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西双版纳州国庆假日旅游情况综述 西双版纳州假日旅游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4年国庆假日旅游,按照省假日办的统一部署,在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统一领导下,在州假日旅游协调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积极配合、通力协作下,通过全州各县市区旅游管理部门的精心组织及全体旅游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扎实认真做好国庆假日旅游工作。国庆期间我州旅游产品供给不断丰富,特色文化厚重浓郁,节庆活动气氛祥和,旅游秩序文明有序,旅游运行安全平稳,呈现出一派热闹景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了国庆假日旅游“安全、秩序、质量、效益”的目标。现将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州旅游市场基本情况 (一)接待人次和收入情况。国庆期间全州共接待旅游者54.27万人次,同比增长8.02%。其中:过夜旅游者23.69万人次,同比增长14.44%,一日游游客30.58万人次,同比增长3.52%;床位平均住宿率62.99%(今年酒店、旅馆接待床位数比去年增加23.35%)。旅游综合收入5.40亿元(预测),同比增长20.81% 。边境一日游游客3.39万人次,同比增长40.08%。 (二)交通运力情况。一是公路客运情况。国庆期间全州公路客运投入运力1.11万辆次,完成客运量13.93万人,同比下降8.7%。二是民航客运情况。国庆期间民航进港飞机265架次,同比增长0.76%;进港旅客2.90万人次,同比增长2.95%。三是自驾车情况。国庆期间全州机动车通行总量18.31万辆次,自驾车5.69万辆次,同比增长1.33%,自驾车游客25.65万人次,同比增长3.45%。 (三)旅行社组团接团情况。从西双版纳各大旅行社7天的接待情况来看,组团和接团人数均较去年同期下降。国庆期间旅行社共接团队944个,同比下降12.43%,接待1.46万人次,同比下降17.58%。 (四)旅游花费情况。从国庆假日旅游花费抽样调查情况看,来西双版纳过夜游客平均过夜天数2.7天,同比增长8%;过夜旅游者人均日花费为1145.70元,同比增长17.87%,其中,门票和娱乐花费占19.62%,住宿花费占20.31%,餐饮花费占17.47%,购物占28.98%,市内交通花费7.2%,其他花费占6.42%;一日游游客人均花费为878元,同比增长5.40%。其中:占24.12%,餐饮占32.66%,购物占18.14%,交通占12.47%,其他花费占12.61%。游客旅游观念转变,花费明显增长。 二、国庆假日旅游市场主要特点 (一)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安全情况总体良好。在节前及节中,州假日旅游协调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县市区各级假日办,细化了旅游接待服务质量及各环节上的安全保障和督查工作。由于方案可行、制度落实、措施得当,96927热线开通全天候的旅游投诉、旅游咨询服务,国庆期间共受理投诉5起,其中:旅行社1起、购物3起、其他1起,都已及时处理,为游客挽回经济损失1.82万元,无重大旅游投诉。从投诉对象看,购物仍然是被投诉的主要方面,反映的主要问题为:购物价格虚高,旅行社未按合同约定标准为游客提供服务等问题。国庆假日期间,全州道路通畅,井然有序;安全形势基本稳定,未发生重大旅游安全责任事故,市场秩序情况良好。 (二)自助自驾车旅游增长迅速,占据假日旅游的主要市场份额。随着城市交通和旅游配套设施的完善,我州散客旅游市场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特别是今年国庆旅行社团队接待量急剧下滑,再加上国家对于小型车辆节假日免费通行的惠民政策,今年我州自助游、自驾车旅游继续强势增长,成为国庆旅游市场的主打力量。据统计,国庆期间自驾车5.69万辆,同比增长1.33%,游客25.65万人次,同比增长3.45%,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大量四川、贵州、广西、重庆自驾车旅游者纷至沓来,省内特别是昆明、曲靖、玉溪等城市自驾车大量涌入,本州市民短线自驾游呈快速增长之势。景区、宾馆饭店停车场停满了挂着各地牌照的自驾车。从自驾自助出游出行方式上分析,州内自驾游以短线游、休闲游及无景点旅游居多,外地来西双版纳自驾车旅游以长线游、度假游为主,散客自助游、家庭朋友组合游大量增长,自助游个性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这表明,我州旅游类型已从传统观光旅游向观光休闲型旅游、观光度假型旅游转变。 (三)“短线游、乡村游”成为市场主流。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旅游者的旅游消费理念更趋成熟和理性,人们的出游方式更加多样化,长线旅游不再一枝独秀,经济实惠、轻松惬意的短线旅游、城市周边旅游十分火爆,初步形成了以民族文化体验和乡村度假为重点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体系。