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罕镇曼浓岱至勐宽公路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5-07-09

一、建设项目名称及概况

1、建设项目名称

勐罕镇曼浓岱至勐宽公路改扩建工程

2、建设项目概况

路线起点K26+270,接景宽二级公路原景洪至勐罕段,位于景洪市勐罕镇曼浓岱附近,路线过春满农场三队(K27+000),K29+300到达曼贺科,经曼海、曼桂,过曼迈桑康风景区,止于勐宽附近,止点K44+103,接省道S327线K52+500处。主线全长17.833公里

主要控制点:勐罕、曼浓岱、曼贺科、曼桂、勐宽。

本工程全线路基宽由原8.5m扩建为12m,其中K26+270K33+000K34+500K37+000段设计时速40km/hK33+000K34+500K37+000K44+103段设计时速60km/h

工程占用土地:750.4亩,路基土石方:1064.156m3,大、中桥:1260/10座,平面交叉:33处。

拟建项目估算总投资45092.3441万元,平均每公里投资估算2528.5899万元。

建设周期:本项目前期工作拟在2015年上半年完成,2015年上半年开工,2016年底竣工,建设期为两年整,二十四个月。

二、工程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1、施工期

1)环境空气

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主要为扬尘、粉尘和沥青烟污染。

2)声环境

施工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爆破及汽车运输等作业。施工噪声对沿线噪声敏感点影响较大,属短期影响,随施工结束而消失。

3)水环境

施工期开挖废渣、淤泥、建筑材料的运输和堆放、桥梁施工、混凝土拌和场及构件场生产废水、机械的修理、维护及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水、施工生活区的生活污水等对地表水环境产生影响。

4)固体废物

表土运送至规划的临时表土堆场堆存,用于将来后期绿化覆土使用。道路区永久弃渣全部运至工程规划的弃渣场内。

施工期对弃渣场及表土临时堆场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方案进行围挡、截排水及覆盖措施后,施工期固废对环境影响小。

2、运营期

1)环境空气

运营期主要为汽车尾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声环境

运营中期主要为交通噪声对周围敏感点的影响。

三、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措施

1、施工期

1)环境空气

粉状物料堆放、装卸及转运等过程中加盖篷布;沥青拌合站设置在居民点下风向,且距离不小于300m;施工场地、过敏感点路段定期洒水降尘。

2)声环境

尽量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并加强对施工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免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

3)水环境

施工过程做好路基开挖作业面、料场的水土保持工作;合理选择施工物料的堆放场地,不得在水体岸边堆放;施工废水须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施工产生的开挖土石方、桥梁钻渣和淤泥及时清理运至弃渣场处置;施工生活区生活污水经集中收集后用作施工场地洒水抑尘。

4)固体废物

工程沿线设弃渣场3处。弃渣场、表土堆场选址避开水体及居民点,不占用基本农田及公益林;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统一收集运至附近乡镇垃圾处理站处置。

2、运营期

1)环境空气

加强公路管理及路面养护;严格执行汽车排放车检制度。

2)声环境

对运营中期噪声预测超标敏感点采取设置通风隔声窗的方法减缓噪声影响。

四、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勐罕镇曼浓岱至勐宽公路改扩建工程在认真落实国家和云南省相应环保法规、政策,并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拟建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

五、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为本工程评价范围内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代表,主要事项是征求工程附近公众对本工程建设的态度以及对本工程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公众可通过传真、信函、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建设单位或环评机构实名反馈意见,并请留下联系方式以便必要时回访。

六、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景洪至勐宽二级公路建设指挥部

人:杨工

联系电话:13578160388

E-mail85573968@qq.com

联系地址: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嘎兰北路4号旁

单位名称:北京中咨华宇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人:于德利

联系电话:13529026094

E-mail568543006@qq.com

联系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地盛南街9

七、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公式方式:第二次公示采用政府部门网站公示;公示时间:本次公示之日起10个工作日。对项目建设有何意见或建议,可以按上述联系方式以信件或电子邮件的方式提出。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将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真实记录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公众的宝贵意见、建议向工程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有关部门反映。

 

 

景洪至勐宽二级公路建设指挥部

201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