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西双版纳州文化和旅游局窗口>>政府信息公开>>发展规划>>
关于云南省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来源 :云南省人民政府网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1-02-28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省人民政府委托,现将云南省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审查,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0年是云南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根据国家统一核算,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7.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分别增长2.1%和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3.6%,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5%、7.9%,城镇新增就业49.3万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44.22万人,万元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完成国家下达目标。我省“十三五”胜利收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经济增速、投资增速、易地扶贫搬迁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规模“4个全国前列”,产业结构调整、生态文明建设、社会民生补短板“3个历史性突破”,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个决定性成就”,疫情防控“1个重大战略成果”的显著成效。重点抓了8个方面工作:
(一)常态化疫情防控体制机制逐步健全
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城乡环境卫生改善显著,64个县城达到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常态化疫情防控有力有序,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率先开发使用“抗疫情”扫码系统,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排查、早隔离、早治疗”措施,逐步形成常态化疫情防控体制机制。
(二)“六稳”“六保”工作扎实推进
保居民就业。加大就业补助和援企稳岗力度,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60.67万人次,扶持创业8.8万人,带动吸纳就业22.7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5.53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4.75万人,就业困难群体就业11.27万人。保基本民生。持续做好重要民生商品、生猪市场等价格调控,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逐步回落。启动低收入群体价格临时补贴、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等机制。保市场主体。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全省降低企业成本700亿元以上。新登记市场主体66.05万户,同比增长4.68%。保粮食能源安全。粮食总产量达1896万吨,增长1.4%。发电量达3674亿千瓦时、增长6.1%。煤炭、电力、成品油、天然气等能源供给稳定有序。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复工复产中遇到的问题。建立重点保供企业贷款需求名单推送制度。开展网上产品推介、产能对接和招商签约等活动。保基层运转。规范和压减各级政府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落实资金直达市县、直达基层、惠企利民政策。
(三)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
脱贫攻坚成效明显。剩余44.22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42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9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实现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等公共服务全覆盖。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九大高原湖泊实现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的彻底转变,洱海水质基本保持稳定;滇池水质持续改善,草海水质连续两年稳定在Ⅳ类。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8.8%。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稳妥推进。金融风险总体可控,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有序推进。加大政府债务风险化解力度,省属国有企业负债率持续下降。
(四)扩大内需举措加快落实落细
坚持扩大有效投资。出台扩大有效投资18条措施,建立全省重大项目综合协调机制,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全力扭转年初投资增速受疫情冲击断崖式回落的局面,实现逐月平稳回升态势。“五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实施基础设施“双十”重大工程,16个州(市)、110个县(市、区)通高速公路,新增高速公路3000公里。大理至临沧铁路建成通车,铁路营业里程4233公里,其中高铁里程1105公里。蒙自机场开工建设。滇中引水主体工程全线开工。昆明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昆明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纳入国家建设名单。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出台云南省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实施“数字云南”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省基本实现光网覆盖。建成5G基站1.85万个,4G和固定宽带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步伐加快。滇中城市群和蒙自、大理、昭通等城市加快建设。评选出20个“云南省美丽县城”,推动21个“云南省特色小镇”品质不断提升。昆明、曲靖、普洱等7个城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场消费加快复苏回暖。开展“畅购云南 焕新消费”系列促消费活动。完成5条首批省级步行街改造提升。实施开拓农村市场促进农村消费行动、推进农村电子商务提质增效促进农产品上行三年行动。
(五)产业培育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
世界一流“三张牌”取得实质性成效。“绿色能源牌”方面,乌东德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山东魏桥、神火铝业、腾冲隆基等项目建成投产。新能源乘用车实现量产。“绿色食品牌”方面,组织2020年云南省“10大名品”和绿色食品“10强企业”、“20佳创新企业”评选表彰活动。高质量推进“一县一业”示范县和特色县创建。“健康生活目的地牌”方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滇东北、曲靖、滇南、滇西4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建设。深入推进旅游革命“三部曲”,打造大滇西旅游环线。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培育。加快构建五个万亿级、八个千亿级现代产业体系,实施产业发展“双百”工程。加快优势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持续实施服务业经济倍增计划。启动各类开发区优化提升工作。数字经济等新动能快速发展。创新型云南建设取得新成效。启动实施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科技项目7项。大力推进创新平台培育建设,启动首批云南实验室组织策划工作。省级众创空间实现16个州(市)全覆盖。加快推进特色农产品等9个领域质量提升行动。
(六)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
区域协调发展有序推进。出台支持滇中新区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实施意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乡村振兴加快实施。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出台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政策措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不断发展壮大。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352万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成效明显。
