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2020年度部门决算公开报告

来源 :西双版纳州生态环境局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1-09-28

监督索引号53280005046801000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2020年度部门决算公开报告

 

目录

第一部分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概况

一、主要职能

二、部门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2020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九、“三公”经费、行政参公单位机关运行经费情况表

第三部分  2020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情况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三)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六、相关口径说明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概况

一、主要职能

(一)主要职能

根据《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办公室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西办字〔201930 号),设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为正处级。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州委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主要职责是:

1.负责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基本制度。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全州地方性生态环境政策、规划并组织实施,起草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草案。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并监督实施全州重点区域、流域、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规划和水功能区划,组织拟订地方性生态环境标准,制定地方性生态环境技术规范。

2.负责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的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牵头协调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的调查处理,指导协调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警工作,牵头指导全州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协调解决有关跨区域环境污染纠纷,统筹协调全州重点区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3.负责监督管理全州减排目标的落实。组织制定各类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制度并监督实施,确定大气、水等纳污能力,提出实施总量控制的污染物名称和控制指标,监督检查各地污染物减排任务完成情况,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4.负责提出生态环境领域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方向。中央财政性资金、省级财政性资金和州本级财政性资金安排的意见,按照州政府规定权限审批、核准规划内和年度计划规模内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组织实施和监督工作。参与指导推动循环经济和生态环保产业发展。

5.负责环境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制定大气、水、土壤、噪声、光、恶臭、固体废物、化学品、机动车等的污染防治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会同有关部门监督管理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导协调城乡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监督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监督指导区域大气环境保护工作,组织实施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协作机制。

6.指导协调和监督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组织编制生态保护规划,监督对生态环境有影响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活动、重要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破坏恢复工作。组织制定各类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制度并监督执法。监督野生动植物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保护、荒漠化防治等工作。指导协调和监督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生物技术环境安全,牵头生物物种(含遗传资源)工作,组织协调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参与生态保护补偿工作。

7.负责核与辐射安全的监督管理。拟订有关政策、规划、地方标准并组织实施。牵头负责核安全工作协调机制有关工作,参与核事故应急处理,负责辐射环境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监督管理核设施和放射源安全,监督管理核设施、核技术应用、电磁辐射、伴有放射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污染防治。依法对核材料的管制和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及无损检验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8.负责生态环境准入的监督管理。受州政府委托,对重大经济和技术政策、发展规划以及重大经济开发计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按照规定审批或审查重大开发建设区域、规划、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订并组织实施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9.负责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制定全州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和规范并监督实施。组织实施污染源应急监测。组织对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调查评价、预警预测,组织建设和管理全州生态环境监测网和生态环境信息网。实行生态环境质量公告制度,统一发布全州生态环境综合性报告和重大生态环境信息。开展执法监测,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与生态环境执法有效联动、快速响应机制,按照省生态环境厅要求配合做好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有关工作。

10.负责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组织拟订实施州级应对气候变化及温室气体减排规划和政策。

11.配合开展全州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根据授权对各县市、各有关部门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配合中央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

12.统一负责生态环境监督执法。组织开展全州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检查和监督活动。查处重大生态环境违法问题。指导全州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和业务工作。

13.组织指导和协调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制定并组织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纲要,推动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开展生态环境科技工作,组织生态环境重大科学研究和技术工程示范,推动生态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

14.开展生态环境对外合作交流。研究提出对外生态环境合作中有关问题的建议,组织协调区域环境保护合作,配合开展有关生态环境国际条约的履约工作,参与处理涉外生态环境事务,参与对外生态环境治理有关工作。

15.完成州委、州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16.职能转变。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要统一行使生态和城乡各类污染排放监管与行政执法职责,切实履行监管责任,全面落实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和环境质量底线,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下设9个内设机构,即:办公室、人事科、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综合科、自然生态与监测科、水生态环境科、大气环境科、土壤生态环境科、行政审批与辐射管理科下设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生态环境科学研究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澜沧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中心、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辐射环境监督站,实行垂直管理的派出机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景洪分局、勐海分局、勐腊分局。财务未独立核算和未独立编制部门决算,纳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机关一并核算上报。

1.办公室。负责机关日常运转工作,承担信息、安全、保密、政务公开、信息化等工作,承担全州生态环境信息、网建设和管理工作。承担生态环境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管理有关工作,组织财政专项资金的申报并提出安排意见。承担机关和直属单位财务、国有资产管理、内部审计等工作。

2.人事科。负责机关、直属单位和派出机构的党群工作。承担机关、直属单位和派出机构的干部人事、机构编制、劳动工资工作。指导全州生态环境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承担派出机构领导干部管理、考核等有关工作,承担生态环境行政体制改革有关工作。组织协调生态环境系统业务培训工作,负责局机关、直属单位和派出机构的离退休人员工作。

3.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负责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承担全州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任务的督促检查工作。承担州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配合中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各项工作,组织抓好反馈意见问题整改落实。组织起草全州生态环境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草案。承担有关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承担机关行政复议、行政应诉等工作,承担地方生态环境标准和技术规范管理工作。承担生态环境科技工作,参与指导和推动循环经济与生态环保产业发展。负责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有关工作。

