退居一隅时,抓住机会将悄悄积攒起来的米粒似的小花苞同黑夜一起,等待第二天的来临。待阳光出来,便当仁不让地一举盛开,在阳光下开心“大笑”,用层层环抱的花瓣,满天星似的花蕊,中直外通的枝干独占暖阳,拥抱夏天。
看着这几朵小花,我竟有些感动,想起了不久前认识的一位新朋友,这位朋友也是像仙人球花般的人。出生贫微,兄弟姐妹九人中排行老五,年幼时便担负起家庭重担。但她的志气与拼劲及热情从未被生活所消磨,爱看书、擅弹钢琴、喜欢冒险,独自一人开车12个小时带着宠物狗“hanhan”从深圳来到西双版纳旅居。未来的一年,她打算走遍云南的边边角角,用手中的镜头与音符弹奏起祖国大西南的美好画卷,将对生活的热情与热爱洒满每一个角落。
草木是寂静的、无声的,但每时每刻,它们都在尽情呼吸、感受世界。从古至今,总有人歌颂草木的顽强与不屈。如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郑板桥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等等。他们将其生命与草木联系在一起,仿佛某一刻,草木即人,人即草木,在某些方面共同达到了某种意义的不朽。这也像是人与草木的情感约定,同在一方天地下,共同生长,肆意存在,草木偶尔能给人带来一些精神慰藉。
仙人球开花原也平平无奇,但在初夏时节,给苦夏的人带来一抹清新的娇艳与生机,大美无言,润人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