(七)市场化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加快推进
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效明显,构建完成“1+1+X”改革发展新模式。出台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一部手机办事通”、企业开办“一网通办”。企业上市倍增三年行动深入推进,首批“新三板”精选层挂牌企业取得突破。启动组建省股权交易中心,新设立云南国际中药材、咖啡交易中心。对外贸易和开放合作稳步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加快推进。高标准建设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昆明)和中国(德宏)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粤桂黔滇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云南园加快建设。
(八)社会民生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教育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实施“一村一幼”、“一乡一公办”建设项目和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加快补齐高中学位缺口短板,实施全省普通高中新建、改扩建项目。“双一流”建设成效明显。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和普职融合试点工作。推进推普攻坚工程。公共卫生补短板力度空前。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和疾控机构核心能力“双提升”工程,实现核酸检测能力县级全覆盖。完成县级公立医院提质达标晋级工作。启动实施健康云南行动,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公共服务水平持续增强。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采取医保特殊报销、临时纳入支付范围等政策,及时保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救治。出台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政策措施。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实现县(市、区)以上全覆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深入推进。全省累计6个州(市)和59个单位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州(市)和单位。“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工程扎实推进。实施第二轮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年行动计划。抓安全、护稳定等工作不断加强。严厉打击野生动物交易违法犯罪行为。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活动。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扎实做好抗灾救灾工作,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思路和主要预期目标
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巩固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科学精准落实宏观政策,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强化科技战略支撑,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努力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1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新增就业5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粮食产量稳定在1905万吨,万元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完成国家下达目标。
三、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
(一)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成果
毫不放松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全面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落实好“五个管住”要求,强化“稳堵防管”工作措施。对入境人员严格落实核酸检测、健康监测、隔离管控等措施,全力以赴守住边境、守好国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认真做好集中隔离、核酸检测、医疗救治、物资储备等准备工作。全力做好基本民生保障物资储备、运输保障等工作,加强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监测、价格调控和成本调查监审等工作。
(二)全力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持之以恒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绿色能源牌”方面,加快推进白鹤滩、乌东德水电站投产发电。推进绿色能源战略与绿色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绿色铝、绿色硅等产业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建设世界一流“中国铝谷”。加快发展汽车产业。延伸发展石化下游产业链。“绿色食品牌”方面,健全标准体系、全过程追溯体系和监管体系。加快推广“一部手机云品荟+直供+展销+公共仓+第三方平台”农村电商新模式。“健康生活目的地牌”方面,全产业链重塑云南旅游业发展新优势,持续深化旅游革命“三部曲”,完善“一部手机游云南”平台建设。推进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全产业链重塑云南卷烟工业新优势,推进卷烟结构调整和品牌升级。全产业链重塑云南有色产业新优势,培育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打造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全力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建立产业链链长制,梳理提出重点产业链名录,开展关键产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专项行动,培育一批“链主”企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数字工厂、无人车间、无人生产线等建设。开展“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打造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推进“信创”产业园建设。对所有4A以上景区和特色小镇进行智慧化改造。
(三)坚定不移扩大内需,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
加快“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县域高速公路“互联互通”建设,力争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000公里。加快渝昆高铁等在建铁路项目建设,建成玉磨、大瑞(大保段)铁路,推动中老铁路建成通车。新开工建设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实施“兴水润滇”工程。加快昆明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5G、高速宽带、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公共充电桩建设。实施交通、能源、物流、水利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智能+”行动。积极为拓展投资空间提供保障。加快实施2021年“四个一百”重点建设项目和“补短板、增动力”省级重点前期项目。建立高质量项目储备和前期准备、评估遴选等工作机制。强化政策激励和改革创新,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扩大有效投资的积极性。挖掘消费增长潜力。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持续开展消费促进活动,实施汽车、燃油、家电等大宗商品优惠消费政策。加快建设昆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积极促进线上消费新模式,支持企业开展网络促销活动。开展“以旧换新”活动,推动汽车、绿色家电、环保家居、电子产品下乡。改造提升农村流通基础设施。
