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环境状况公报

来源 :西双版纳州环境保护局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5-06-11

2014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主题

提高你的呼声  而不是海平面

Raise your voice not the sea level

2015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主题

促进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Promote sustainable lifestyles

2015年中国主题

践行绿色生活

目录CONTENTS

综述 .................................. 01

地表水环境质量 ....................... 03

城市水环境质量 ....................... 05

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 06

城市声环境质量 ....................... 07

生态环境质量 .......................... 08

生态创建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 11

污染防治与总量控制 ...................13

环境宣传教育 .......................... 15

环评与辐射............................ 17

环境监察 .............................. 18

环境监测与科研 ....................... 19

 

 

2014年,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环保厅的有力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

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七彩云南·西双版纳”保护行动和“生态立州”发展战略,强力推进生态州建设,加大污染减排力度,认真履行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实现了预期的目标。

       2014年西双版纳州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全州地表水水质趋好,三县(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符合国家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要求;全州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满足功能区划要求;景洪市城市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2014年,生态文明建设蓬勃发展,三县市被省政府命名为第一批云南省生态文明县市,23个乡镇被环保部命名为国家生态乡镇,命名比率名列全省首位,为我州率先在全省建成国家级生态州奠定了基础;新增命名2个省级绿色社区、2户州级环境友好企业、8所绿色学校。污染减排成效明显,基本完成了天然橡胶加工企业的污染治理,通过了年度减排任务省级考核。环保审批更加透明,积极推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许可全过程在门户网站进行了公示,扩大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环境宣教再度创新,有效探索了环境法制宣教和环保公众参与的新模式。环境执法力度不断加大,持续开展了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等6个专项行动,办理污染投诉纠纷377件,着力解决了一批反映突出的问题,努力构建生态环境安全屏障。建设了西双版纳州污染防治监控平台,为建设西双版纳州环境指挥监控中心及西双版纳州环保管理一张图打下了基础。积极探索跨境环境保护新机制。

 

地表水环境质量

全州地表水水质趋好,三县(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符合国家集中式饮用水源要求。

    主要河流水质

    澜沧江、普文河、补远江、流沙河、

南阿河、南腊河、南览河、南果河等8

主要河流的12个监测断面中,水质符

合Ⅱ类标准的有9个监测断面,占75%

水质符合Ⅲ类标准的有3个监测断面,

25%,全部符合水功能要求,水质优

良。与2013年相比,Ⅱ类水质由2013

4个增加为9个,Ⅲ类水质由2013年的

8个降至为3个。

 

按《云南省地表水环境功能

区划(2010~2020)》的规定评

价,201412个断面全部达到水功能要求,与上年相比,水质趋好。

 

 

 

 

 

 

 

澜沧江

     澜沧江水质为优,州水文站、勐罕码头、关累码头3个监测断面水质为Ⅱ类,均优于水功能要求。与2013年相比,水质稳定。

    普文河

    普文河水质优,普文水文站监测断面水质为Ⅱ类,优于水功能要求。与2013相比,水质改善。

    补远江

    补远江水质为优,小勐仑大桥监测断面水质为Ⅱ类,优于水功能要求。与2013相比,水质稳定。

    流沙河

    流沙河水质良好,勐海水文站断面、民族风情园断面水质均为Ⅲ类,达到水功能要求。与2013年相比,水质稳定。

    南阿河

    南阿河水质良好,东风三分场大桥监测断面水质为Ⅲ类,达到水功能要求。与2013年相比,水质稳定。

    南腊河

    南腊河水质优,勐腊水文站、勐捧岔河2个监测断面水质均为Ⅱ类,优于水功能要求。与2013年相比,水质改善。

    南览河(打洛江)

    南览河水质优,打洛江大桥监测断面水质为Ⅱ类,优于水功能要求。与2013年相比,水质改善。

     南果河

    南果河水质优,勐阿水文站监测断面水质为Ⅱ类,优于水功能要求。与2013年相比,水质改善。

城市水环境质量

城市饮用水水源

    景洪市城区饮用水源(澜沧江)12期监测结果全年平均达到Ⅱ类水质标准,水质为优;勐海县城区饮用水源(那达勐水库)12期监测结果全年平均达到Ⅱ类水质标准,水质为优;勐腊县城区饮用水源(南细河)12期监测结果全年平均达到Ⅱ类标准,水质为优。三县(市)饮用水源水质均符合国家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标准要求。