4.综合科。组织起草全州地方性生态环境政策、规划,协调和审核生态环境专项规划。组织生态环境统计、污染源普查和生态环境形势分析,承担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综合协调和管理工作,拟订全州生态环境保护年度目标和考核计划。承担州环境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工作。研究提出对外生态环境合作中有关问题的建议,组织协调跨州和区域环境保护合作,配合开展有关生态环境国际条约的履约工作,参与处理涉外生态环境事务,参与对外生态环境治理有关工作。拟订并组织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纲要,组织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宣传教育工作。承担局新闻审核和发布,指导生态环境舆情收集、研判、应对工作。

5.自然生态与监测科。组织起草生态保护规划,开展全州生态状况评估。承担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有关监督工作。组织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遗传资源保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承担州生物多样性保护委员会办公室的日常工作。负责指导、协调全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工作。指导全州开展生态绿色示范创建,并对有关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承担州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办公室的具体工作。组织开展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应急监测,调查评估全州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并进行预测预警,承担全州生态环境监测网建设和管理工作。指导派出机构开展执法监测,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与生态环境执法有效联动、快速响应机制,按照省生态环境厅要求配合做好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有关工作。

6.水生态环境科。负责全州地表水生态环境监管工作,拟订和监督实施重点流域生态环境规划,建立和组织实施跨界水体断面水质考核制度,监督管理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导入河排污口设置。

7.大气环境科。负责全州大气、噪声、光、化石能源等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组织开展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落实情况考核工作,组织拟订全州重污染天气应对政策措施,组织协调大气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组织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及温室气体减排规划和政策,综合分析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组织实施清洁发展机制工作。

8.土壤生态环境科。负责全州土壤、地下水等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的监督管理,指导协调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负责全州固体废物、化学品、重金属等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依法组织实施危险废物经营许可及出口核准、固体废物进口许可、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登记、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等环境管理制度。

9.行政审批和辐射管理科。负责统筹协调局内行政审批事项,牵头制定有关工作规则,并组织实施。承担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政策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承担排污许可的综合协调和管理工作,拟订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并组织实施。负责核安全和辐射环境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组织辐射环境监测,参与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工作。依法负责核材料管制和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及无损检验活动的监督管理。依法负责核燃料循环设施、放射性废物处理和处置设施、核设施退役项目、核技术利用项目、铀(牡)矿和伴生放射性矿、电磁辐射装置和设施、放射性物质运输的核安全、辐射安全和辐射环境保护、放射性污染治理的监督管理。

(二)2020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介绍

1.强化学习,厚植思想理论根基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今年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抓好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全年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党组会议和局务会议贯穿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通过专题研讨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为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提供坚强的理论基础。

2.狠抓落实,全面履行职责职能

1)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任务,着眼职能职责狠抓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取得明显成效。

统筹抓好三大战役,攻坚克难。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抓落实。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对八个标志性战役进展情况进行调度,及时掌握工作进展;通过书面督查和实地督查相结合,对标对表指标任务和目标工作认真梳理工作进展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工作计划,近期将对八个标志性战役完成情况进行总结。

二是重视研究部署抓落实。年初,大气环境治理、水环境治理、土壤固废治理、生态环境系统治理和生态环境执法监管5个专项小组均召开了小组推进会议,对各自专项全年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全面抓实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确保成效

一是抓紧蓝天保卫战。今年1—12月,景洪市轻度以上污染天数有29天,全年景洪市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1.90%,未能完成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工作目标以及省下达我州97.2%的大气环保约束性指标考核。我州及时邀请省、州专家召开了研判会,开展了大气污染源解析,大气污染源解析结果显示,生物质燃烧占比55.6%,生物质燃烧成为影响我州空气质量的主要成因。在积极应对不利气象因素影响的同时,努力抓好各项管控措施。第一,强化大气污染防治监管。对全州大气污染防治统一监督管理,督促住建、农业农村等部门落实大气污染管控措施。实施大气污染分级管控,景洪、勐腊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第二,全面完成散乱污企业整治。基本完成非道路移动机械低排放控制区划定工作。第三,全面完成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淘汰。第四,建立全州大气质量网格化监测系统,在景洪城区、各工业园区、乡镇建立36套空气质量微站,截止目前,已建设完成29套,其余7套计划于20213月完成建设;新建安装黑烟车抓拍系统。     

二是抓实碧水保卫战。1月—12月,全州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类及以上的比例为100%;地表水环境质量年均值达到类及以上的比例为100%;我州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水生态环境约束性指标考核均为优秀。第一,督导开展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工作。已完成3个县级和11千吨万人24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调整、划定方案编制、省级技术审查、报审工作;其中3个县级和11个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调整划定方案已获省生态环境厅同意批复。第二,针对部分河流、部分月份水质超标情况,加强河流水质超标预警督促整治。第三,认真履行河长制工作职责。协助河长完成责任段的巡河巡库工作,督办巡河发现问题整改、形成整改完成情况报州河长办。第四,全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截止1230日,全州2252个自然村中已完成农村生活治理的自然村有678个,生活污水治理率30.11%。其中:景洪市生活污水治理率38.29%,污水管控率21.86%;勐海县生活污水治理率28.42%,污水乱泼乱倒减少率0.15%;勐腊县生活污水治理率21.17%,污水乱泼乱倒减少率34.77%。三县市均已完成农村人居三年行动考核目标任务。2019-2020年共争取项目资金60,050,000元,计划完成46个自然村的生活污水治理,目前已完工12个。