从全州接待游客总量来看,一日游成为主体,占接待总量的六成以上,保持持续增长态势,而且人均花费也明显提高。随着交通设施条件的改善和州内各县市区旅游合作的日益加深,旅游互动,互送客源,为州内短线旅游的形成创造了条件。还有城市周边的茶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以及到乡村去,住农家院,摘农家果,吃农家饭,看乡间山水的“农家乐”旅游火爆,各种客车轿车停满了乡村田野成了今秋乡村游的又一大景观。各乡村旅游点通过举办野外垂钓、烧烤、采摘、品尝农家菜等休闲活动,迎接广大游客和市民前来游览、休闲。据不完全统计,国庆期间全州共接待农家乐旅游者3.38万人。其中,在农家乐用餐2.54万人次,同比增长19.54%;在农家乐住宿0.84万人次,短线旅游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航和长途客运汽车的压力。 (四)自驾车出境游市场依然火爆。我州交通便利,地处中老、缅边境,区位独特,加之国家级口岸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自驾自助游成为此次国庆假日旅游的市场主流。加之,今年老挝允许中国人进入磨叮口岸实行落地签证,泰国又实行免签证费,昆曼大通道中的昆曼大桥建成开通,极大的方便游客出境,今年国庆期间自驾车出境游市场火爆。据统计:国庆期间从各口岸自驾车出境游的车辆7586辆次,同比增长29.94%,人员2.56万人次,同比增长9.16%。这些游客大多前往老挝的琅勃拉邦、万隆、万象,泰国的北部清莱、清迈及缅甸勐拉等地,实现从西双版纳自驾车进入东南亚纵深游。 (五)旅行社接待下滑明显。《旅游法》实施促使旅游行业更加规范发展。一是旅游价格回归理性,使得更多的游客选择自助出游,放弃参团旅游,特别是省内及周边城市短途旅游倾向于选择自驾游。二是旅游企业组织客源的积极性不高也受到一定的影响,旅游市场的繁荣程度减弱。同时,9月份已经出现游客参团出游高峰,也对国庆假日旅游出游带来影响。正如我们对今年国庆长假旅游市场发展趋势预测的一样,随着自助游占主导,游客日趋理性出游,旅游者为了躲避拥挤,不少游客会选择错峰出行,广大市民游客参团长线出游的需求确有下降。据统计,国庆期间全州旅行社共接待旅游团队944个,同比下降12.43%,接待1.46万人次,同比下降17.58%。与往年同期相比,旅行社游客接待量下滑明显。 (六) 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日益完善。我州旅游、交通等部门及县市区假日办为迎接客流高峰做了大量准备。西双版纳游客服务中心、各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星级酒店设置旅游宣传咨询资料架。开通96927旅游咨询热线,利用网络和信息平台动态发布对公众具有实用价值的交通、住宿、游览、气象、卫生等出行信息,更好地引导公众出游。针对自驾车游客采取在各县市主要路口、思小公路口、傣江南、机场、旅游景区入口等地设置旅游咨询服务点,提供免费旅游咨询服务。国庆期间共为1700辆自驾车提供咨询服务,共发放旅游宣传资料5000份,为游客提供详实的旅游信息,方便游客的出行,合理分流客源和消费群体。思小、小磨高速公路,州内各主要交通干道新添置了部分旅游指示牌和景区标识牌,为游客和市民提供交通导引,凸显出人性化与细微化的服务理念。 三、国庆假日旅游工作的主要思路和具体措施 (一)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为国庆假日旅游安全、平稳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了抓好今年国庆假日的旅游安全工作,从9月中旬开始,各县市区假日办按照省和州假日旅游协调会议通知的要求,对国庆假日旅游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先后两次下发通知,对旅游安全工作进行专门部署,在全州开展旅游安全大检查,完善旅游景点、宾馆饭店、娱乐场所等游客集中场所的设施和安全卫生制度,消除旅游汽车、游船等游客运载工具的安全隐患,强化漂流、探险等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旅游项目的安全保障。州交通局、公安局、食品监督局、工商局、机场等假日办成员单位,也都对本系统进行认真部署,确保国庆假日旅游游客的出行安全。在国庆假日旅游期间,州政府副州长吕永和率州假日办相关负责人,先后到野象谷景区、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对停车场、售票窗口、景区旅游咨询点、游览车乘车站等场所进行了仔细检查,详细询问景区负责人有关游客入园人数、景区接待能力、安全保障措施等情况。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野象谷由于近期景区入口线路有所改变,但标示牌没有明显的提示。当即要求景区负责人马上制作好标示牌对游客进行特别提示。由于各部门通力合作、监管到位,黄金周期间,旅游接待工作安全、有序,全州社会稳定,保证了国庆假日旅游工作的平稳运行。 (二)提前安排,精心筹备,注重市场营销,推动假日旅游经济的稳步增长。