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西双版纳州农业农村局)

作者 :刘红利 来源 :西双版纳州农业农村局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0-12-21

附件1-1
2019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部门(单位)签章: 西双版纳州农业农村局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概况 西双版纳州农业农村局系财政全额拨款正处级行政单位,设有13个科室(含机关党委),编制核定 40人,现有在职 52人。下属事业单位15个(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1个,公益一类事业单位11个,生产经营性单位3个),现有在职188人。
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党的“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统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动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农村公共服务、农村文化、农村基础设施和乡村治理。拟订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政策。指导乡村特色产业、生物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农业龙头企业、乡镇企业发展工作。负责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生物产业、农垦、农业机械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农业各产业的监督管理。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追溯、风险评估。参与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地方标准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指导农业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组织农业资源区划工作。负责有关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业投入品的监督管理。负责农业防灾减灾、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负责农业投资管理。推动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和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指导农业农村人才工作。牵头开展农业对外合作工作。统一领导和管理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农垦局。完成州委、州政府和州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部门绩效目标的设立情况 目标一:保障州农业农村局部门在职人员、离退休人员生活,保证各部门工作的正常运转。
目标二:围绕州政府下达的年度农业工作目标任务,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优化农业产能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着力在转变发展方式、调优产业结构、夯实发展基础、创新经营机制,重点围绕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绿色食品牌打造、创新提升服务水平、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四个方面为重点,对目标细化,扎实推进农业农村各项工作。
目标三:抓好粮食生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抓好现代农业体系建设;抓好产业扶贫工作;抓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加强农业对外交流;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
目标四:组织预算项目的申报和项目前期各项工作,做好上级下达项目的实施、监督、管理。                                                                                   
(三)部门整体收支情况 1.部门预算批复收支情况:根据《西双版纳州财政局关于州农业局2019年部门预算的通知》(西财预发〔2019〕1号),2019年我单位部门预算支出总计447.40万元,其中:基本支出447.40万元,项目支出0万元。
2.部门预算执行情况:2019年我单位部门预算支出总计1655.87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264.83万元,项目支出391.04万元。
(四)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我局按照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规定和要求,完善制定了《西双版纳州农业农村局财务制度》《西双版纳州农业农村局版面预算州本级项目资金绩效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明确部门绩效管理的原则、职责分工、绩效目标、绩效跟踪、绩效评价管理等规定。健全制度建设并执行良好。在本年度内没有因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到位,造成单位出现预算管理问题、廉政风险或发生重大部门预算责任事故。
二、绩效自评工作情况 (一)绩效自评的目的 1.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自评是财政资金管理的重要方面,实施科学的财政支出绩效自评,建立健全财政支出评价标准、运作程序和评价体系,是提高财政支出绩效的有效方式。   2.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自评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效益。 3.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自评可以推进项目实施进度。
