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西双版纳州交通运输局窗口>>政务公开>>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
对政协西双版纳州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18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 :西双版纳州交通运输局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4-08-09
西交函〔2024〕78号
刘志刚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城乡一体化”交通运力建设的提案》(第118号)交我们办理,综合会办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开展情况
按照《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2024年人民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的函》(西政办函〔2024〕12号)要求,州交通运输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主要领导带头研究,分管领导专题研究,在局内牵头科室主动征求协办单位答复意见,实行专人负责制,主动对接提案委员做好答复意见的函告工作,确保办理效果达到最佳。
二、关于对建议内容的逐条答复
(一)关于“完善交通规划的建。一是制定详细的全域旅游路线图。政府应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绘制详细的全域旅游路线图,包括各级各类重点美丽村寨的介绍,为游客提供清晰的指引。二是加强交通规划与旅游发展的衔接。在制定交通规划时,充分考虑旅游需求,将重点旅游景点、美丽村寨等纳入规划范围,优化交通网络布局。”的建议,
我们的办理意见是:1.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 号)、《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19〕87 号)、《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过渡期规划管理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云自然资〔2019〕235 号)精神,我州在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中,结合实际,不断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强化空间统筹,优先保障道路交通等各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拟规划形成“两干多支” 铁路网、“三出州、四出境”公路通道、“一干多支”水运网、“一核两副”航空网的“23411”综合交通网,在“能通全通”的基础上,加强省、州、县际联通公路建设,提升公路网络化程度,提高农村(农场)公路质量,实现互联互通,支撑“城乡一体化”交通运力建设。目前,州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与一市两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进入审批阶段,207 个行政村村庄规划已编制完成。国土空间详细规划正在有序推进。2.为夯实文化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路、铁路、航空、水运一体化客运服务体系,已把推进特色文化旅游线路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精品自驾游线路、自驾游营地、茶文化旅游环线、乡村旅游环线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纳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重点任务。交通运输部门将按照《西双版纳州“十四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配合文化旅游部门全力以赴完善区域路网,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二)关于“提升公共交通服务。一是拓展公共交通线路。根据旅游需求和人口分布,合理规划公共交通线路,增加行政村、村寨与旅游景点之间的公交线路,提高交通便利性。二是增加公共交通运力。根据规划线路和实际情况,分批次、分步骤,示范先行,加大对公共交通的财政投入。三是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对公共交通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提高运营效率”的建议。
我们的办理意见是:1.我们高度重视公共交通线路的拓展工作,确保其科学性、实用性和针对性。通过充分调查研究旅游需求和人口分布情况,合理规划公共交通线路,增加行政村、村寨与旅游景点之间的公交线路,提高交通便利性。目前,景洪市公交站点232个,临时站点85个,基本覆盖景洪城区范围出行需求,为进一步优化线路站点布局,方便群众出行。2.公交企业通过优化调度管理,根据不同时段客流量更加科学安排车辆的发车间隔。高峰时段,由间隔时间15分钟一班调整至10分钟一班,快线公交按航班和火车出发和到站时间、乘客数量确定发车时间和频次来保障旅客出行。3.采取“减冷补热”的方式,从客流量相对较低的线路调整车辆到客流量较大的线路,应急运送乘客,以满足高峰时段的乘客乘车需求。4.洪誉公交公司投入10辆新能源公交车,开通运营花卉园至傣族园、火车站至告庄2条公交专线,城区运输保障能力得到加强。5.投放旅游客运车辆,通过网上售票,形成景区门票+车票的一票通服务模式,主要服务于外地到版纳旅游的散客。6.我们将加大公共交通运力的投入,确保公共交通能够满足游客的需求。2022年景洪市被交通运输部纳入全国第三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创建,我们将根据规划线路和实际情况,分批次、分步骤,增加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的数量,提高公共交通的运力。在重点高峰时段科学调派运力,增加机场、火车站至各大酒店、重点景区(点)公交快线,压缩发班时间、延长公交运营时间,优化景区直通车发班频次,科学设置车辆停靠点,在重点景区(点)门口设立出租车、网约车上下客专区,重点景区(点)增设公交车发车站点,强化运输保障。以满足市民、游客的出行需求,使群众“打车难”、乱收费、交通拥堵等出行不畅问题在短期内得到了有效缓解,运输能力和效率得到提高。现全州共有客运企业39家,公交企业12家,网约车平台公司51家,巡游出租车10家。班线客车692辆,旅游包车1333辆,公交车166辆,巡游出租车855辆,网约车4547辆;备案租赁车148辆。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确保公共交通工具的安全、舒适和便捷。7.我们印发了《西双版纳州2024年综合运输优质服务提升措施及任务清单》,将持续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出行体验。并督促企业加强对公共交通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水平,确保公共交通从业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同时,我们还将鼓励企业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提高公共交通运营效率,实现公共交通的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此外,我们还将加强对公共交通服务的监督和管理,及时解决游客在乘坐公共交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游客的出行安全和舒适。
(三)关于“改善交通基础设施。一是道路升级改造。加大对农村交通道路的改造力度,拓宽路面,提高道路质量,消除安全隐患。二是建设停车场和交通枢纽。在旅游景点、村寨周边增建停车场,方便游客停车;根据需求,建设交通枢纽,实现各种交通方式的无缝对接。”的建议。
