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环境状况公报

作者 :佚名 来源 :西双版纳州环境保护局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7-12-06

 

 

 

 

2016年环境状况公报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环境保护局

0一七年六月五日

 

 

 

  

第一部分   

综述 ................................ 01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

地表水环境质量 ...................... 03

城市水环境质量 ...................... 05

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 06

城市声环境质量 ...................... 07

生态环境质量 ........................ 08

第三部分  环境管理

生态创建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 11

污染防治与总量控制 ..................13

环境宣传教育 ....................... 15

建设项目管理........................ 16

辐射安全管理与监督 ................. 17

环境监察.............................18

环境监测与科研 ..................... 19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全州环境保护工作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环保厅的正确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省委九届十二次全会、州委第八次党代会、七届十一次全会和州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生态立州”发展战略,强力推进生态州建设,加大污染防治力度,认真履行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全面完成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

    2016年西双版纳州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全州地表水水质状况优良,三县(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优良;全州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满足功能区划要求;城市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生态创建成效显著,西双版纳州率先在全省通过省级生态文明州考核验收和国家生态州技术评估,三县市率先在全省通过国家生态县市考核验收,景洪市率先在全省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通过省级技术预评估。景洪市勐罕镇人民政府和勐海县环保局周坤同志分别荣获首届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污染减排成效明显,圆满完成了2016年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任务,天然橡胶加工企业基本完成了废水污染治理,机动车排放检验工作全面开展。

      跨境环境保护合作不断拓宽,继续推进了亚行大湄公河次区域核心环境项目二期西双版纳示范项目,协助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在景洪举办了“海上丝绸之路绿色使者计划•中国—老挝环境管理研讨班”。完成了西双版纳州中国—老挝跨境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政策研究与评估项目。

      环境执法不断强化,建立了“网格化”和“双随机、一公开”的环境监管模式,调处污染投诉纠纷,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环境问题,顺利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工作。西双版纳“环保管理信息化一张图”(西双版纳州污染防治监控工程三期)项目通过省环保厅验收。

 

地表水环境质量

主要河流水质

澜沧江、普文河、补远江、流沙河、南阿河、南腊河、南览河、南果河8条主要河流的12个监测断面中,水质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的有10个监测断面,占83%;水质符合Ⅲ类标准的有2个监测断面,占17%,全部符合水功能Ⅲ类标准要求,水质优良。与2015年相比,Ⅱ类水质由2015年的6个增加为10个,Ⅲ类水质由2015年的6个减少为2个。其中关累码头、民族风情园大桥、小勐仑大桥、勐捧岔河和打洛江大桥5个国家考核断面以及州水文站、普文水文站、东风三分场大桥和勐海水文站4个省级考核断面均达到国家、省级考核要求。


■澜沧江

澜沧江水质为优,其州水文站、勐罕码头、关累码头3个监测断面水质为Ⅱ类,优于地表水水功能区划要求。与2015年相比,澜沧江州水文站断面水质由良变优,勐罕码头和关累码头断面水质稳定。

■普文河

普文河水质为优,普文水文站断面水质为Ⅱ类,优于地表水水功能区划要求。与2015相比,水质由良变优。

■补远江

补远江水质为优,小勐仑大桥断面水质为Ⅱ类,优于地表水水功能区划要求。与2015年相比,水质稳定。

■流沙河

流沙河水质为良好,其勐海水文站断面、民族风情园大桥断面水质均为Ⅲ类,达到地表水水功能区划要求。与2015年相比,水质稳定。

■南阿河

南阿河水质为优,东风三分场大桥断面水质为Ⅱ类,优于地表水水功能区划要求。与2015年相比,水质稳定。

■南腊河

南腊河水质为优,其勐腊水文站、勐捧岔河2个监测断面水质均为Ⅱ类,优于地表水水功能区划要求。与2015年相比,勐腊水文站断面水质由良变优,勐捧水文站断面水质稳定。

■南览河(打洛江)