三是抓好净土保卫战。全州土壤环境质量良好,截止目前全州暂未发现疑似污染地块和污染地块,2019年度全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实施情况考核西双版纳州为优秀。第一,开展调查,摸清土壤环境质量家底。完成农用地、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并对3个中风险地块进行采样分析。第二,保护优先,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治建立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全口径排查清单6家,完成了涉镉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5家,固体废物堆存场环境整治31个,对长江经济带22个尾矿库开展污染防治专项工作,对32家涉及危险废物企事业单位开展大排查,完成18个小微企业和非工业源危险废物集中收集转运,在产粮大县勐海县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和无害化处置工作。第三,扎实推进地下水环境质量管理。开展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工作,完成全州556个地下加油罐防渗改造,完成率100%。第四,分类管控,保障粮食安全。全州轻中度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面积完成23654.44亩,完成省级下达任务2.365万亩的100%;重度污染耕地严格管控类措施完成870.12亩,完成省级下达任务0.087万亩的100%。探索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实施了150亩香蕉种植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项目。   

2)扎实推进环保督察清零行动。

一是突出工作重点,抓好环保督察问题整改落实。截止1230日,中央、省级环保督察、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反馈和交办群众举报问题整改293个全部完成整改并验收。二是抓好中央、省大气污染专项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截止1230日,2019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反馈8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2020年省级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督察22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

3)抓实专项巡察反馈问题整改。

全力抓好非法侵占林地种茶毁林等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违规专项整治及生态环境(森林资源保护)问题整改工作。研究制定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抓好种茶毁林破坏森林资源整治工作方案》,认真开展州包县勐腊工作组督查工作,勐腊县率先在全州完成了种茶毁林违法犯罪线索100%核查销号、案件100%查办销案的目标任务。

3.突出重点,提升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能力

1)全面推进机构改革。一是完成了原州国土资源局的监督防止地下水污染职责、原州水利局的编制水功能区划、排污口设置管理、流域水环境保护职责、原州农业局的监督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职责和景洪工业园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的移交。二是主动协调县市党委,成立了县市分局党组,任命了党组书记和党组成员。调整优化县市生态环境分局的工作职能和内设机构,实行队合一体制,压实县市生态环境分局履行行政执法职责和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的责任。三是调整充实事业单位。组建州澜沧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中心,为州生态环境局所属正科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设立州辐射环境监督站,加挂州生态环境局景洪分局生态环境监测站牌子。

2)全面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共完成污染源普查对象1253个,核查核算工作与全省同步完成,完成率100%。西双版纳州生态环境局和西双版纳州农业农村局被国务院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表彰为表现突出集体,我州4名业务骨干表彰为表现突出个人

3)科学谋划十四五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启动十三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成效评估,成立十四五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规划工作方案,基本完成收资工作,正在梳理和筛选重大项目。

4)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和监测能力。一是开展了环境执法大练兵、重点行业环境保护、打好蓝天保卫战等八个专项行动,全州查处环境违法案件23起,收缴罚没款1,197,000元。认真受理“12369”环保举报投诉,全力解决群众环保诉求,整治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化解社会风险。截止12月,2020年全州共受理群众反映的环境污染信访投诉件415件,已处理385件,正在处理30件。建立了调解机制,成立了西双版纳州环境污染纠纷行政调解领导小组和西双版纳州环境污染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制定了相关工作制度及流程图。二是做好在线监测平台,完成全州10家重点污染源企业在线监测数据直传国发平台,完成勐海县、勐腊县环境监测站计量资质认证工作和疫情期间的应急监测及数据提供。积极申报东南亚生物质燃烧对西双版纳空气影响研究项目。加强基层土壤监测能力建设,加大企业排污监测管理。

5)不断推进生态文明体制建设。一是制定生态文明体制改革2020年度工作台账和工作要点,加强纵向横向沟通协调,及时督促责任单位按时推进改革任务落地见效,破解改革难题。全力推进改革事项2020年,涉及地州改革事项共有29项,目前,已完成改革事项11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完成4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办理工作。二是完成5个省级绿色单位和3个州级绿色单位申报材料审查,公示命名2所州级绿色学校。申报推荐全国资源节约型绿色校园2所、全国绿色校园推选先进人物2人。三是持续开展绿盾2020”自然保护地监督专项行动,完成22个新增人类活动变化遥感监测点位核查,对2017—201961个人类活动变化遥感监测未销号点位及2座立即退出类水电站开展整改调度,启用云南省自然保护地监管平台,配合完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第二轮)重点问题整改核实情况调研等。四是抓好流沙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机制建设,投资6,270,000元开展曼贺河水环境综合整治,推动建立流沙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五是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有序推进建立和实施遗传资源及其相关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分享国家框架项目西双版纳试点,完成《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遗传资源及其相关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分享管理办法(草案)》及《起草说明》,并向州人民政府报审。

6)切实提升制度落实与执行能力。一是继续推进双随机一公开。以移动执法系统(移动执法库企业)和随机抽查方式(动态重点监管对象及建设项目)为主,以例行检查和日常巡查为补充,建立日常监管动态信息库。全州入库企业220家,入库人员29人。截止1230日,随机抽查监管排污单位219次,其它监管883次。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告知承诺制,印发了《西双版纳州深化环评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截止1230日,州生态环境局共完成157个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行政许可审批,对56个建设项目的企业竣工环境保护自行验收进行了备案登记,对25个建设项目进行了审批告知承诺制,对10个建设项目进行了环境影响现状评价报告备案。三县市分局审批环境影响报告表16个,对422个建设项目进行了登记表备案。全面完成省下达我州排污许可证核发目标任务,核发排污许可证企业245家,限期整改53家,登记管理964家。全年共审批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38个,完成26座小水电清理整改环评办理工作。

