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州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 第120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 :西双版纳州文化和旅游局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4-09-02

央海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对瑶族文化挖掘保护与传承的建议》(120号)建议交我们办理,综合协办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开展情况

州文化和旅游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文博非遗科、勐腊县文化和旅游局及州非遗中心相关人员进行研究,对建议中的问题、现象开展调研核实,征求州民族宗教局的协办意见。在办理中与代表沟通办商情况、答复前与代表达成共识。

二、关于对建议内容的逐条答复

关于从全州层面加强对瑶族文化挖掘、保护和传承,进一步加大文化传承人培养,多措并举加强瑶族文化各方面建设切实以优秀的瑶族文化解决好当前面临的各方面问题的建议,我们的办理意见是:

一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是推动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智力支撑。要加强非遗管理人才、非遗保护传承人才、非遗保护研究人才、非遗保护志愿者队伍建设通过培养非遗人才、推动非遗活态传承、加强非遗活化利用和探索非遗+”模式等四项举措大力推进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不断探索实现非遗的创新发展和活化利用下一步,以州、县两级非遗专家为主,聘请部分国家、省内非遗研究专家,建立非遗专家资源库和“西双版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建设非遗研究基地。同时,广泛吸纳学术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力量,共同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和创新利用工作。支持非遗传承人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加强理论、应用等多方面的研究交流,共同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和创新利用向前发展。

二是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加强非遗资源普查,完善非遗名录体系。进一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全面摸清分布状况和保护现状,分级、分类建立非遗档案和数据库。做好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推荐申报储备工作。目前,全州有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项,其中,州级4项(与其它民族共有项目:普洱茶制作技艺(易武同兴号制作技艺)、易武晒红茶制作技艺、普洱茶制作技艺(易武元宝茶传统制作技艺);瑶族服饰),县级1项(瑶族度戒);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0人,其中,州级4人,县级6下一步,继续加大对各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评审、申报力度,根据传承人认定及管理办法开展规范化管理,更好地发挥传承人在弘扬瑶族特色文化和传承传统技艺方面的突出作用。

三是强化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让更多的人认识非遗、了解非遗、认同非遗,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传承下去。在传统节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组织丰富多彩的宣传展示活动,采取“非遗+创意集市”的形式,为非遗产品搭建宣传平台,让非遗从“展品”转变为“产品”。2024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中,共组织90余位各级遗代表性传承人参与展销活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全州非遗产品销总额约为252.4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利用傣族泼水节、澜湄艺术节、中国旅游日、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等节庆平台,策划实施重点产品和重大活动宣传推介,积极组织开展传统技艺、非遗项目展示、文化演艺等文化旅游活动,构建以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推动非遗项目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带动瑶区瑶族乡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有效赋能乡村振兴。

     感谢您对我州瑶族文化挖掘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西双版纳州文化和旅游局

    2024711    

(联系人及电话:杨志萍 0691-2127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