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西双版纳州生态环境局窗口>>环境保护>>生态创建>>
攻坚克难,努力探索具有勐腊特色的生态建设之路--勐腊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工作情况
来源 :西双版纳州生态环境局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5-08-31
“勐腊”在傣语意为“盛产茶叶之地”,久负盛名的“普洱茶古六大茶山”多数分布在今天的象明、易武一带。勐腊县地处云南省的最南端,是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技术合作的门户和我省“两强一堡”建设的前沿阵地。县境东部、南部与老挝山水相连,西部与缅甸隔江相望,全县国土面积6860.84平方千米,国境线长达740千米,横贯县域的昆曼公路和澜沧江-湄公河黄金水道是我国大陆通往东南亚的交通要道。勐腊境内河网密布,大小河流计170余条,主要有南腊河和罗梭江,境内保存完整的400多万亩热带雨林孕育了千姿百态的植物群落与动物家族,被誉为“动植物王国和璀璨皇冠上的绿宝石”。
自2009年正式启动生态县创建工作以来,全县各族人民在勐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顺势而为,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努力探索具有勐腊特色的生态建设之路。经过不懈努力,生态创建规划项目顺利有序推进,规划指标全面达标,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工作取得成效。
一、领导重视,健全机制,全力推进生态县创建工作迈上新台阶
勐腊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勐腊”和“生态县建设主要指标达到建设考核标准”的总体要求,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工作力度,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为强化“创生”工作的组织领导,勐腊县于2009年成立由县委副书记组长,县政府、人大、政协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委办公室、县委宣传部等22个县级部门为成员的“勐腊县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暨生态创建办)、督导组、重点项目组和宣传策划组等负责具体工作,全县10个乡镇全部成立了由乡镇党委书记主抓的基层创建领导机构。同时,迅速拟定了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的相关工作计划与协作分工方案,建立了生态创建联席会议制度和联络员制度,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齐抓共管、各司其职的联动工作机制。县领导多次调研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工作,对创建工作常抓不懈,县政府召开6次创建年中(终)专题会,领导小组组织乡镇和其他成员单位召开十余次办公会,听取责任单位工作情况汇报,及时解决创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县人大、县政协多次开展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专题督察调研,推进了创建工作进程。
(二)实行规划引领,强化督查考核。为确保创建工作有序开展,勐腊县委托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编制了《勐腊县生态县建设规划(2009年~2020年)》,全县10个乡镇结合城镇建设规划内容编制了环境保护规划。为落实创建目标任务,县政府根据《勐腊生态县建设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2012年~2014年)》下发了关于目标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将考核指标与重点项目逐级分解,与相关部门及乡镇逐年签订目标责任状。县委、县政府两办督查室与领导小组联合组织多轮定期督查和多次专项督查,重点检查各责任单位生态创建实施方案制定情况,“两污”工程进展情况和项目资金到位情况。领导小组多次邀请省州环保部门领导和专家深入现场视察指导创建工作,认真落实各项整改完善的意见和建议。生态创建工作完成情况被纳入了县直相关部门与乡镇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及干部政绩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县政府根据《勐腊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考核办法》开展年度创建工作实绩考评并落实规定的奖惩措施。
(三)突出工作重点,系统有序推进。以国家级生态县、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卫生县城、国家级园林县城创建为抓手,积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稳步推进区域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四)广泛宣传动员,发动全民参与。
为充分调动群众积极参与生态创建,勐腊县制定了《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宣传实施方案》,围绕创建的目的意义、要求、任务等开展了广泛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利用“世界地球日”、“世界水日”、 “世界环境日”等有利时机,积极开展“上街头、进社区、下农村”宣教行动,发布公共交通流动宣传广告5百余条,发放宣传资料4万余份、挂(台)历1万余份、环保袋1.3万个。县广播电视台及电子政务网站等主流媒体开设了“生态之窗”,“生态建设”专栏,跟踪、连续报道生态创建工作动态和成果,播出和刊发相关稿件200余篇,进出县城主干道,城区主要路口和公路沿线设置了固定宣传标牌和悬挂宣传横幅。乡镇环保所积极指导村寨订立有利于生态保护的村规民约,在广大群众中形成了保护生态就是保护自己家园的共识。勐腊县还积极推进多层次、多类别的绿色创建工作,建成了节电、节油、无纸办公的环境友好机关2所;建成了节能降耗、厂区绿化的环境友好企业3家;建成了 “六个一”工程建设的绿色学校22所(其中有省级3所、州级3所、县级16所)及绿色社区7个,生态文明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深化,生态创建工作圆满完成