4.营造氛围,持续加大宣传教育

1)大力宣传疫情防控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先后印发了工作简报8期、走在抗疫火线上的环保勇士”——系列故事10期,其中被《中国环境报》转载4期,被省生态环境厅全篇转载。

2)开展系列宣传活动。举办了以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保护生物多样性 共建最美西双版纳为主题的学校绘画、征文等比赛,共征集到参赛作品1600余份,评选出获奖作品176份。向全社会发布《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2019年度环境质量状况公报》。向公众开放环境保护设施。通过门户网站、两微平台发布信息1357条。

5.从严治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1)及早研究及时部署。召开了“2020年全州生态环境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对2020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主要任务作出了分解,对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任务作出了安排,明确目标、细化责任。

2)加强理论学习和作风教育。制定了《中共西双版纳州生态环境局党组2020年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安排》《西双版纳州生态环境局2020年全局在职干部理论学习安排》,截至1230日,已组织8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与干部职工家属签订《西双版纳州生态环境局干部职工家庭助廉承诺书》,制定了《中共西双版纳州生态环境局党组五强五带傣乡模范机关创建工作方案》,召开了动员部署会和工作推进会,各项工作正在按时序进行中。

3增强廉政风险防控意识。健全预防腐败工作的长效机制,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廉政风险防控清单,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一同层层签订,在全州生态环境系统开展了两轮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听、谈、查

4)理顺监督责任。积极向州纪委州监委请示,明确县市生态环境分局纪检监察监督工作,县市生态环境分局由县市纪检监察监督审查室联系,纳入负责监督州生态环境局的纪检监察组监督范围。

5)开展各项专项整治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对全州生态环境系统45名科级以上干部(含职级公务员)建立了廉政档案。采集了全州生态环境系统共119名监督对象信息;组织5名处级干部如实填报了州管干部和其配偶、子女及其配偶持有三园”“三馆情况表;对69名领导干部开展违规借贷专项整治自查自纠工作;在全州生态环境系统开展吃空饷问题专项清理整治工作和一人多证专项清理整治工作。完成2019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工作。

二、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纳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2020年度部门决算编报的单位共10个。其中:行政单位4,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1,其他事业单位5。分别是:

1.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

2.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景洪分局

3.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勐海分局

4.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勐腊分局

5.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

6.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澜沧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中心

7.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生态环境科学研究所

8.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辐射环境监督站

9.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勐海分局生态环境监测站

10.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勐腊分局生态环境监测站

(二)部门人员和车辆的编制及实有情况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2020年末实有人员编制138人。其中:行政编制42人(含行政工勤编制2人),事业编制96人(含参公管理事业编制49人);在职在编实有行政人员40人(含行政工勤人员2人),事业人员76人(含参公管理事业人员31人),其他人员41人,主要是聘用执法协勤人员38人,编制外人员2人,公益岗1人。

离退休人员30人。其中:离休0人,退休30人。

实有车辆编制6辆,在编实有车辆9辆。

 

第二部分  2020年度部门决算表

(详见附件)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2020年度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无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也无使用政府性基金安排的支出,故《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无数据。

第三部分  2020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2020年度收入合计87,068,946.54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83,306,211.28元,占总收入的95.68%;上级补助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事业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经营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附属单位缴款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其他收入3,762,735.26元,占总收入的4.32%。与上年9,123,221.51元对比增加77,945,725.03元,增长854.37%,增加的主要原因:机构改革,根据西编办发〔20192号文件,县市生态环境机构划转我单位,机构及人员增加,因此本年整体经费比上年增长较多。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2020年度支出合计87,238,108.65元。其中:基本支出24,799,350.39元,占总支出的28.43%;项目支出62,438,758.26元,占总支出的71.57%;上缴上级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共0.00元,占总支出的0.00%。与上年11,788,232.66元对比增加75,449,875.99元,增长640.04%,增加的主要原因:机构改革,根据西编办发〔20192号文件,县市生态环境机构划转我单位,机构及人员增加,因此本年整体支出比上年增长较多。

(一)基本支出情况

2020年度用于保障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机关、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24,799,350.39元。与上年6,765,560.04元对比增加18,033,790.35元,增长266.55%,增加的主要原因:机构改革,根据西编办发20192号文件,县市生态环境机构划转我单位,机构及人员增加,基本支出比上年增加。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支出22,797,935.43元,占基本支出的91.93%。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公用经费2,001,414.96元,占基本支出的8.07%

(二)项目支出情况

2020年度用于保障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机构、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62,438,758.26元。与上年5,022,672.62元对比增加57,416,085.64元,增长1,143.14%,增加的主要原因:机构改革,根据西编办发〔20192号文件,县市生态环境机构划转我单位,机构增加,项目支出比上年增长较多。

具体项目开支及开展工作情况:

中央、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经费支出49,895,252.39元,其中:

1.西双版纳州香蕉种植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专项资金支出2,847,517.6元,对西双版纳州香蕉种植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项目开展示范工程建设,项目已完工,准备验收工作。

2.西双版纳州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项目支出13,335元,到勐腊县、勐海县、景洪市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