在国庆假日到来之前,州旅游局结合国庆假日旅游的特点,组织推出了茶山之旅、农家乐和生态旅游等百姓喜闻乐见的旅游产品及线路,满足旅游市场的供应。引导刺激旅游消费,大力推介国庆假日的旅游活动。各县市区旅游局和旅游企业也在国庆假日到来之前,在上海、四川、重庆、贵州、昆明开展了形式多样宣传促销活动,极大的促进了国庆假日旅游客源的增长。国庆假日旅游期间,各旅行社、景区点纷纷推出以展示和体验我州生态、民俗、科普、普洱茶、出境自驾游等一系列的假日旅游产品,极大丰富假日旅游市场,满足旅游者猎奇、求新、求知心态的热点。如: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推出了“带着植物护照去旅行”、“扫二维码”、“我是大力士”等主题科普和游客参与性活动;望天树景区推出“中国梦·雨林情”、“冰桶挑战赛”、丰富多彩的民族歌舞表演等系列活动;告庄西双景的“柠檬音乐节”;万达西双版纳国际度假区“啤酒狂欢节”;傣族园景区的“吃傣味、住傣楼、唱傣歌、玩泼水、骑大象、游傣乡”; 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2014国庆东盟商品展销会”等迎国庆假日旅游产品,受到广大游客的喜爱,游览质量和游客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国庆假日期间游客满意度调查结果数据显示,游客满意度综合指数为84.3%,较去年的83.2%提高1.1%。文化旅游产品倍受推崇,展示我州多民族和区域多国文化的“澜沧江·湄公河之夜”篝火晚会、“勐巴拉娜西歌舞秀”和“水舞源”等三台旅游精品歌舞晚会。国庆期间全州共接待旅游者2.16万人次;“印象澜沧江”、“湄公河印象”和澜沧江水上漂流水上游览项目,国庆期间共投放运力209艘,接待旅游者5.02万人次,已成为广大游客认知、了解西双版纳的窗口。 (三)各级假日办认真负责,为国庆假日旅游平安度汛做出贡献。经过了14年旅游黄金周的运行考验和磨练,全州各级假日办不仅没有麻痹大意和松泄的情绪,而是以更加自觉、积极的工作热情投入国庆假日旅游的各项工作,坚守岗位,各负其责。假日旅游统计预报中心的同志,认真准确做好国庆假日旅游之前和期间的旅游信息预报和信息统计通报工作,及时为旅游者出行做好信息引导;旅游投诉和值班岗位国庆假日旅游期间24小时值班,随时有人接听受理旅游者投诉和旅游咨询,假日办与成员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做好上传下达的沟通、联系、服务工作,做到政令畅通,确保及时有效地解决黄金周期间的各种问题。 (四)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为国庆假日旅游旅游顺利运行提供有力保障。根据国务院确定的“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落实责任,加强协调”的假日旅游工作总方针,按照省假日办和州假日办的统一部署,各级假日旅游办公室成员单位在抓好各自分管领域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的做好协调配合工作,使国庆假日旅游工作机制更加顺畅和协调,高效运转。公路等交通运输部门提前制订了运输方案,积极安排运力,增开班次,缓解了节日旅游交通运输紧张的状况。国庆假日期间公路客运部门增开了433趟次前往州内外等地的班次,缓解了出行压力。公安部门针对国庆假日旅游期间辖区交通流量进行科学预测,并对全州危险路段和事故多发路段以及城区堵点乱点进行了摸排,有针对性的制定了分流绕行预案。在国庆假日旅游之前和期间,工商、物价、城建、食品、质监和安全生产等部门,分别对旅游市场进行检查,并进行情况通报。气象部门坚持每日为假日办和重点旅游区点提供准确的气象服务预报。西双版纳电视台和西双版纳报等州内主要新闻媒体积极配合旅游部门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旅游宣传报道,对宣传西双版纳,提高西双版纳知名度起到良好效果。同时,州假日办和假日办各成员单位之间,协作配合,联络畅通,及时有效地解决了各种问题。 四、国庆假日旅游中存在的问题 今年的国庆假日旅游市场继续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一是景点之间的不平衡性,少数景点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特色。二是非星级酒店、宾馆发展过快,趋于饱和,有引发价格竞争及降低服务标准的隐患。三是我州城区和景点的环境建设还要进一步加强,主要集中在道路和市容等方面;个别景区点设施老化,既难以吸引游客的兴趣,又影响了游客的观赏;景区外部旅游交通标识有待进一步完善。四是农家乐规模小、档次低,缺乏规模接待能力和参与性项目,停车场狭小等问题日益突出。五是加大对游客文明旅游、理性出游的宣传引导。继续通过报刊、电台、网络等媒介,大力宣传文明旅游、理性出游的宣传,引导广大游客杜绝乱扔垃圾、乱画乱刻等不文明旅游行为。同时,引导游客更为理性的选择出游方式、线路和时间,养成文明旅游、健康旅游、绿色旅游、理性消费的良好习惯,共同营造健康有序的旅游市场环境。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和解决。 审核:彭勃 编辑、 校对:妹安 打印、编排:罗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