(三)自评组织过程 1.前期准备 1、按照《西双版纳州财政局关于开展2019年度州级部门整体预算和项目预算绩效自评的通知》(西财监绩发〔2020〕6号)文件及《西双版纳州农业农村局办公室关于做好2019年度州级部门整体预算和项目预算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工作要求,高度重视,组织全局相关人员召开了绩效自评工作会,安排部署有关事宜。 2、按照“谁实施、谁负责”的原则,安排项目实施人员收集、整理、填报绩效自评报告及有关材料。
2.组织实施  1、根据科室职责,由局计划财务科统筹安排全局绩效自评工作。  2、按照局绩效管理工作规定,由具体负责项目实施的科室(站所)开展项目绩效自评工作,形成相关绩效自评材料报局计划财务科3、局计划财务科拟定部门整体预算绩效自评材料,汇总项目绩效自评材料报财政局。
    
三、评价情况分析及综合评价结论 部门绩效目标设定覆盖全局工作要点。2019年我局及时、准确、优质地完成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情况良好,支出管理规范,未出现因违规支出受到相关监督部门批评或处理的情况;资金管理制度较为完善,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规范,会计资料完整。
四、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情况 1、基本支出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基本支出经费保障水平偏低,预算执行基本围绕保人员经费、保正常运转进行,公用经费缺口较大。从决算情况看,基本支出比重比较大,基本保障面临巨大的压力。2、项目资金申报及财政拨付资金差距较大,拨付进度较慢。影响项目的实施,导致部分项目申报设定目标未完成。整改情况:提高财政预算项目库通过率,加快资金执行进度。
五、绩效自评结果应用(填写自评得分、自评等级及自评结果应用方式) 绩效自评得分100分,自评等级优。自评结果应用方式:
 1、评价结果作为改进预算管理和安排下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2、建立部门整改机制,认真落实整改意见,总结完善制度办法,合理调整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3、通过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接受社会监督。4、建立绩效管理问责制度,按照“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机制,加强项目绩效的监督检查,对出现违规违纪责任人进行问责通过项目自评得分按照从高到低的排序作为下一年度项目安排的重要指标因素考虑。
六、主要经验及做法 按照全覆盖预算管理及资金拨付规定,项目申报关键是通过财政预算项目库,我局年初提前统筹安排全局预算指标设定并分解到各项目指标,从申报到实施到结束全程监管资金使用,发现问题及时与财政对口管理科室及时修正。
七、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2019年按照我局设定的部门绩效目标,为完成绩效目标开展相关工作,我局部门预算编制申报额度为861.4万元,财政最终实际拨付资金为446.6万元,其中包括国家政策性农业州级配套资金205.9万元、景洪市引水入城指挥部拨付2019年过渡安置期办公用房租金94.6万元,G8511小磨高速对罗梭江保护区补偿款60万元。实际用于农业农村工作部门预算经费86.1万元。导致在实际工作实施中完成的指标与年初设定指标值有差距。
主管部门审核意见:

签章:      
备注:自评等级:划分为4档,100-90(含)分为优、90-80(含)分为良、80-60(含)分为中、60分以下为差
分管领导签章:  玉罕超    绩效管理负责人签章: 刘红利   填报人签章:  王小云          联系电话:2121894


附件1-2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目标 任务名称 编制预算时提出的2019年任务及措施 绩效指标实际执行情况 执行情况与年初预算的对比 相关情况说明
职责履行良好 抓好粮食生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 落实粮食生产省长负责制,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划定工作;扎扎实实做牢各项增粮措施。落实好“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大力发展家禽、水产养殖,保障肉类、禽蛋、蔬菜等重要农产品供给。抓好农业生产资料生产、调运和供应。 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31.85万亩,产量46.5万吨。橡胶种植面积橡胶种植面积452.6万亩,干胶产量30.61万吨。茶叶种植面积139.42万亩,干毛茶产量4.96 万吨。蔬菜种植面积34.5万亩,产量33.92万吨。甘蔗种植面积19.04万亩,甘蔗农业产量87.42万吨。热带水果种植面积59.18万亩,产量69.45万吨;冬季农业开发58.51万亩,产量65.27万吨。生猪存栏28.44万头;出栏51.29万头。大牲畜存栏5.87万头,出栏4.72万头。家禽存笼416.7万羽,出笼631.2万羽。水产养殖面积8.94万亩,水产品总产量8.36万吨。 完成预算任务
抓好现代农业体系建设 不断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组织开展了农业系统农业技术人员培训及职称评定工作,积极落实农田建设任务,着力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积极落实政策性农业保险。 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760期12.5万人次,推广先进实用技术18项,全州新型职业农民达91人、农村实用人才达8835人。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2257个、家庭农场41个。积极落实3.88万亩、投资5323.96万元的农田建设任务,着力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56.01%。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积极落实政策性农业保险,2019年计划完成橡胶保险60万亩。2019年政策性种植业保险补助2019年,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种植业保险31.5万亩(水稻9.5万亩、玉米5万亩、甘蔗17万亩)。2019政策性能繁母猪保险补助2019年,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能繁母猪保险4.8万头。创新推出“橡胶价格指数保险+期货”等险种。兑补耕地地力补贴资金8007万元、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667万元、州级农业险保费补贴资金205.9万元。 完成预算任务
