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

来源 :西双版纳州林业和草原局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5-07-14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

西双版纳拥有北回归线沙漠带上保存最完好、面积最大、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全州森林覆盖率达78.3%,是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地之一。如何发挥全州热区资源优势,在保护好绿水青山的同时,让广大群众通过发展种植珍贵用材林等绿色经济共享生态红利,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

充分利用优势

    西双版纳独特的水、热和气候环境优势以及种质资源和技术积淀等方面,有着其他区域无法比肩的优势。州委、州政府审时度势,决定充分利用优势,把西双版纳州建成中国最重要的珍贵用材林基地之一,在大力推进全州生态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契合了国家木材安全战略的实施及广阔的市场前景。

2011年以来,国家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基地建设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建设项目相继在西双版纳落地,两个项目的中央资金补助标准为每亩500元,地方财政按1:1配套。云南省林业厅通过整合林业重点工程,对西双版纳珍贵用材林建设进行扶持。

我州结合实际明确了发展珍贵用材林一定要秉持适地适树、市场引导、乡土品牌、特有树种等原则,并做好产业发展顶层设计,调动群众发展,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同时将珍贵用材林建设作为调整树种结构的一种选择,要求各县市利用公路沿线、荒山荒地、各类林地、四旁空地、景区景点进行种植,让珍贵用材林种植与当地各族群众的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

     加强政策扶植

    2013年在《关于加强珍贵用材林建设的实施意见》下发后,州县(市)珍贵用材林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相继成立。《20132020年珍贵用材林基地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完成,《珍贵用材林基地建设造林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珍贵用材林基地建设目标责任考核奖惩办法》也陆续推出。

     根据规划,2013年至2020年,西双版纳将完成新植珍贵用材林100万亩,红皮铁树等21个树种成为主推树种;全州将建设6个州级珍贵用材树良种繁育基地;州级财政每年将安排资金1000万元,通过以奖代补形式对基地化、规模化发展的单位及林农个人给予种苗扶持。为确保珍贵用材林基地的建设,西双版纳州各级政府均与下一级政府签订了责任状,《珍贵用材林树种种植协议》签署到种植农户。

    20141118,勐腊县么粉村傣族村民波应叫种植的黑黄檀获得全省第一张林木权证。为使企业和群众放心发展珍贵林木,西双版纳开展了明晰非林地上林木的产权登记工作,并为珍贵用材林种植户颁发林木权证,通过建立珍贵用材林活立木流转机制,引入第三方评估、担保和保险机构,为社会资金参与珍贵用材林基地建设搭建了平台。

发展前景广阔

虽然发展珍贵用材林的时间不长,但通过集中力量建设珍贵用材林基地目前已初显成效:小磨公路120.6公里紫檀大道、景洪市环城北路道路绿化、景洪市万达国际旅游度假区园区绿化、祥龙木业有限公司红木家具加工厂等,是珍贵用材林产业健康发展的缩影。至201412月,西双版纳已投入财政资金9132万元,新植珍贵用材林908.6万株,完成6家苗圃基地的规模化、规范化改造建设,每年可提供珍贵用材种苗600万多株。   

据估算,2013年至2014年,全州种植的珍贵用材林总价值达4.1亿元。景洪市启动的“1123工程,即每个乡镇重点对1段河流、1段公路开展珍贵树种种植的绿化、美化工程,打造2个村寨珍贵树种的四旁绿化,建设3个珍贵树种生态农村庄园已初具规模。勐腊县在行政中心四周空地种植花梨木、铁力木、黑黄檀等11个树种,20多亩珍贵用材林示范园显得生机勃勃。小磨公路勐腊境内120.6公里紫檀大道成为了最值钱的公路。24年实现价值增长1000倍,这又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数字。1990年,云南省林业厅支持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3万元项目经费引种的珍贵用材林树种,按现在市场价格估算价值达3000万元。建设珍贵用材林基地的生态、社会和经济多赢效应开始显现,各族群众也都说:“咱们的绿水青山也就是金山银山”。

根据规划,到2020年,西双版纳州珍贵用材林基地建设将投入资金7.6亿元,形成一定规模、结构合理、质量优良、效益显著的珍贵树种群落,符合自然规律和市场规律的珍贵树种资源战略储备格局,将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西双版纳自然优势和资源优势真正变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西双版纳州林业局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