   城市景观水体

   全年12个月对景洪城区内的景观水体(孔雀湖、白象湖)进行监测,孔雀湖水质满足景观用水要求,与2013年相比,水质改善。

   白象湖水质满足景观用水要求,与2013年相比,水质基本保持稳定。

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全州环境空气质量满足功能区划要求。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

   景洪市环境空气质量

   景洪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为优的天数有151天,占41%,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为良的天数有183天,占50%,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为轻微污染的天数有31天,占9%。主要污染因子为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

   2013年相比,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为优的天数减少了28天。

   勐海县环境空气质量

   勐海县城区大气环境质量满足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质量为良好。

   勐腊县环境空气质量

   勐腊县城区大气环境质量满足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质量为良好。

   磨憨经济开发区环境空气质量

   磨憨经济开发区大气环境质量满足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质量为良好。

   酸雨

   景洪市城区全年监测降水样品48个,未出现酸雨样品。

 

城市声环境质量

 

2014年景洪市城市环境质量与上年相比,交通声环境质量、区域声环境和功能区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交通声环境

     景洪市城区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范围在62.3-71.7dBA)之间,全市平均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为67.4dBA),达到4A类功能区标准,交通噪声质量为“好”。

    功能区声环境

    景洪市中心城区功能区噪声监测结果显示,124类区等效声级均能满足功能区声环境要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为“好”。

    区域声环境

    景洪市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范围在32.2-65.2dBA)之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1.4dBA),区域声环境质量为“较好”。

 

生态环境质量

自然保护区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期工程建设项目基本完成,布龙州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投入使用。认真实施“4185”保护区工程,进一步推进州、县、小区三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体系建设,新增易武州级自然保护区50万亩。全州自然保护区面积达383423.7公顷,占全州国土面积20.05%,全州受保护区面积累计达526053公顷,占全州国土面积27.51%。国家公园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抓好各生态旅游景区的规划、建设、管理和景区提升改造工作。大力抓好中老跨境联合保护区域建设,积极开展边境联合保护区域巡护和宣传工作。

      生物多样性保护

       颁布实施《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西双版纳实施方案》,全面启动极小种群保护工程。2014年在澜沧江干流及罗梭江、南木窝河等支流开展了7次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投放鱼苗共计137.34万尾。启动实施亚行大湄公河次区域核心环境项目二期西双版纳示范项目,积极开展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关键地段生态恢复示范项目,开展了勐混镇贺开村委会古茶树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规划编制、技能培训和古茶山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勐翁村委会曼兴村茶园复合生态系统示范建设、苗圃建设、中老跨边境亚洲象种群调查等活动。与老挝、缅甸开展了跨境动物免疫及动物疫病防控合作项目。在全州开展全国第二次湿地普查工作。

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保护

    2014年共完成森林资源管护1700万亩,人工造林1.3万亩,封山育林4万亩,低效林改造24.4万亩。全州共种植珍贵用材林25万亩,比2013年增加13万亩。珍贵树种557.07万株,比2013年增加167.9万株,珍贵用材林基地建设加快推进。

    完善州、县、乡、村、站五级天然林资源监测体系。森林病虫害预测及时率、准确率均达90%以上。建设生态补偿机制,将全州所有集体天然林和农地天然林纳入公益林管理并实施生态补偿,建立国家、省、州、县(市)四级公益林。继续实施好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业务,2014年共投入保费1690万元,比2013年增加920万元;已赔付680余万元。2014年全年共受理各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案件1885起,比2013年增加646起,查处1862起,比2013起增加598起。其中立刑事案件259起,破254起;受理行政案件1626起,查处1608起。

    完成2014年巩固退耕还林种植业2.2万亩,补植补造210亩,太阳能2490口,微小水电50台,技术培训911人。2014全州完成生态茶园18.22万亩,环境友好型胶园13.4万亩,均超额完成年度各10万亩的任务。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地质环境和矿山生态监管,严格落实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制度,开展绿色矿山创建工作,抓好矿山“复绿行动”,加大对废弃矿山和矿山采空区复绿、植绿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力度,严格控制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土流失防治