抓好产业扶贫工作 突出抓好项目实施、利益联结机制建立、集体经济发展等8个农业产业扶贫方面问题。 组织州、县农业系统100多名干部组成3个工作组,赴3县市开展产业扶贫督查指导以及问题整改工作。被评为2019年度扶贫工作组织创新奖,4名工作人员获扶贫先进工作者。 完成预算任务
抓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 全力做好冬春低温霜冻灾害、干旱、非洲猪瘟、草地贪夜蛾、橡胶白粉病以及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力争把危害风险降到最低 压实疫情防控责任,安排11个州级成员单位挂钩督导勐海县11个乡(镇、农场),州农业农村局抽调专家组成3个工作组,由局领导带队分别挂钩3县(市)指导防控工作,采取封锁、消毒、应急处置等综合防控措施。严格落实“两项制度”,对全州范围内的生猪屠宰企业进行了清理,保留生猪定点屠宰资格14家、取消屠宰资格15家。在全州12个主要进出口通道设置联合检查站,共设立各类临时检查点64个,严格开展生猪及其产品调运监管和检查工作。在州委州政府坚强领导下,我局及时研究下发了橡胶、茶叶、甘蔗、咖啡抗旱技术方案和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方案,抽调州县乡农业农村部门相关专家和技术骨干组成工作组,深入一线指导抗旱救灾、开展草地贪夜蛾防控,由于采取的应急预案及其相应的防控防治措施手段切实有效,虫灾旱情影响可预、可防、可控,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对全州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 完成预算任务
加强农业环境保护 大力实施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抓好第二次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和畜禽禁养区限养区清理核实工作切实抓好秸秆焚烧治理,认真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各项工作任务。 大力实施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2019年全州化肥使用量6.58万吨(折纯),较2018年全州化肥使用量7.07万吨(折纯)减少0.49万吨,减幅达6.93%;农药使用量2693吨,同比下降4%。抓好第二次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和畜禽禁养区限养区清理核实工作,畜禽规模养殖场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74.72%,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93.1%。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顺利推进。切实抓好秸秆焚烧治理,认真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各项工作任务。农膜回收率达95%、农作物年秸秆综合利用达66.5%以上。 完成预算任务
加强农业对外交流 积极带领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建立了双边每年定期互访机制。开展了农业技术交流与合作年度会晤 积极带领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组织103家(次)农业企业参加各类农业博览、南博等会展8次。与老挝乌多姆赛省、丰沙里省、南塔省三省签署了农业合作协议(备忘录),建立了双边每年定期互访机制。先后在景洪市和老挝南塔省开展了2019年中老联合执法暨增殖放流活动,老挝南塔省政府向州农业农村局颁发了渔业资源保护贡献奖。组织代表团前往老挝南塔省和乌多姆赛省开展了农业技术交流与合作年度会晤,开展了老挝玉米新品种试验示范测产及热带水果柚子技术指导。2019年,南塔省共引进中国玉米新品种59个,示范展示新品种15个,通过中老双方农业专家测产,老方同意10个品种在老挝农林部进行种子认证。 完成预算任务
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 2019年政策橡胶保险补助在州内的景洪市、勐腊县实施橡胶政策性保险。2019年计划完成橡胶保险60万亩。2019年政策性种植业保险补助2019年,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种植业保险31.5万亩(水稻9.5万亩、玉米5万亩、甘蔗17万亩)。2019政策性能繁母猪保险补助2019年,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能繁母猪保险4.8万头。2019年第二次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摸清西双版纳州农业污染源基本情况信息,完成普查任务完成率≥90%,抽样调查任务完成率≥90%,普查数据满意度≥90%构成,建立西双版纳州农业污染源信息数据和统计平台,健全农业污染源数据库。完成普查任务完成率≥90%,抽样调查任务完成率≥90%,普查数据满意度≥90%构成。 2019年政策橡胶保险补助在州内的景洪市、勐腊县实施橡胶政策性保险2019年完成橡胶保险60万亩。2019年政策性种植业保险补助2019年,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种植业保险31.5万亩(水稻9.5万亩、玉米5万亩、甘蔗17万亩)。2019政策性能繁母猪保险补助2019年,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能繁母猪保险4.8万头。。2019年第二次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摸清西双版纳州农业污染源基本情况信息,完成普查任务完成率≥90%,抽样调查任务完成率≥90%,普查数据满意度≥90%构成,建立西双版纳州农业污染源信息数据和统计平台,健全农业污染源数据库。完成普查任务完成率≥90%,抽样调查任务完成率≥90%,普查数据满意度≥90%构成。 完成预算任务
