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窗口>>生态文苑>>
走进乡村之遍访桔子地
作者 :汤黎 来源 :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3-02-15
初春时节,走进勐海县勐宋乡桔子地,群山之间,蜿蜒盘旋的乡村小道夹杂其中,错落有致的村屋零星点缀在蓝天白云下,远远望去,一派特色的民族村寨风光尽收眼底。
我们把车停在村寨下方的一大片空地上。坐落在路边不远处的一户人家正在施工,一栋三层小别墅已初见规模。施工师傅戴着一顶大帽檐的帆布帽,帽子遮住了脸上的光彩与风貌,但凭借身形轮廓与举动,我还是隐隐猜到这是一位身强体壮的年轻男子。只见他的衣服沾满泥浆和灰层,双手利落地搅拌着地上堆积起来的砂石,在他的身旁,摆放着一个小小的音响正单曲循环着一首名叫《写给遇见》的歌。歌声穿过田野和村庄,歌唱着生活中的美好相遇。沐浴在阳光、微风与歌声中,我们开启了这趟桔子村遍访之行。
桔子地曾因此地种有大片桔子而得名,但现在早已看不到桔子这种水果曾在这片土地生长过的痕迹。走了几步,就已经感受到山林间的春意。初春的桔子地,除了周围青山及树木投射出来的大片葱绿,李子树和芒果树的花苞早已悄悄褪去外衣,在枝头热烈地绽放着,树菠萝的枝头上也挂满了青涩的果实,向我们传来春天的香甜气息。
大自然偏爱把太多美好的事物,赠与那些难以抵达的乡野之地,桔子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里自然风光浓郁,所到之处都是一片绿意与春色。蓝天白云的映衬下,连绵的群山像一条条绿色的彩带,漂浮在天空与土地间。山腰处大片的茶地与胶林把绿与朱砂红两种颜色完美地镶嵌到这片天空下。属于自然的风物在桔子地这片土地的每一处肆意生长,跟随春的气息在村里随便一走便能邂逅无数春景:树叶迎着微风慢慢飞舞、绿油油的藤曼顺着枝干往上攀爬,一簇簇的樱桃花像一位害羞的姑娘,躲在光影与绿叶下,绽放笑脸。村民门口盛开的月季,粉嫩广大的花朵在阳光的照耀下,更显娇艳欲滴。路边零星分布的火龙果花像洁白的丝绒,又像婴儿的小手含苞欲放。
一路上,我们都沉浸于浓浓的春景中,但也未曾忘记本次乡村之行的遍访任务。入村几分钟后,我们遇见了第一位村民,他的家坐落在村口不远处。只见他裤脚高高挽起,衣领向两边敞开,黝黑的脸上布满了沟沟壑壑,这些无不印证着一位劳动人民的本色。见到他时,他正在门口洗衣服。大家热情地同他攀谈起来,从开口的第一句话“吃饭了吗”聊到田地里种植的经济作物、家庭收入和人口信息及村寨经济,略显羞涩的他或许被我们的善意打动,从最初的遮遮掩掩到最后已显得落落大方,还向我们介绍起村寨的发展来。
沿着乡村小道,我们一路观察着村庄里的变化与风光,紧扣的门扉和异常的安静让大家不免担心起来,以为这趟遍访之行就要走到尽头。幸运的是在山脚最后一户人家的路口处,我们遇到了第二位遍访对象。这是一位年过50的中年男子,黝黑的皮肤,头上戴着顶军绿色帽子,手上拿着锄头。见到我们时,他正打算出门去给茶地除草,为今年春茶采摘做准备。他耐心细致地给我们讲述了去年和今年茶叶的种植与售卖情况,还热心地给我们讲了这几年村庄的产业发展和村民生活变化。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他谈起生活时,脸上满足而真挚的笑容,这笑容充满着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与未来的美好期盼。党的春风吹大地,边疆人民在党的照拂下,日子越过越红火,生活越来越有滋味,村民的干事劲头越来越足。
曾听同事说过,拉祜族是一个害羞的民族。十年前他们到这里开展扶贫工作时,村里的居民一见到外人便飞快地跑到屋檐下、树林间躲藏起来,等人离开了才敢出来。虽然现在他们面对外人时还略带拘束与不安,但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等工作的大量开展已让他们慢慢敞开心扉,主动融入到外面的世界与人群中去。
白天的桔子地是安静祥和的。家家户户窗门紧闭,行走在村庄里也很少看到人。生活在此处的人们,在这里过着古朴、宁静而又安详的生活,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一锄一种一双手找到了为之奋斗的生活。平日里,村民们几乎一整天都在山间的田地里劳作,早起带上包饭,或骑着摩托车或徒步便往地里走去,冬去春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未曾改变。只有傍晚时,炊烟袅袅升起,才变得热闹与烟火气十足。
在城市待久了的我们,越发向往乡村生活,越发想去感受那些最朴实最自然的烟火气。冯唐曾在《我心目中理想的房子》里写到:“要有个大点儿的院子。有树,最好是果树或者花树,或者又开花又结果。每年花树开花那几天,在树下支张桌子,摆简单的酒菜,开顺口的酒,看繁华,在风里、在暮色里、在月光里动,也值了。”我也曾经幻想过拥有一个带大院子的房子,像桔子地的村民一样,家门口处种上各葡萄树、桃树和樱桃树等果树或花树,果树下开辟一块菜地,里面种满白菜、青菜和豆角,把庭院经济发展得红红火火,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远离城市的喧嚣与烦躁,在乡村过着宁静祥和的生活,但这终究也只不过幻想罢了。
每个月的遍访工作是我下乡时最期待的,这不仅可以欣赏各色村寨美景,还能在同村民的交谈中去感受这里的烟火气,去感受别人的幸福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