    全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3.47平方公里,完成中小河流治理4条。

    气象与灾害

    全州三县市的年平均气温略高到偏高,在20.023.5℃之间,较常年偏高0.21.1℃。全州日照偏多,各地年总日照时数在2121.92390.3小时之间。全州各地年总降雨量略少,在848.61291.0毫米之间。

    全年辖区内共发生地震、风雹、洪涝等自然灾害14次,受灾人口2.06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人口30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5.51万亩(其中:绝收面积1875亩),倒塌房屋1间,损坏房屋1256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451.25万元。

 

 

 

 

生态创建与农村环境保护

生态创建

    2014年勐养镇等23个乡镇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乡镇”,嘎洒等5个乡镇申报“国家级生态乡镇”待命名。景洪、勐海、勐腊三县(市)被省政府命名为首批“云南省生态文明县市”。至此,全州有云南省生态文明县市 3个,云南省生态文明乡镇31个(原云南省生态乡镇),国家级生态乡镇26个,三项创建比率分别达100%100%84%,都位居全省首位。

 

农村环境保护

    完成了勐海镇勐翁村、勐混镇曼扫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项目,争取到中央、省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1110万元。

    全州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数)为63341吨,比2013年减少1237吨,下降1.9%;农药使用量为3577吨,比2013年减少855吨,下降19.3%;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为541吨,比2013年增加43吨,上升8.6%

    开展外来入侵生物薇甘菊监测。全州有机茶园面积2.74万亩,绿色食品茶3.22万亩,无公害茶园51.53万亩。绿色食品新申报企业3家,19个产品,认证规模9431亩(种植业)、1万头(养殖业),产量746吨;绿色食品续展认证企业1家,1个产品,认证规模9800亩,产量3000吨;无公害农产品复查换证企业3家,6个产品,认证规模6730亩(种植业)、0.9万头(养殖业),产量4625吨。

污染防治与总量控制

污染防治

    废水、废气及固体废弃物排放情况

    废水

    全州废水总排放量为3967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 1321.01万吨,城镇生活废水排放量2642.79万吨,集中治理设施废水排放量 3.65万吨。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31583吨,其中工业源17463吨,农业源1601吨,城镇生活源9495吨,集中治理设施3024吨。氨氮排放量为2250吨,其中工业源484吨,农业源457吨,城镇生活源1294吨,集中治理设施15吨。

    废气

    全州工业废气总排放量为66亿立方米。

    二氧化硫排放量为3662吨,其中工业源3417吨,城镇生活源245吨。氮氧化物排放量为9433吨,其中工业源1445吨,城镇生活源11吨,机动车7977吨。

    固体废弃物

    全州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829.53万吨,其中:处置量386.94万吨,综合利用量441.62万吨,倾倒丢弃量1万吨,危险废物贮存量0.7万吨。

    全州医疗废物集中处置量约431吨。

    全州城镇生活垃圾清运量16.85万吨,无害化处置量为16.85万吨,无害化处置率为100 %

    排污许可证

    对州内458家排污单位实行排污许可证管理,其中省级发证8家,州级发证76家,县市级发证374家。

机动车环境管理

    我州于20131231日启动我州新注册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核发工作,2014年又增加了6个机动车销售4S店的核发点。开展了对机动车尾气检测线上岗人员的培训工作。

    2014年,西双版纳州共淘汰黄标车及老旧机动车19101辆,超额完成了年度任务。

    清洁生产

    2014年云南省公布的清洁生产重点企业名单中,我州自愿性清洁生产企业1家,强制性清洁生产企业26家。

    其它

    2014年全州淘汰燃煤小锅炉72台,完成了省下达的任务。

 

     污染减排

    2014年,我州GDP增长12.2%,完成了省级33个重点减排项目及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天然橡胶加工废水污染治理工作已基本完成,建成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2座,实现化学需氧量新增减排量3072吨,氨氮新增减排量162吨。其中:工业源新增减排量化学需氧量3061.80吨,氨氮新增减排量158.83吨;农业源新增减排量化学需氧量10.66 吨,氨氮新增减排量3.5吨。

 

 

 

 

环境宣传教育

绿色创建

    2014年,命名2个省级绿色社区、2户州级环境友好企业、8所绿色学校(省级3所、州级5所)。至此,全州共有绿色社区(小区)17个,绿色学校83个,州级环境友好企业29户,环境教育基地5个。