履职效益明显 经济效益 确保国家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大幅提高茶叶等农业产业的综合产值,对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提升农产品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提升品牌影响力、提升农产品价值;提高农业从业者增收增效;提高西双版纳州农产品市场占有率;促进全州农业农村经济,推动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脱贫。
2019年全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3.8亿元;农业总产值179.35亿元、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167.66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综合产值比为0.93:1。 通过产业扶贫带动脱贫致富,组织州、县农业系统100多名干部组成3个工作组,赴3县市开展产业扶贫督查指导以及问题整改工作。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16218户64162人。全州产业覆盖有产业发展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达99.71%,新型经营主体带贫率达99.9%。加强沪滇协作,组织40名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村致富带头人赴松江区参加了农业产业扶贫培训。 完成预算任务
社会效益 确保国家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大幅提高茶叶等农业产业的综合产值,对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提升农产品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提升品牌影响力、提升农产品价值;提高农业从业者增收增效;提高西双版纳州农产品市场占有率;促进全州农业农村经济,推动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脱贫。
在开展草地贪夜蛾防控,非洲猪瘟等抗旱救灾防疫工作,我们充分发挥了农业农村部门行业指挥、协调、督查等重要作用,下到基层一线工作开展中,提出了许多建设性防控意见,为三县市有效落实防控措施,确保疫情管控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做到防控防治措施手段切实有效,虫灾旱情影响可预、可防、可控,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对全州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保障了全州农业农村社会安定有序。做好农业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开展农药、兽药、饲料、种子、肥料等各类农业行政执法检查活动558次,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124份,立案查处农药经营门店21个;办理农药案件14件、兽药案件16件,已结案24件,共处罚金13.54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48万元。 完成预算任务
生态效益 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划定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打造生态绿色农产品。推进生态农业建设、推进绿色农业发展模式,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极推进村庄“三清一改一提升”行动。 2019年全州化肥使用量6.58万吨(折纯),较2018年全州化肥使用量7.07万吨(折纯)减少0.49万吨,减幅达6.93%;农药使用量2693吨,同比下降4%。畜禽规模养殖场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74.72%,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93.1%。农膜回收率达95%、农作物年秸秆综合利用达66.5%以上。全州共有27家企业获得“三品一标”的证书,认证产品160个,认证产品的产量4.56万吨。累计建设生态茶园72.13万亩、完成有机茶园、绿色茶园和无公害茶园认证面积63.5万亩。大力实施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引进粮食作物新品种80个,全州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设置行政村集中垃圾处理点155个,90%的自然村做到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82.72%,行政村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43%,自然村污水处理设施覆盖达率27%。完成乡镇公厕改造11座、行政村村委会所在地公厕提升改造41座、改建无害化卫生户厕7503座。新建和改建圈舍15.87万平方米。 完成预算任务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 提升农业工作者政治站位,突出党员模范作用。完成工作任务,获得基层农业农村服务对象认可满意。 认真组织参加了2019年云南省“金色热线”和“西双版纳热线”上线活动,积极与群众在线交流,并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了办理和答复,有效回应了社会关切,确保舆论导向方向正确。积极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圆满完成2019年25件州政府办交办的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以及2017年、2018年B类建议、提案续办复办工作,答复办理满意率100%。被评为2019年度扶贫工作组织创新奖,4名工作人员获扶贫先进工作者。 完成预算任务
预算配置科学 预算编制科学 部门年度履职目标编制科学,依据充分,目标明确,数据真实,结构优化,细化可执行,项目预算编制合理,目标明确,可性性强。 部门年度履职目标编制科学,依据充分,目标明确,数据真实,结构优化,细化可执行,项目预算编制合理,目标明确,可性性强。 预算编制科学,配置合理。