3.西双版纳州土壤污染现状评估与基础信息调查专项资金支出1,500,000元,开展西双版纳州土壤污染现状评估与基础信息调查工作。

4.西双版纳州新增重点行业企业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专项资金支出114,500元,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

5.西双版纳州县市区域土壤污染源调查及环境风险评估专项资金支出900,000元,完成西双版纳州县市区域土壤污染源调查及环境风险评估工作,正在安排项目成果验收。

6.西双版纳州土壤污染环境监察执法能力建设专项资金支出985,879.72元,开展了全州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日常运行、组织涉污染企业和各相关单位环境执法应急演练、搭建特种车辆监管服务平台、安装污染源监控项目数据专线、 州生态环境局与各县市分局各配置一套无人机、局办公大楼消防水池二楼加盖应急物资仓库、购置执法监管应急物资及个人防护用品及装备。

7.西双版纳州农用地、园地土壤修复技术应用示范专项资金支出347,386元,成立了西双版纳州农用地、园地土壤修复技术应用示范项目技术组,完成《西双版纳州农用地、园地土壤修复技术应用示范项目工作实施方案》编制,开展了西双版纳州农用地、园地土壤修复技术应用示范土壤环境质量检测及土壤肥力检测工作。

8.西双版纳州土壤风险防范意识能力建设专项资金支出542,080.5元,本项目紧紧围绕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全面完成了发布环境质量状况公报、举办生态文明专题培训班、订阅《中国环境报》、制作科普宣传资料等宣传任务。

9.西双版纳州县市土壤监测能力建设及运行维护专项资金支出2,234,365.37元,开展监测专用设备的购置,组织人员参加监测技术培训,购置了县市监测站实验室耗材,对实验室进行维修,开展日常监测工作。

10.西双版纳州水污染防治(一、二期)工程监理费支出241,800元,支付水污染防治项目一期、二期工程监理费,目前一期工程进度达到90%,二期工程进度达到85%

11.勐海县勐遮镇曼恩村委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资金支出2,111,893.2元,开展了勐遮镇曼恩村委会10个村民小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分2个标段实施,两个标段都已完成施工建设,已开展工程复核初审工作。

12.三县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立、治专项资金支出348,000元,已完成三个县市38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划定(调整)工作。今年一季度,三县市分别组织完成水源地保护区保护项目公开采购,目前按照进度达到90%

13.西双版纳州水污染防治(一期)(二期)专项资金支出23,465,335元,项目共计实施18个村民小组(居民点)的生活污水治理,目前施工建设部分已经完成,正在进行设备调试阶段。

14.西双版纳州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支出220,000元,2020年完成整体项目的合同签定工作,完成了《西双版纳州流沙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及其配套材料,完成流沙河流域县(县、市、区)补偿协议的编制,举办了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联席会议及培训工作。

15.2019年指标结转西双版纳州县市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立、治专项经费支出250,000元,完成《景洪市水源地保护区划定方案》编制,完成勐海县那达勐水库规范化建设,支出率100%

16.西双版纳州水污染防治(二期)专项资金支出8,813,360元,项目共计实施11个村民小组的生活污水治理,已建成8个小组设施,正在推进3个小组的工程,进度达到85%

17.西双版纳州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实施方案专项资金支出1,309,000元,2020年完成整体项目的招投标工作,并按项目合同条款支付第一笔资金;第三方公司正按项目合同条款要求开展全州地下水采样和监测工作。

18.全州矿山尾矿库污染防治以奖代补专项资金支出272,000元,对全州16家尾矿库企业涉及的18尾矿库完成污染防治方案、环境应急预案、风险评估报告进行奖补,对景洪市龙鑫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完成尾矿库示范工程进行了奖补。

19.西双版纳州生态环境大数据集成整合平台专项经费支出2,727,600元,完成西双版纳州生态环境大数据集成整合平台项目招投标工作,并按项目合同及监理合同条款支付第一笔资金。

20.西双版纳州2016年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项目专项资金支出598,000元,按照IPCC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和《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编制完成本州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农业活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废弃物处理五大领域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及六氟化硫等六种温室气体清单。

21.西双版纳州县域生态环境风险调查评估专项资金支出53,200元,到景洪市、勐海县和勐腊县开展生态环境风险调查及检查工作。

州本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支出10,619,137.24元,其中:

1.排污许可证技术审核专项资金支出25,196.5元,完成排污许可证技术审核约300家、购买排污许可证正本、副本及外壳,针对2020年集中大量行业如橡胶行业、精制茶叶行业、医疗废弃物行业等对企业进行培训、下沉县市分局帮助指导、宣传排污许可登记管理和申报等工作。

2.大气污染防治应急人工增雨专项资金支出399,950元,购买增雨火箭弹300枚,租用专业防爆运输车辆将弹药安全运送至各作业点。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密切监测气象雷达资料,分析研判人工增雨作业条件,科学指挥作业。共组织地面火箭人工增雨作业160点次,发射火箭弹453枚;地面烟炉增雨作业56点次,燃烧增雨烟条106根;驻停普洱的增雨飞机在版纳进行增雨作业8架次。人影作业效益评估结果显示,全州空地结合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共增加降水2.87亿方,相对增雨率25.5%。有效增雨降尘,降低大气污染物浓度,改善空气质量。