(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扎实做好脱贫地区后续帮扶。加快建设一个“救助平台”、建立“产业帮扶全覆盖、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帮扶、扶志扶智”三个机制。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抓好扶贫产业发展、脱贫人口稳岗就业、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等工作。扎实抓好农业生产保障。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进高标准农田和农田水利建设。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开展种源等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攻关。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
(五)加快建设创新型云南,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
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争取自主研发突破一批、引进推广应用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建设一批云南实验室。实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开展云南省创新型县(市)建设工作。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积极引进科技龙头企业。启动高新技术企业“三倍增”行动计划。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支持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建设一批省级产业协同创新基地、中试基地、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落实科技人员成果转化的收益分配政策,建立技术经理人队伍,鼓励创办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引进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科技型企业、高端人才团队。实施“智汇云南”计划。
(六)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加快推进区域融合发展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编制云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抓紧制定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统筹推进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和县城建设。有序推进大型搬迁安置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边境城镇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全面落实城乡融合发展、城镇地区户口迁移等政策。加快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滇中城市群建设,打造以昆明为中心的1小时现代化都市圈。推动沿边开放,推进滇东北开发和滇西一体化。
(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增强发展活力动力
着力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办法、营商环境“红黑榜”评价制度。加速“一部手机办事通”迭代升级,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跨省通办”。持续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出台稳增长22条政策措施。继续降低用能用网及物流成本,推动落实金融机构减费让利政策。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持续推进领导干部挂钩联系民营企业工作,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加快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落实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落细云南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政策措施。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订的历史性机遇,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合力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快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国际大通道建设步伐。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支持昆明、红河综合保税区发展加工贸易。加快“互联网+边境贸易”新平台新模式落地。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等开发开放功能平台作用,加大对加工贸易和外贸主体的招商引资力度。提高招商引资精准度。编制产业链招商图谱和路线图,引进一批建链补链延链强链项目。做好产业链项目谋划和包装,强化项目跟踪服务,推动项目尽快落地投产。
(八)加快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取得新进展
提升美丽县城、特色小镇等建设成效。聚焦“干净、宜居、特色、智慧”总体要求,推进美丽县城建设,谋划建设一批县城补短板强弱项项目。统筹推进城市更新、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加快推进“云南省特色小镇”创建工作,打造一批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特色小镇。继续打造一批美丽河湖、美丽公路、美丽铁路。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工业绿色制造,抓好重点领域节能降耗工作。深入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及时推广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倡导使用绿色节能产品,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建立制止餐饮浪费行为长效机制。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承办好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狠抓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落实。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督察。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九)千方百计兜牢民生底线,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云南
加大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力度。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保障零就业家庭、残疾人员及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等群体就业。制定“十四五”时期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实施方案。适度扩大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覆盖范围。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高质量教育。推动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扩大综合高中试点。提高现代职业教育办学水平。推进全省高校“双一流”建设。加快推进健康云南行动。推进健康云南16个专项行动。加快实施“双提升”工程,加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4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确保每个州(市)有1所传染病医院,每个县级综合医院设有1个规范标准传染病科。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编制实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兴边富民工程、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发展等规划。扎实推进“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工程。加大对“三区三州”、革命老区、边境地区的后续帮扶力度。巩固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扎实做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各项工作。抓好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管控。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整治,做好自然灾害防御和应急抢险救援等工作,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同时,抓好我省“十四五”规划《纲要》组织实施,确保规划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努力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