基本支出足额保障 根据财政局每年预算批复,严格按照部门基本支出预算编制要求,及时对人员、车辆、资产等信息惊喜动态更新工作,确保基础信息数据的技术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有力保障我局机构正常运转。 基本支出合计1264.83万元,占2019总支出比例为76.38%。 基本支出合理,充分保障机构正常运转,行使单位职能,完成日常工作。
确保重点支出安排 各业务科室履行职责,保障有力,确保重点任务目标完成。 项目支出合计391.04万元,占2019总支出比例为23.62%。 履行部门主要职责和完成重点任务得到有力保障。
严控“三公经费”支出 按照“三公经费”只减不增的要求,确保2019年部门“三公经费”预算数不超过上年预算数。 2019年农业农村局“三公”经费支出共计14.09万元,与2018年实际支出12.12万元相比,增加1.97万元,增加16.25%。 2019年“三公经费”预算数42.10万元。2019年“三公经费”支出数14.09万元,较上年增加1.97万元。 增加原因是三家单位合并,公务用车增加2辆,导致“三公经费”支出增加。
预算执行有效 严格预算执行 1、严格按照预算批复执行预算,未在年初预算申报的支出不予支出;2、采取有效措施,加快预算执行进度,2019年末预算执行率达100%,其中:3月执行进度不低于  %,6月  %,9月  %,12月  %。 2019年累计结转16万元,与2018年结转42.01万元相比,减少26.01万元,下降61.91%。 按既定支付进度执行,执行有效。
严控结转结余 严格控制结余结转数,按照西双版纳州财政局关于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工作规定进行结转结余资金管理。 2019年累计结转16万元,与2018年结转42.01万元相比,减少26.01万元,下降61.91%。 结转结余资金得到有效控制,减少资金沉淀。
项目组织良好 项目有健全的管理机构,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明确责任主体,按照“谁实施、谁负责”管理原则。严格按照批复的项目支出预算组织项目实施,加强部门内部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并在项目实施完成后及时组织验收和总结,开展绩效自评,重视配合相关部门督查。 项目有健全的管理机构,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明确责任主体。严格按照批复的项目支出预算组织项目实施,加强部门内部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并在项目实施完成后及时组织验收和总结,开展绩效自评,重视配合相关部门督查。 有力保障主要职责的完成和事业发展。 上级项目按照下达的绩效目标严格执行,部门未增加、调整设立绩效考核指标。本级预算安排项目均按要求设立了相应的绩效目标,申报的项目做到了绩效目标全覆盖。
“三公经费”节支增效 1、车辆改革后严格公务用车管理,严格因公出国境相关费用,严格按照要求开展公务接待;2、按照“三公”经费只减不增的要求,已出台《西双版纳州农业农村局工作手册》等内控制度。 2019年农业农村局“三公”经费支出共计14.09万元,与2018年实际支出12.12万元相比,增加1.97万元,增加16.25%。 2019年“三公经费”预算数42.10万元。2019年“三公经费”支出数14.09万元,较上年增加1.97万元。 增加原因是三家单位合并,公务用车增加2辆,导致“三公经费”支出增加。
预算管理规范 管理制度健全 修订完善了部门《财务制度》《西双版纳州农业农村局项目管理办法》、《西双版纳州农业农村局部门预算州本级项目资金绩效管理暂行办法》等内控机制,从制度上加强预算管理,确保经费使用合理合规,根据项目支出情况制定了项目资金实施方案,严格执行预算。 严格按照制度、办法及规定规范各项资金开支,严格预算执行。 管理制度健全,保障了主要职责的完成。
信息公开及时完整 切实履行预决算公开的责任和义务,按照规定完成部门2019年预决算及“三公”经费预算公开,积极做好信息公开相关工作。 通过西双版纳州农业农村门户网站对2019年部门决算向社会公开,并按规定对相关事项进行说明。 信息公开,及时完整。
资产管理使用规范有效 按照《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西双版纳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的通知》(西政办发〔2009〕136号)进行国有资产及时进行登记管理、清查、维护国有资产完整,实现合理配置充分有效利用。 全年按《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西双版纳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的通知》(西政办发〔2009〕136号)《西双版纳州农业农村局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进行国有资产管理。 资产保存完整,配置合理,处置规范,账实相符。



附件1-3
部门(单位)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评分表
被评价部门(单位):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说明 分值 评分标准 评价得分 评分说明 
投入(15分) 目标设定(9分) 绩效目标申报目标 是否按规定申报部门(单位)年度整体绩效目标 3 1.申报,得3分。否则不得分。 3 目标一:保障州农业农村局部门在职人员、离退休人员生活,保证各部门工作的正常运转。
目标二:围绕州政府下达的年度农业工作目标任务,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优化农业产能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着力在转变发展方式、调优产业结构、夯实发展基础、创新经营机制,重点围绕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绿色食品牌打造、创新提升服务水平、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四个方面为重点,对目标细化,扎实推进农业农村各项工作。
目标三:按照重点工作要求,通过项目实施完成粮食生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现代农业体系建设;产业扶贫工作;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加强农业对外交流;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等工作任务。