南览河水质为优,打洛江大桥断面水质为Ⅱ类,优于地表水水功能区划要求。与2015年相比,水质稳定。

■南果河

南果河水质为优,勐阿水文站监测断面水质为Ⅱ类,优于地表水水功能区划要求。与2015年相比,水质由良变优。

 

城市水环境质量

■城市饮用水水源

景洪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澜沧江)12期监测中7期达到Ⅱ类标准,5期达到Ⅲ类标准,水质优良;勐海县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那达勐水库)5期监测中3期达到Ⅱ类标准,2期达到Ⅲ类标准,水质优良;勐腊县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南细河)5期监测中全部达到Ⅱ类标准,水质优。

■城市景观水体

孔雀湖、白象湖水质达到景观用水要求。

孔雀湖12期监测中1期达到Ⅱ类标准,7期水质达到Ⅲ类标准,3期达到Ⅳ类标准,1期达到Ⅴ类标准,满足景观用水Ⅴ类标准限值要求。

白象湖12期监测中9期达到Ⅲ类标准,2期达到Ⅳ类标准,1期达到Ⅴ类标准,白象湖水质满足景观用水要求的Ⅴ类标准限值,与2015年相比,Ⅲ类水质期数由原来的1期增加到9期,水质有所改善。

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

景洪市

2016年,景洪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为优的天数有212天,占57.9%;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为良的天数有142天,占38.8%;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为轻微污染的天数有11天,占3%;主要污染因子为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可入肺颗粒(PM2.5);因停电无数据的有1天,占0.3%

2016年全年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为优良的天数有354天,全年优良率达96.7%。与2015年相比,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为优的天数增加了51天,轻微污染天数减少了10天。

勐海县

勐海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满足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质量为良好。

勐腊县

勐腊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满足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质量为良好。

■酸雨

景洪市城区全年监测降水样品70个,未监测到酸雨。

 

 

城市声环境质量

景洪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满足限值要求。

■交通声环境

景洪市城区道路交通噪声(昼间)等效声级范围在61.1-68.8dBA)之间,全市平均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为65.3dBA),未超过国家标准,交通噪声质量等级为“好”。

■功能区声环境

景洪市中心城区功能区噪声监测结果显示,1类区(纳昆康小区)等效声级范围在34.1-59.4dBA)之间,平均等效声级为42.8dBA);2类区(水上世界游乐场)等效声级范围在30.6-56.3dBA)之间,平均等效声级为43.1dBA);4类区(勐泐大道)等效声级范围在28.9-68.4dBA)之间,平均等效声级为46.6dBA);三个功能区的平均等效声级均能满足功能区声环境要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为“好”。

■区域声环境

景洪市区域环境噪声(昼间)等效声级范围在41.9-59.7dBA)之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0.5 dBA),区域环境噪声质量等级为“较好”。

■机场声环境

西双版纳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监测设置16个监测点,其中13个监测点达到GB9660—88《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二类区域标准,3个监测点未达到GB9660—88《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二类区域标准

 

 

生态环境质量

生物多样性保护

    继续组织实施《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西双版纳实施方案(20122030年)》。完成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勐海段关键地段生态恢复示范项目和西双版纳珍贵树种展示园项目建设。编制完成《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国—老挝跨境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政策研究与评估报告》和《西双版纳热带森林恢复技术指南》。

    启动亚洲象国家公园规划编制、亚洲象栖息地保护与恢复、亚洲象跨境联合保护体系建设、生物多样性持续监测等亚洲象保护项目。开展2016中国老挝澜沧江—湄公河渔政联合执法暨增殖放流活动,在澜沧江景洪港断面投放丝尾鱯等土著鱼12万尾,向南塔省赠送10万尾。

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

    完成《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森林资源保护条例》修订,完成全州新一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外业调查及第二次野生动植物资源普查。完成珍贵用材林种植16.39万亩,新增环境友好胶园10.13万亩,生态茶园10.27万亩。全州造林面积19.74万亩。全年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4047份,采伐木材790694.3立方米。2016年,全州森林覆盖率80.8%

