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海绿色发展之路结硕果

来源 :勐海发布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3-08-22


 

近年来,勐海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走出了一条边境线上稳边固边、兴边富边的生态之路。

 

绿叶子变身金叶子



勐海县地处云南西南部,西部和南部与缅甸接壤,国土面积5368.09平方公里,有人口35.57万人,森林覆盖率达68.1%,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州级自然保护区1个、县级自然保护区1个,有植物3556种、动物361种,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级生态县、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勐海县有丰富的茶叶资源,有5.6万亩古茶园,占全州65%的古茶可采资源。

勐海县探索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聚力打造“中国普洱茶第一县”,通过文化“传茶”、守法“保茶”、认养“护茶”、责任“守茶”、科研“强茶”、产业“兴茶”,以六大路径发展茶产业;规划引领,制定实施《勐海县茶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18—2030年)》《勐海县茶产业发展行动实施方案》等,促进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制定《普洱茶产业联盟标准》,增强茶农的质量安全意识;实施《勐海县普洱茶失信企业黑名单管理办法》,在云南省率先实现茶产业全程品控溯源。依托国家级、省级科研机构和研究平台,加强技术研发与转化。先后完成了600多个科研项目,建成了全国面积最大、保存茶树资源数量最多的国家种质大叶茶树资源圃,研制开发“沁香”“佛香茶”“滇红金针”“紫娟”等100多种国家级、省部级名优普洱茶、绿茶、红茶产品。获国家级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保存珍稀茶树资源2500余份。2021年,全县茶产业综合产值达150.2亿元,排名全省第一,实现茶产业税收6.16亿元,占全省茶叶税收的70%。勐海县获评全国“十三五”茶业发展示范县,连续7年入选“中国茶业百强县”,连续两年入选全省“一县一业”示范县。

 

生态资源变产业



近年来,通过弘扬民族生态文化、落实生态文明创建、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建设美丽乡村等方式,勐海县探索出了多种创新发展模式。

勐遮镇曼拉村民小组过去一直守着金山“缺饭吃”,坐拥良田“不懂商”。现在通过村寨管理一起议、治理一起抓、环境一起管、文明一起创、建设一起干的“五个一”共建共享模式,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0年的不足5000元增加到2021年的2万元以上,家家户户过上了富足的日子。2022年实施彩色稻田画项目以来,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村集体收入增加28万元,农户均增收3000元,走出了一条新时代农村小康路、生态路、幸福路。

位于中缅边境上的打洛镇勐景来村民小组,自2015年底与西双版纳勐景来景区有限公司签订合作经营补充协议以来,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将村寨变景区、农舍变民宿、农民变导游的“三变+N”创新发展模式、“村寨+企业+农户”的村企合作模式,让村民参与企业日常管理,除每年获得公司的土地租赁、门票分红外,民宿、餐饮等经营也极大拓宽了村民的收入来源,全小组113569余名村民,人均纯收入由2016年前的4000元突破至1.6万元,实现了组织强、边民富、企业兴、边防固、边关美的目标。

 

推进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勐海县历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2014年入选第一批云南省生态文明县,2015年创建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2016年作为云南省首批国家级生态县创建顺利通过环保部考核验收。2018年入选云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2019年获评云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2021年度荣获茶叶百强县和“三茶统筹”先进县称号。2022年获得云南省美丽县城命名,入选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在迈向新征程的道路上,勐海县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高水平的生态环境保护成效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奋力推进“普洱茶现代产业示范县”“康养旅居示范县”“乡村振兴示范县”建设,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变成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