目标四:组织预算项目的申报和项目前期各项工作,做好上级下达项目的实施、监督、管理。                                                                                   
2.若本项目不得分,则二级指标目标设定项下所有指标均不得分。
绩效目标合理性 部门(单位)所设立的整体绩效目标依据是否充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指标用以反映和考核单位整体绩效目标与单位履职、年度工作任务的相符性情况。 3 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工作精神。 3 绩效目标按照《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西办字[2019]49号(涉密文件)结合2019年农业上级部门和州政府农业工作要求,重点工作任务设定。
2.符合单位经批准的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
3.反映了上级部门及州委、州政府交办的重点工作、任务。
4.以上三项分别评分,各单项符合得1分、基本符合得0.5分、不符合不得分,三项累计最高得3分。
绩效指标明确性 部门(单位)依据整体绩效目标所设定的绩效指标是否清晰、细化、可衡量。指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整体绩效目标的明细化情况。 3 1.是否将整体的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较为具体得1分,具体化程度不高得0.5分,未予具体化不得分。 3 按照重点工作要求,通过项目实施完成粮食生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现代农业体系建设;产业扶贫工作;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加强农业对外交流;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等工作任务。指标清晰、细化、可衡量。
2.是否通过清晰、可衡量的指标值予以体现。较为清晰、可衡量的得1分,指标欠清晰得0.5分,未设置明确、可衡量的指标不得分。
3.是否与年度的任务项数或计划项数相对应,且与本年预算资金相匹配。完全对应、匹配的得1分,基本上对应、匹配的得0.5分,不对应、不匹配的不得分。
4.以上三项分别评分,累计最高得3分。
预算配置(6分) 在职人员控制率 在职人员控制率=(在职人员数÷编制人员数)×100%。在职人员数:单位实际在职人数,以财政部门确定的单位决算编制口径为准。编制人员数:机构编制部门核定批复的单位人员编制数。指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对人员成本的控制程度。 2 100%为标准。在职人员控制率≦100%2分,否则不得分。 2 编制40人,截止2019年年末在编52人。
三公经费变动率 “三公经费”变动率=[(2019年度经费总额-2018年度经费总额)÷2018年度经费总额]×100%。“三公经费”:年度预算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指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对控制重点行政成本的努力程度。 2 三公经费变动率≦02分,否则不得分。 2 年初预算42.10万元,年末实际支出14.09万元,“三公经费”较预算减少66.53%,较上年增加16.25%。
重点支出安排率 重点支出安排率=(重点项目支出÷项目总支出)×100%  重点项目支出:年度预算安排的与本部门(单位)履职和发展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社会和经济影响、党委政府关心或社会比较关注的项目支出总额。项目总支出:部门(单位)年度预算安排的项目支出总额。指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对履行主要职责或完成重点任务的保障程度。 2 重点支出安排率≥90%2分,在90%—80%(含)之间得1分,在80%—70%(含)之间得0.5分,<70%不得分。 2 单位履行主要职责或完成重点任务保障有力,资金分配公平公正、重点突出。年末圆满完成本年度所有项目。
过程(35分) 预算执行(15分) 预算完成率 预算完成率=(预算完成数÷预算数)×100%。预算完成数:部门(单位)本年度实际完成的预算数。预算数:财政部门批复的本年度部门(单位)预算数。指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预算完成程度。 2 预算完成率=100%得2分,在100%—90%(含)之间得1分,在90%—80%(含)之间得0.5分,<80%不得分。 2 单位圆满完成本年度工作任务。
预算调整率 预算调整率=(预算调整数÷预算数)×100%。预算调整数:部门(单位)在本年度内涉及预算的追加、追减或结构调整的资金总和(因落实国家政策,发生不可抗力、上级部门或本级党委政府面临交办而产生的调整除外)。指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预算的调整程度。 2 预算调整率= 0%得2分,在0%—5%(含)之间得1分,>5%不得分。 2 年中无预算调整
支付进度率 半年支付进度= [上半年实际支出÷(上年结余结转+本年预算安排+上半年执行中追加追减)]×100%;全年支付进度= [全年实际支出÷(上年结余结转+本年预算安排+全年执行中追加追减)]×100%。指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预算执行的及时性和均衡性程度。 2 全年支付进度=100%得2分,在100%—90%(含)之间得1分,<90%不得分。 2 资金支付按年初预算
结转结余率 结转结余率=(决算结转结余总额÷支出预算数)×100%。指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对本年度结转结余资金的实际控制程度。 1 结转结余率= 0%得1分,在0%—5%(含)之间得0.5分,>5%不得分。 1 2019年累计结转16万元,其中:罂粟替代种植资金6.37万元,信息化建设费5.96万元,2018年结转项目资金3.67万元。
结转结余变动率 结转结余变动率=[(2019年度累计结转结余金额-2018年度累计结转结余金额)÷2018年度累计结转结余金额]×100%。指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对控制结转结余资金的努力程度。 2 结转结余率≤ 0%得1分,在0%—10%(含)之间得1分,>10%不得分。 2 2019年累计结转16万元,与2018年结转42.01万元相比,减少26.01万元,下降61.91%。结转资金为2018年未支出资金,以及罂粟替代种植项目资金。