3.西双版纳州黑烟车抓拍系统项目专项经费支出1,111,800元,建设完成了1套黑烟车智能监控识别系统;完成西双版纳州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管系统升级;完成黑烟车抓拍系统与现有的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管信息系统进行集成;系统运行环境建设;于20201216号验收完工。

4.西双版纳州污染防治攻坚战专项资金支出225,325.2元,本项目紧紧围绕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完成了景洪市大气污染源解析;组织专家现场查堪24个乡镇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方案并审查;参加省上土壤业务培训、调度会议,及到基层开展现场调研、现场检查、现场指导;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进展情况专项会议等内容。

5.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协勤员专项经费支出347,128.94元,2020年发放州生态环境局10名协勤人员工资,开展执法培训、双随机检查,处理环保投诉417件,全年查处案件23起,罚款119.7万元。

6.中央、省级环保督察暨“回头看”专项资金支出122,178.58元,开展了中央及省级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和投诉转办问题整改、督察督办、验收等工作,开展省级大气污染专项督察。

7.生态环境监察执法及环境保护督察专项经费支出85,452.92元,2020年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837人次,检查企业493家。全年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23起,罚款119.7万元。

8.勐海县西定乡西满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经费支出38,000元,完成《勐海县西定乡西满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实施方案》编制,项目的实施科学有效的为勐海县西定乡西满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问题指明了方向。

9.景洪市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经费支出175,215元,完成《景洪市应急减排基础排放清单》及《景洪市工业源清单》统计工作,开展了污染防治环保宣传工作,购置了开展工作所需的办公设备。项目的实施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完成云南省政府下达的年度环境空气质量考核目标。

10.景洪市污染防治攻坚战专项经费支出192,191元,开展了对景洪市橡胶加工行业臭气治理检测及加大了对污染防治的督查、检查工作。项目的实施加强了对橡胶加工行业臭气排放的控制,防止臭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进一步改善全州空气质量和居民生活环境,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11.景洪市农业农村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支出300,000元,完成《景洪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的编制,项目的实施科学有效的为景洪市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问题指明了方向,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和打赢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举措。

12.景洪市乡镇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划立治专项资金支出310,000元,根据省、州关于乡镇级水源保护区划分要求,结合景洪市生态环境保护实际需求,积极组织开展景洪市乡镇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完成了《景洪市乡镇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

13.景洪市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环境质量巩固提升经费支出934,352.07元,为确实做好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清理整治,完成《景洪市乡镇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整治前期摸底调查工作》,发放生态环境保护协勤员工资及福利,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对县域生态考核工作顺利进行。

14.景洪市生态环境机构环境监测站能力建设专项资金支出159,077元,为尽快完善对景洪市水、气、声等污染物进行实时监测,给省、国家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需加大对生态环境监测站能力建设。该项目完成专用监测设备的购置及计量器具检校工作。

15.勐海县生态环境监测站能力建设专项资金支出199,870元,开展对勐海监测站资质的认定、监测仪器设备维修、购置专用监测设备。该项目的实施加大了对生态环境机构环境监测站能力建设,完善对勐海县水、气、声等污染物进行实时监测,给省、国家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16.勐海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立治”专项经费支出520,000元,该项目安装了隔离网约 7600 米,在10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安装了416个界桩,20块界标,10块道路警示牌,39块宣传牌。项目的实施加大了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建设。

17.勐海县污染防治攻坚战专项经费支出65,000元,该项目用于开展勐海县污染防治攻坚战宣传、监测、氧化塘建设的支出,目前污染防治监测、宣传及监测设施设备维修维护已完成,氧化塘建设尚未完成。

18.勐海“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创建经费支出499,000元,完成《勐海县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农村生活污水现状调查及治理方案》编制及技术咨询,完成勐海县10个水源地饮用水水质检测。

19.勐海县国家及县域生态环境监测评价与考核经费支出856,388.32元,开展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在线比对监测等环境监测工作,完成《勐海县城市区域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划分方案》编制、完成国控云南西双版纳打洛江大桥水质自动监测站采水系统及监控系统安装,填报相关数据、资料,编写自查报告,发放生态环境保护协勤员工资及福利等工作。按时上报国考及省考季度监测报告及年终自查报告资料,做好2020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及云南省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工作。

20.勐腊县生态环境机构环境监测站能力建设专项资金支出1,000,000元,该项目是上年度延续项目,监测站业务办公用房建设项目工程款(建设面积1740.66㎡,其中监测实验室1265.76㎡、业务办公室及辅助区474.9㎡,涉及监测实验室28间、业务办公室7间、综合电教室1间档案室1间)。项目的实施加大了对生态环境机构环境监测站能力建设。

21.勐腊县“划立治”项目专项经费支出1,836,942元,该项目编制了7个乡镇级水源地保护区划定方案,编制勐腊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项目实施方案,勘界定标、建设隔离网及标识牌、进行水源地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千吨万人、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进行监测。

22.勐腊县污染防治攻坚战专项经费支出148,014元,严格控制影响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的水泥、橡胶加工、木材加工、建材加工等污染企业,完成“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工作及排污许可管理名录规定的行业许可证核发,并开展集中整治,限期进行达标改造,减少污染。

23.勐腊县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环境质量考核经费支出886,505.71元,开展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比对监测等环境监测工作,完成县域生态考核工作技术咨询,填报相关数据、资料,编写自查报告,发放生态环境保护协勤员工资及福利,开展环境保护宣传费工作等工作。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对县域生态考核工作顺利进行。