水土资源保护与利用

    完成水利建设投资7.45亿元,新增或改善灌溉面积3万亩,征收水资源费996.27万元,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4.76平方公里。西双版纳州土地资源利用规划通过评审,征收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2558万元,交存率85.4%,基本农田划定保护面积169620.67公顷,新增耕地2.36万亩。

    气象与灾害

    全州三县市的年平均气温在18.923.4℃之间。各地年总日照时数在1843.02427.2小时之间。年降雨量在972.71486.5毫米之间。1月下旬高海拔地区出现罕见冻雨。

      全年辖区内共发生风雹、洪涝、冰冻等自然灾害20次,受灾人口13.76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人口818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96.64万亩,损坏房屋12906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6亿元。

 

生态创建与农村环境保护

■ 生态创建

    完成国家生态州验收工作,西双版纳州及三县市通过了环保部国家生态州(县市)技术评估,新增1个州级环境友好型企业、1个州级环境教育基地。

■ 农村环境保护

    继续开展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及村容村貌建设,2016年新增景哈乡戈牛、基诺乡巴卡老寨等10个沿边村寨、传统村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投入资金1350万元。新增美丽宜居乡村省级重点建设村28个,投入资金1260万元。

    全州农用化肥施用量为71018吨,比2015年减少430吨;农药使用量为2736吨,比2015年减少61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为689吨,与2015年持平;州级果蔬农残快检合格率97.61%

 

污染防治与总量控制

■ 污染防治

    ● 废水

    全州废水总排放量为4702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1807万吨,城镇生活废水排放量2892万吨,集中治理设施(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废水排放量3.16万吨。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27683吨,其中工业源14269吨,城镇生活源9768吨,集中治理设施(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3646吨。

      氨氮排放量为1717吨,其中工业源383吨,城镇生活源1318吨,集中治理设施(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 16.73吨。

   ● 废气

    全州工业废气总排放量为64亿立方米。

    二氧化硫排放量为3653吨,其中工业源3593吨,城镇生活源60吨。

     氮氧化物排放量为9615吨,其中工业源1576吨,城镇生活源15吨,机动车8024吨。

    ● 固体废弃物

    全州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820万吨,其中:处置量356万吨,综合利用量464万吨。

    全州医疗废物集中处置量约650吨。

    全州城镇生活垃圾清运量20万吨,无害化处置量为20万吨,无害化处置率为100 %

● 排污许可证

    对州内277家排污单位实行排污许可证管理,其中省级发证8家,州级发证75家,县市级发证194家。

    ● 机动车环境管理

    全面开展机动车排放检验工作,加快全州8家机动车检测站环检线建设,加快机动车排污监控平台与州环保局监控平台联网工作。继续推进黄标车老旧车淘汰制度,2016年全州机动车拆解报废车辆585辆。

      ● 清洁生产

      继续推进云南省第十批、第十一批公布的我州29家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重点企业,2家已启动,21家已通过验收,6家企业因停产等原因已报请省厅要求取消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

    2016年,我州GDP增长8.6%,完成了省级21个重点减排项目及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其中,完成管理减排6个,完成结构减排2个,完成工程减排13个,实现化学需氧量新增减排量930吨,氨氮新增减排量20吨。2016年,顺利地完成了省对州污染减排考核工作。

 

环境宣传教育

环境宣教不断拓展,开展形式多样的“六•五”世界环境日宣教活动、国家级生态州创建、景洪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系列活动。通过世界环境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共发放宣传单、宣传手册30000份、学生环保作业本2000本、环保袋1500个、环保围裙520条,悬挂宣传横幅15幅。加大学习培训,扩展公益活动宣教。开展“留住蓝天碧水、我们在行动”大型环保公益活动,举办重点企业环保知识培训讲座。开展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编制印发《西双版纳环保信息》19期,编制发放《基站电磁辐射宣传手册》700册。

    加强与媒体合作,在《中国环境报》、《西双版纳报》专版刊登宣传西双版纳州三县市国家级生态县市创建工作情况。开展“生态文明宣传走基层• 看环保”西双版纳专题宣传报道活动,召开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州”新闻发布会。