公用经费控制率 公用经费控制率=(实际支出公用经费总额÷预算安排公用经费总额)×100%。指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对机构运转成本的实际控制程度。 2 公用经费控制率≤100%,得2分,>100%不得分。 2 与年初预算一致
三公经费控制率 三公经费控制率=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数)×100%。指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对三公经费的实际控制程度。 2 三公经费控制率≤100%,得2分,>100%不得分。 2019年农业农村局“三公”经费支出共计14.09万元,与2018年实际支出12.12万元相比,增加1.97万元,增加16.25%。增加原因是三家单位合并,公务用车增加2辆,导致“三公经费”支出增加。
政府采购执行率 政府采购执行率=(实际政府采购数量÷政府采购预算数)×100%。政府采购预算:采购机关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行政任务编制、并经过规定程序批准的年度政府采购计划。 指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政府采购预算执行情况。 2 政府采购执行率=100%得2分,在100%—90%(含)之间得1.5分,在90%—80%(含)之间得1分,<80%或者>100%不得分。 2 年初预算采购办公桌6张,打印机5台,台式电脑6台,办公椅6把,因资金不足,实际未采购。
预算管理(15分) 管理制度健全性 部门(单位)为加强预算管理、规范财务行为而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预算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事业发展的保障情况。 4 1.已制定预算资金管理办法,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等管理制度。(1分) 4 制定了《西双版纳州农业农村局机关财务管理制度》、《西双版纳州农业农村局内部财务督查制度》、《西双版纳州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西双版纳州农业农村局公务接待管理制度》、《西双版纳州农业农村局部门预算州本级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西双版纳州农业农村局部门预算州本级项目资金绩效管理暂行办法》,制度合法、合规、完整,并有效执行。
2.相关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1分)
3.相关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2分)
4.1项符合得1分,不符合则管理制度健全性三级指标不得分;第2项若制度不完整的,合法合规性在0.5分基础上评分;第3项符合则按给定分值得2分,不符合不得分;三项累计最高得4分。
财政预算资金使用合规性 部门(单位)使用预算资金是否符合相关的预算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特别是专项资金、项目资金的使用及核算规范性,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预算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 6 1.经复核、抽查,单位基本支出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1分) 6 预算资金符合相关的预算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专项资金、项目资金均按照具体的专项资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规范使用。资金拨付均按照州财政局资金管理科室资金拨付要求拨付。重大项目支出根据“三重一大”规定及项目支出规定支出。五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发生。
2.经抽查,当年度专项资金、项目资金的使用及核算符合相关专项(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1分)
3.资金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1分)
4.重大项目支出按规定经过评估论证。(1分)
5.支出符合部门(单位)预算批复的用途。(1分)
6.资金使用无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1分)
7.以上六项分别评分,各单项符合则按给定分值得分,不符合不得分,六项累计最高得6分。
预算信息公开性 部门(单位)是否按照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公开相关预决算信息,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预决算管理的公开透明情况。预决算信息是指与部门预算、执行、决算、监督、绩效等管理相关的信息。 2 1.按规定内容公开预决算信息。 2 在部门门户网站及财政规定公开渠道按规定内容公开部门预决算信息;按规定时限公开部门预决算信息。
2.按规定时限公开预决算信息。
3.以上两项分别评分,各单项符合得1分、不符合不得分,两项累计最高得2分。
基础信息完善性 部门(单位)预算编制的基础信息是否完善,用以反映和考核基础信息对预算管理工作的支撑情况。 3 1.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真实。(1分)                                                               3 部门预算编制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真实、完整、准确。
2.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完整。(1分)    
3.基础数据信息和汇集信息资料准确。(1分)    
4.以上三项分别评分,各单项符合得1分、不符合不得分,三项累计最高得3分。