24.勐腊县生态创建巩固提升经费支出181,550元,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态创建工作宣传,完成卫生公厕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

非财政拨款项目支出1,924,368.63元,其中:

1.省厅拨入全球环境基金建立和实施遗传资源及其他相关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分享的国家框架项目专项资金支出683,695.23元,本项目紧紧围绕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对20所学校、10个社区、5个机关进行ABS宣传,约5000余人参加了活动;委托西双版纳州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科研所完成了《珍稀濒危傣医药资源保护及野生石斛生存环境调查报告(送审稿)》;聘请裴盛基研究员全程指导北京植物医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展ABS协议谈判;组织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制作宣传视频;向全社会发布《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2019年度环境状况公报》等内容。

2.云南省辐射环境监督站拨入西双版纳州辐射自动监测站大气溶胶采样协助工作经费6,142.7元,完成打洛镇大气辐射自动监测站验收,下沉基层开展辐射环境执法情况检查及调研工作。

3.景洪市勐罕镇曼春满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项目专项资金支出213,000元,完成对景洪市勐罕镇曼春满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项目尾款的支付。加大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了农村居民生活环境,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4.景洪市2019年以奖代补奖补资金24,260元,开展了对办公设备的购置,购置了台式电脑1台,打印机2台,空调7台,项目的实施保障了生态环境工作的有序进行。

5.景洪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矢量数据工作经费支出80,000元,为固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清理整治成果,完成《景洪市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矢量数据》的编制,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建设。

6.勐腊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行业乱象整治专项资金支出5,238元,该项目针对 11 个重点行业领域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全力保障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的开展。

7.勐腊县政府拨入目标责任风险金5,000元,开展对散乱污企业检查、对新建项目调查及扶贫工作,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序进行。

8.勐腊县2019年省级环保(竞争立项)专项资金支出152,372.7元,开展对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对饮用水源及重点监控企业监督性监测运行工作进行期间核查、编制监测报告。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对环境监测工作有序进行。

9.勐腊县2019年省级环保(竞争立项)专项资金支出754,660元,该项目是建设水源地隔离防护设施项目工程,共建设隔离护栏5000米,一级保护区边界建设界桩11个,保护区道路警示宣传牌14块,饮用水水源标志15块,项目的实施加大了对水源地保护建设。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83,306,211.28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95.49%与上年11,495,914.55元对比增加71,810,296.73元,增长624.66%增加的主要原因:机构改革,根据西编办发〔20192号文件,县市生态环境机构划转我单位,机构及人员增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比上年增加。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我单位无此项支出;

2.外交(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我单位无此项支出;

     3.国防(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我单位无此项支出;

4.公共安全(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我单位无此项支出;

 5.教育(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我单位无此项支出;

6.科学技术(类)支出1,250,087.08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1.50%,主要用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生态环境科学研究所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基本支出;

 7.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我单位无此项支出;

8.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支出3,140,991.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3.77%。主要用于人员社会保障支出,其中:行政单位离退休公用经费15,000元、事业单位离退休公用经费1,200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支出1,497,521.60元、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支出1,627,269.40元;

9.卫生健康(类)支出1,540,828.09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1.85%。主要用于行政单位医疗612,400.63元、事业单位医疗385,526.16 、公务员医疗补助542,901.30元;

10.节能环保(类)支出76,135,706.11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91.39%。主要用于:1、环境保护管理事务14,606,460.20元,其中,2110101行政运行支出11,255,663.70元(工资福利支出9,606,574.83元、商品和服务支出1,541,138.87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43,800元、资本性支出64,150元);2110107生态环境保护行政许可25,196.50 元;2110108     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事务598,000元;2110199  其他环境保护管理事务支出2,727,600元;2、环境监测与监察1,199,870元;3、污染防治51,490,889.59 元,其中:2110301 大气1,879,156元;2110302水体39,416,330.20 元;2110399 其他污染防治支出10,195,403.39 元;4、自然生态保护3,758,996.10 元,其中:2110401生态保护3,357,796.10元;2110402农村环境保护348,000元;2110499其他自然生态保护支出53,200元;

11.城乡社区(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我单位无此项支出;

12.农林水(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我单位无此项支出;

13.交通运输(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我单位无此项支出;

14.资源勘探信息等(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我单位无此项支出;

15.商业服务业等(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我单位无此项支出;

16.金融(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我单位无此项支出;

17.援助其他地区(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我单位无此项支出;

18.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我单位无此项支出;

19.住房保障(类)支出1,238,599.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1.49%,主要用于住房公积金支出;

20.粮油物资储备(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我单位无此项支出;

2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我单位无此项支出;

22.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我单位无此项支出;

23.其他(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我单位无此项支出;

24.债务还本(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我单位无此项支出;

25.债务付息(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我单位无此项支出;

26.特别国债安排(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我单位无此项支出。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预算为750,000元,支出决算为242,455.06元,完成预算的32.33%。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为0.00元,完成预算的0.0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为218,542.06元,完成预算的52.03%;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23,913.00元,完成预算的9.57%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由于疫情原因,没有出国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要求,厉行节约、严格控制支出,实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加强公务用车管理,严禁超规格、超标准、扩大范围接待,从严控制人数及次数,从而减少了三公经费的支出。