我们的办理意见是:1.交通部门将按照《西双版纳州“十四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配合文化旅游部门全力以赴完善区域路网,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一是近年来在加快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全力抓好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以县域高速公路“能通全通”“互联互通”工程为重点抓手,坚定不移加快交重点推动勐远至关累口岸高速公路、孟连至勐海高速公路、G8512景洪至打洛高速公路勐海至打洛段、勐醒至江城至绿春高速公路、澜沧江244界碑至临沧港四级航道建设、西双版纳机场四期改扩建加快建设,努力构建“三出州四出境”公路大通道和内联外通的交通网络,为全域旅游提供交通支撑。二是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2021年以来,推动农村公路新增硬化里程1173公里、新增413个自然村通硬化路,改造乡镇通三级151公里,新增安防设施527公里,危桥改造及新建中小桥55座,实现了建制村到乡镇或县城100%通硬化路、具备条件的建制村100%通客车、危险路段有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改善农村交通出行条件,为促进交通运输优质服务和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提供重要支撑。三是积极向上级争取实施符合政策的涉及乡镇通三级、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建制村通双车道、窄路基路面加宽、30户以上自然村(组)通硬化路、新建农村公路桥梁(中小桥)、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等8种计划类型项目。大力推动县(市)交通运输局实施象仑公路、西双版纳旅游西环线勐海段、勐腊至望天树公路提级改造等涉及旅游景区、古茶山旅游线路项目建设,全面实施2024年西双版纳州30户以上自然村(组)通硬化路400公里、危桥改造11座、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29公里计划任务,为西双版纳乡村A级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旅游出行体验提供交通运输保障。2.统筹考虑片区需求建设公共停车设施,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加快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在学校、医院、商业区、办公楼、旅游景区、体育场馆等重点区域,结合公共交通发展情况和周边区域交通条件,区分不同时长停车需要,综合采取资源共享、价格调节、临时停车等措施,合理确定停车设施规模。同时,我们还将根据需求,建设交通枢纽,实现各种交通方式的无缝对接,方便游客快速换乘。此外,我们还将加强对停车场和交通枢纽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其安全、舒适和便捷。
(四)关于“拓宽融资渠道。一是引入社会资本。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二是争取政策支持。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加大对交通建设的财政投入。三是创新融资方式。探索发行债券、设立交通产业基金等多元化融资渠道,为交通建设提供资金保障。”的建议。
我们的办理意见是:1.州发展改革委将积极与省级主管部门沟通,认真做好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超长期国债等政策资金支持投向领域政策宣贯,全力以赴协助交通运输局争取政策资金支持。2.交通部门将积极向省交通运输厅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省级预计下拨2023年农村客运补贴资金城市交通发展奖励资金1708.44万元,待省级下达后我局将及时下拨该资金,保障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发展顺利推进。同时,我们还将加强与各级财政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资金的及时拨付和使用。
(五)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交通建设。加强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交通联系,促进城乡人员、物资的交流和流通。”的建议。
我们的办理意见是:1.充分考虑城市与农村的实际需求,优化城乡交通网络布局,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农村公路、公共交通等交通设施,提高城乡交通运输效率。2.我们将加大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城乡交通运输水平。努力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加大对城乡交通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加快城乡道路、桥梁、隧道等交通设施建设,提高城乡交通运输能力。2024年全州计划新改建农村公路400公里,新增通硬化路自然村99个,农村公路危桥改造11座。截至2024年6月底,全州新改建农村公路完成169公里,新增通硬化路自然村39个,完成投资22482万元,里程完成率为42%;农村公路危桥改造项目已开工4座,项目开工率36%。3.我们将推进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方便城乡居民出行。加强城市公交、农村客运与城乡道路的衔接,优化城乡公交线路设置,提高城乡公共交通服务水平,降低城乡居民出行成本。目前全州建制村通客车率100%。并根据群众出行需求不断优化运输线路,乡镇客运公交化运营比例为40.6%,较“十三五”末期提升31.2%。截止2024年6月,全州公交车166辆、巡游出租车855辆、网络预约出租车4547辆。4.我们将加强城乡交通管理,保障交通安全畅通。加强对城乡道路交通安全的监管,严格落实交通法规,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城乡道路交通安全有序。2024年1-6月,全州交通运输执法部门开展道路运输市场整治及非法营运各项执法工作共出动执法人员3276人次,检查车辆18333辆次,查处案件481件(含公安部门移交6件,边境部门移交1件),罚款金额共计89.745万元。其中,非法从事道路旅客运输经营案件32件,包车(旅游)客运未持有效包车客运标志牌经营40起,班线客运违规经营7起,出租客运361(含网约车)件,非法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经营2件,货车非法改装案件4件,侵占路产路权案件1件,普通货运运输经营违法案件34件。5.我们将推动城乡交通信息化建设,提高城乡交通运输智能化水平。加强城乡交通信息系统建设,推广智能交通技术,提高城乡交通运输管理水平,为城乡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出行服务。目前全州三级以上客运站实现联网售票,客运站和定制客运线路电子客票覆盖率达到100%。同时,通过《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控政府监管平台》、《网约车监管平台》等智慧平台对运输企业进行监管,有力促进运输行业健康稳定有序发展。目前我州网约车合规率排全省第2名。6.我们将加强城乡交通宣传教育,提高城乡居民交通安全意识。广泛开展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提高城乡居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减少交通事故发生。围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这一主题,动员企业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安全宣传咨询日”宣传活动4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200余份,接受现场咨40余人次。7.我们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持续与城乡规划、财政、公安等部门密切合作,共同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为城乡居民提供便捷、安全的出行环境。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务实的作风,持续推进加强“城乡一体化”交通运力建设,推动全域旅游的发展,为广大游客、城乡居民提供更好的出行服务。
西双版纳州交通运输局
2024年7月15日
(联系人及电话:刀静 1592468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