多年来,勐腊县坚持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主线,以建设幸福美丽的新勐腊为落脚点,扎实推进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已能完全满足国家级生态县所要求的5项基本条件22项指标要求,10个乡镇先后获得了省级生态乡镇命名,其中的勐腊镇、勐捧镇、勐仑镇、尚勇镇、光累镇、易武乡、象明乡、瑶区乡等8个乡镇获得国家级生态乡镇命名,其余瑶区和勐满2个乡镇已通过省级专家考核待命名。在国家级生态乡镇要求的22项指标中,勐腊县2013年全部达标,其中的森林覆盖率、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强度、单位生产总值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等指标明显好于国家要求,公众对环保工作的调查满意率达到95.60%。
1.经济发展又好又快,群众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多年来,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始终保持10%以上的增速,2013年达到64亿元,比2008年增长108%。以旅游和商贸为主的第三产业增加值相比创建以前实现了翻番,为全县贡献了分量可观的“绿色GDP”。通过遍及生产生活领域的多种综合措施,勐腊连续四年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强度比创建之前降低了三分之一。2013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完成了州县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共推广沼气池4698口,节柴灶1731口,太阳能热水器2155台,清洁能源在农村生活用能中所占的比重提高了16个百分点。全县目前已完成超级杂交稻5.36万亩,粮食作物间套种6万亩,中低产田改造2万亩,胶园改良面积近5万亩,茶园改造近6000亩。蔗区建成平均亩产达6吨左右的“吨糖田”示范园200余亩。“创生”工作期间,勐腊县累计投入扶贫资金超过3亿元,兑现各类涉农补贴1.49亿元,完成了161个整村推进和196个新农村建设任务,解决了3500人的温饱问题,帮助2.6万人实现了脱贫。农民人均纯收入四年来增长超过100%,目前已超过国家级生态县验收要求30.91%。
2.生态保护成效显著,城乡环境质量保持一流
“创生”工作期间,勐腊县不断完善境内自然保护地体系。多年来勐腊始终坚持推进以“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建设工程,两大工程实施面积合计超过700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65%以上,累计造林13.1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9平方千米,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长期以来,全县环境质量始终保持一流。2013年监测显示,4个河流监测断面达标率100%,其中,澜沧江关累断面水质Ⅱ类,优于水功能要求;城区空气质量为一级,各区域环境噪声和主要道路交通噪声均达到要求。农村通过生态细胞创建和多轮环境综合治理,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全县58个“绿化美化特色村寨”成为装点勐腊绿色新农村的重要元素。
3.饮水安全得到保障,环境公共服务明显改善
县城群众从2008年喝上了源自自然保护区深处的高品质饮用水;10个乡镇近14万人和5万多头大牲畜的饮水安全问题在三年内分批得到解决,2013年全县农村饮水卫生合格率达到了100%。县城污水处理厂及一期8.5公里污水管网铺设已竣工验收,日处理能力1万吨,出水监测达到一级B标准。全县9个乡镇(除城关镇勐腊镇外)建成区都建成了以湿地处理为主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配套管网的建设基本实现了与主体工程同步推进,2013年全县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95%,预计到2015年可超过90%。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工程于2011年9月投入运行,设计处理能力90吨/日,县城垃圾转运能力达到110吨/日,城区生活垃圾基本实现垃圾分类收集与日产日清。全县各乡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了93.7%。
4.完善保护地体系建设,生态屏障建设续写佳绩。从2010年开始,西双版纳州在全球率先实施了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补偿制。截至目前,勐腊县已兑现野生动物肇事保险补偿资金超过400万元,有效地缓解了人象等动物肇事引发的社会矛盾。近年在勐腊保护区内发现了极危物种——“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尚勇保护区内拍摄到了印支虎的实体照片。2011年勐腊县建立了全州第一个乡镇级的保护区——关累镇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面积6000余亩。近期勐腊正在开展易武片区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科考,计划在该地再建设一个州级自然保护区。开辟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由于一期工程成效突出,2011年亚行项目决定再次增资支持西双版纳州廊道项目建设,关于开辟“勐腊-勐养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的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目前已经基本设计完成。2013年芬兰、瑞典两国工作组对勐腊廊道进行了实地现场考察评估,对各项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建立中老跨境联合生物多样性保护机制。中老边境地带是很多重要珍稀物种的栖息地,2009年12月与老挝南塔省签订了尚勇-南木哈跨境联合保护协议,建立了第一个面积为5.47万公顷的中老联合保护区域;2012年,与原有的2片保护区连成了一线,一个南北长约220公里,东西宽约5公里,总面积约20万公顷的“中老跨边境联合保护区域”全面形成。
三、强化监督管理,群众环境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环保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多年来,环保系统以行风政风评议和权力阳光运行建设为抓手,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环保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五项规定,全县环保系统没有发生一起涉及腐败的举报。
多年以来,勐腊县每年坚持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整治行动”,县环保、县发改、县安监、工商等八个部门联合行动,对制胶、制糖、建材、造纸、矿冶等重点行业开展全面排查,对发现的问题全程跟踪,实施限期整改,挂牌督办。12369环保热线实行24小时值班,近三年受理各类环境信访案件150起,处理率、结案率和处理结果满意率保持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