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比201948,020.26增加194,434.80元,增长404.90%。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增加0.00元,增长0.0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增加178,561.80元,增长446.62%;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增加15,873.00元,增长197.43%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增加的主要原因:1、机构改革,根据西编办发〔20192号文件,县市生态环境机构划转我单位,增加公务车辆5辆,且车辆购置年限长,过于老化,修理费增加;2、机构改革,根据西编办发〔20192号文件,县市生态环境机构划转我单位,机构及人员增加,公务接待费随之增加。主要用于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到我州对生态环境督察、省生态环境厅到我州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整改督察、老挝南塔省自然资源与环保厅人员到我州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交流访问、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情况调研等工作发生的接待支出。

()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00元,占0.0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218,542.06元,占90.14%;公务接待费支出23,913.00元,占9.86%。具体情况如下:

1.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00元,共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0,累计0人次。我单位2020年度无因公出国(境)费支出。

2.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218,542.06元。其中:

公务用车购置支出0.00元,购置车辆0辆。我单位2020年度无公务用车购置支出。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支出218,542.06元,开支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的公务用车保有量为9辆。主要用于通信和应急;到公共交通无法保障的地区开展公务活动;中央、省、州领导到我州调研、督查、检查、考核等接待工作;到基层调研、扶贫等所需车辆,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

3.公务接待费23,913元。其中:

国内接待费支出23,913元(其中:外事接待费支出0.00元),共安排国内公务接待67批次(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469人(其中:外事接待人次0人)。主要用于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到我州对生态环境督察、省生态环境厅到我州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整改督察、老挝南塔省自然资源与环保厅人员到我州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交流访问、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情况调研等工作发生的接待支出。

国(境)外接待费0.00元,共安排国(境)外公务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0人。我单位未发生此项支出。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2020年机关运行经费支出2,000,371.48元,与上年720,419.11对比增加1,279,952.37元,增长177.67%,增加的主要原因:机构改革,根据西编办发〔20192号文件,县市生态环境机构划转我单位,机构及人员增加,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比上年增加。部门机关运行经费主要用于局机关及下属参公管理事业单位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公益一类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澜沧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中心、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生态环境科学研究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辐射环境监督站、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景洪分局、勐海分局、勐腊分局3个派出机构等部门所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经费支出其中商品和服务支出2,000,371.48元,包括办公费188,584.60元、电费72,411.55元、水费17,461.05元、邮电费110,325.02元、物业管理费252元、差旅费299,696.30元、维修(护)费50,814.31元、租赁费36,000元、会议费10,100元、培训费320元、公务接待费22,133元、专用材料费6,197元、劳务费5,300元、工会费220,170.24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174,273.48元、其他交通费687,166.93元、其他商品服务支出31,800元,办公设备购置67,366元。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截至20201231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资产总额94,288,753.01元,其中,流动资产356,676.72元,固定资产46,914,302.88元,对外投资及有价证0.00,在建工程45,011,852.57元,无形资产2,005,920.84元,其他资产0.00元(具体内容详见附表)。与上年相比,本年资产总额增加70,870,934.87元,增长302.64%。其中,流动资产增加300,410.05元,固定资产增加25,354,826.32元,对外投资增加0.00元、有价证券增加0.00元,在建工程增加45,011,852.57元,无形资产增加203,845.93元,其他资产增加0.00元。处置房屋建筑物0.00平方米,账面原值0.00元;处置车辆0辆,账面原值0.00元;报废报损资产0项,账面原值0.00元,实现资产处置收入0.00元;出租房屋0.00平方米,账面原值0.00元,实现资产使用收入0.00元。

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表

单位:元

项目

行次

资产总额

流动资产

固定资产

对外投资/有价证券

在建工程

无形资产

其他资产

小计

房屋构筑物

车辆

单价200万以上大型设备

其他固定资产

栏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合计

1

94288753.01

356676.72

46914302.88

14220811.08

2320120.77

0.00

30373371.03

0.00

45011852.57

2005920.84

0.00

填报说明:1.资产总额=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有价证券+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其他资产。
          2.固定资产=房屋构筑物+车辆+单价200万元以上大型设备+其他固定资产。
          3.填报金额为资产账面原值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20年度,部门政府采购支出总额205,716.00,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205,716.00;政府采购工程支出0.00;政府采购服务支出0.00;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205,716.00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100.00%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按照《西双版纳州州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要求,西双版纳州生态环境局开展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和项目支出绩效自评,部门整体支出自评结果为优,项目支出自评24个,自评金额1,061.93万元,其中:评价结果为优19个,良好4个,中1个,差0个。

部门绩效自评情况详见附表(附表10-附表12)。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2020年度部门决算报表中本年收入87,068,946.54元,2020年度财务报告收入合计87,038,500.96元,相差30,445.58元,不一致的原因:在做决算报表时将勐海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拨给公益岗人员补助往来款项误列其他收入30,445.58财务报告不作为其他收入,列入往来款项,致使相差30,445.58因此,存在资产年报、账簿数据、财务报表和决算报表本年收入数据不一致。

六、相关口径说明

(一)基本支出中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公用经费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资本性支出等人员经费以外的支出。

(二)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公用经费支出。

(三)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指公务用车购置支出(含车购置税、牌照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指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用车指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包括省部级干部专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

(四)三公经费决算数:指各部门(含下属单位)当年通过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数(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我单位决算公开情况中不涉及专用名词,故无此项内容。

 

 

监督索引号53280005046801111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2020年度部门决算公开表.xls

西双版纳州生态环境局2019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通报.r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