环境宣传教育

    开展“六·五”环境日宣传教育系列活动。向社会公布了《2013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环境状况公报》。       

    举办了“提升地方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实施能力培训会和社区环境圆桌对话培训会”,开展了新《环境保护法》的学习培训。

    与中华环保联合会等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共同开展“为了明天,环保知识进校园”、“共建美丽家园,环保志愿者在行动”、“保护西双版纳最高峰—滑竹梁子”等环境保护系列公益活动。

    开展环境保护信息公开工作

积极探索公众参与环境保

护工作机制,拓宽信息公布渠

道,2014年共发布环境质量信

28条,环境管理信息283条。

 

 

 

 

 

 

 

 

 

环评与辐射

建设项目管理

    2014年,全州审批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677个(含辐

射类4个),按环境影响评价类

别分为:报告书15个、报告表

116个、登记表546个;审批建设

项目总投资170.17亿元,其中环

保投资6.08亿元,环保投资占总

投资的3.57%。完成建设项目竣

工环境保护验收37个(含辐射类1个),完成环保验收项目总投资19.17亿元,其中环保

投资0.94亿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4.90%

      辐射安全许可证

      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28家,其中:延期26家、新发证2家。

 

环境监察

专项行动

    2014年,环保专项行动期间,共对全州

辖区617家企业和建设项目进行了检查,累

计出动执法人员2831人次,检查污染治理设

443台(套),下达限期整改通知61份,执

行罚款112.05万元(其中行政处罚16

元,超标处罚96.05万元);

    污染源日常监察

    2014年,污染源日常现场监察1824次,

其中污染防治设施现场检查1012次,检查污

染防治设施443(台套),建设项目现场监督检查44次,限期治理项目现场检查3次,许可证现场检查10次,排污申报单位现场检查384次,其它监察371次。

    环境污染事故

    2014年,西双版纳州内无重、特大污染事故及一般污染事故发生。

 

 

 

环境信访

                                              2014年,全州共受理污染投诉377件,

                                          已经办理结案375件,结案率99.4%,没有

                                          发生因环境问题造成的群体性上访。

                                               排污收费

                                              2014年,共征收排污费408.29万元,

                                          上缴国库408.29万元,其中上缴中央国库

                                          39.65万元,省级国库79.31万元,州、县

                                          (市)级国库289.33万元。

 

 

环境监测与科研

环境监测

   州环境监测站和景洪市环境监测站全年开展完成各项监测工作,共获有效监测数据                         37670个。

    环境质量监测    完成西双版纳州辖区内

环境空气、地表水、饮用水源、城市水体、降

水、声环境等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共获有效

监测数据18081个。

    污染源监督监测    170家制胶、制糖、

城市污水处理厂、医院、矿山、建材等污染源

的水、气、声监测。共获有效监测数据16132

个。

      州环境监测站通过了省级计量认证复审,本次通过资质认定项目96项,实现扩项23

项。 中俄环保合作分委会跨界水体水质监测与保护工作会议在西双版纳召开,中俄环保

专家参观了由州环境监测站管理运行的澜沧江橄榄坝水质自动监测站,该站的建设和运

行工作得到各位专家一致好评。

     环境科研

       完成了98个建设项目的技术评估工作,

为环境管理部门项目审批提供了技术支撑;

完成了西双版纳州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

境状况评估;对《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

州景洪城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报告

2007年本)》进行修编;完成勐腊县2014

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

核自查报告;《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

与行动计划西双版纳实施方案(2014-2030

年)》获西双版纳州2014年度科技进步二等

奖。

 

 

 

 

鸣谢单位

 

西双版纳州农业局

西双版纳州林业局

西双版纳州水利局

西双版纳州民政局

西双版纳州气象局

西双版纳州统计局

西双版纳州国土资源局

西双版纳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西双版纳州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西双版纳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环境保护局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环境科学学会

                                             20156

 

 

 

 

 

 

 

 

发布单位: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环境保护局

编制单位: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环境科学学会

      定:张云洪        

      核:杨          

      写:杨                 宋鹏奇

            曾建平               罗莉蓉

            杨云霞               孙超钰

            李燕飞

      片:张  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