    推行环保信息公开制度,公开发布了《2015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环境状况公报》,发布了53周的景洪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公报,12期全州一市两县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及景洪市城区水体孔雀湖和白象湖、城市河流澜沧江和流沙河的水质月报,全面公开了51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许可,9家国控企业四个季度的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结果,发布了75个企业的州级排污许可证核发信息,在州环保局网站上主动公开发布信息111条。

 

建设项目管理

2016年,全州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515个,其中:报告书17个、报告表138个、登记表368个;审批建设项目总投资145.55亿元,其中环保投资8.39亿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5.76%。完成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124个,完成环保验收项目总投资104.99亿元,其中环保投资5.14亿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4.9%

 

辐射安全管理与监督

■ 辐射安全管理

    全州审批辐射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17个,总投资6.55亿元,其中环保投资829.5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1.27%。完成辐射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12个,完成环保验收项目总投资8.06亿元,其中环保投资769.56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0.96%。加强辐射安全许可证管理,加大对79家涉源单位监管力度,协助省辐射环境监督站完成了1枚闲置放射源收贮工作。

    ■ 辐射环境监督

    开展了西双版纳州放射源清查专项行动,对我州12家核技术利用单位进行了全面清查;完成了全州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企业基本情况的调查;完成了西双版纳州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点位的信息确认工作;完成了辐射设备的采购工作。完成了2家糖厂放射源移动报警监控的验收工作;完成3家辐射源使用单位的辐射监测工作。

 

环境监察

■ 环境专项检查

    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专项整治等10项专项行动,共出动环境执法人员1332人次,排查排污企业343户,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6件,共处罚金127.17万元,比上年同期的82万元上升了55.08%;实施限产停产案件1件。

    ■ 污染源监察

    污染源现场监察1679次,其中污染防治设施现场检查522次,检查污染防治设施356(台套),建设项目现场监督检查249次,限期治理项目现场检查100次,排污许可证现场检查266次,其它监察542次。

    ■ 排污收费

    共征收、上缴排污费234.91万元,其中上缴中央国库23.93万元,省级国库47.73万元,州、县(市)级国库163.25万元。

    ■ 环境信访

    全州共受理污染投诉464件,同比上升20.52%,已办理结案464件,结案率100%,没有发生因环境问题造成的群体性上访。

 

环境监测与科研

  ■ 能力建设

     2016年勐腊县和勐海县环境监测站共配备了14名在编环境监测人员。

     勐海县建成2个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勐腊县建成1个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3个自动站于2016年试运行。景洪市环境监测站完成了国家大气环境自动监测站的社会化运维交接工作。

     州环境监测站通过了省级持证上岗考核,取得了112个考核合格证。

    ■ 环境监测

      根据《西双版纳州2016年环境监测方案》,州环境监测站和景洪市环境监测站开

展完成了环境质量例行监测、污染源监督监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污染投诉应急监测等监测工作。

    • 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完成西双版纳州辖区内环境空气、地表水、饮用水源、城市水体、降水、声环境等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共获有效监测数据27027个(其中,国家澜沧江橄榄坝水质自动监测站自动监测数据15270个)。

    • 污染源监督监测。完成了西双版纳州辖区内制胶、制糖、城市污水处理厂、医院、矿山、建材等污染源的水、气、声监测,共获有效监测数据8231个。

    • 竣工验收监测。完成27个项目污染源的竣工验收监测工作,共获有效监测数据1348个。

    • 应急监测和污染纠纷监测。应急监测和污染纠纷监测。开展完成3次应急监测,1个污染事故监测,共获有效监测数据401个。

    ■ 环境科研

      完成了94个建设项目的技术评估工作,为环境管理部门项目审批提供了技术支撑。

      《贺开村万亩古树茶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项目荣获西双版纳州2016年度科技成果二等奖;完成了《勐腊县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规划》、《澜沧江西双版纳段水环境及水质研究报告》。

 

 

发布单位: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环境保护局

编制单位: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环境科学学会

    定:汤忠明      

    核:李志伟      

    写:杨              宋鹏奇 

                        杨云霞     

                 孙超钰     李燕飞 

          何刚俊     王仕超

    片:张  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