资产管理(5分) 管理制度健全性 部门(单位)为加强资产管理、规范资产管理行为而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资产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社会发展的保障情况。 2 1.已制定或具有资产管理制度。(1分)    2 制定了《西双版纳州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合法、合规、完整,资产管理严格按照资产管理规定有效执行。
2.相关资产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0.5分)   
3.相关资产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0.5分)   
4.1项符合得1分,不符合则管理制度健全性三级指标不得分;第23项符合则按给定分值得分,不符合不得分;三项累计最高得2分。
资产管理安全性 部门(单位)的资产是否保存完整、使用合规、配置合理、处置规范、收入及时足额上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资产安全运行情况。 2 1.资产保存完整。(1分)  3 部门资产保存完整、使用合规、配置合理、处置规范、收入足额上缴。
2.资产配置合理。(0.5分) 
3.资产账务管理合规,帐实相符。资产处置规范;资产有偿使用及处置收入及时足额上缴。(0.5分) 
4.以上三项分别评分,各单项符合按给定分值得分,不符合不得分,三项累计最高得2分。
固定资产利用率 固定资产利用率=(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所有固定资产总额)×100%。指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程度。 1 固定资产利用率≥90%得1分,在90%—80%(含)之间得0.6分,在80%—70%(含)之间得0.5分,<70%不得分。 1 2019年固定资产原值390.22万元,利用率为100%。
产出-单位职责履行(30分) 单位职能目标完成情况 根据2019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中的部门职责内容指标作为该项的三级指标 30 围绕州政府下达的年度农业工作目标任务,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优化农业产能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着力在转变发展方式、调优产业结构、夯实发展基础、创新经营机制,重点围绕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绿色食品牌打造、创新提升服务水平、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四个方面为重点,对项目目标细化,扎实推进农业农村各项工作(30分) 30 按照2019年农业农村工作目标任务,认真各项工作任务,完成申报的26个州级项目(州农业农村局机关12个、局属事业单位14个)绩效目标任务。
效果(20) 履职效益 经济效益 根据确定的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中“履职效益”指标设置。 5 确保国家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大幅提高茶叶等农业产业的综合产值,对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提升农产品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提升品牌影响力、提升农产品价值;提高农业从业者增收增效;提高西双版纳州农产品市场占有率;促进全州农业农村经济,推动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脱贫(10分)
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划定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打造生态绿色农产品。推进生态农业建设、推进绿色农业发展模式,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极推进村庄“三清一改一提升”行动(5分)
10 2019年全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3.8亿元;农业总产值179.35亿元、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167.66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综合产值比为0.93:1。 通过产业扶贫带动脱贫致富,组织州、县农业系统100多名干部组成3个工作组,赴3县市开展产业扶贫督查指导以及问题整改工作。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16218户64162人。全州产业覆盖有产业发展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达99.71%,新型经营主体带贫率达99.9%。加强沪滇协作,组织40名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村致富带头人赴松江区参加了农业产业扶贫培训。
社会效益 5 5 在开展草地贪夜蛾防控,非洲猪瘟等抗旱救灾防疫工作,我们充分发挥了农业农村部门行业指挥、协调、督查等重要作用,下到基层一线工作开展中,提出了许多建设性防控意见,为三县市有效落实防控措施,确保疫情管控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做到防控防治措施手段切实有效,虫灾旱情影响可预、可防、可控,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对全州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保障了全州农业农村社会安定有序。做好农业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开展农药、兽药、饲料、种子、肥料等各类农业行政执法检查活动558次,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124份,立案查处农药经营门店21个;办理农药案件14件、兽药案件16件,已结案24件,共处罚金13.54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48万元。
生态效益 5 5 2019年全州化肥使用量6.58万吨(折纯),较2018年全州化肥使用量7.07万吨(折纯)减少0.49万吨,减幅达6.93%;农药使用量2693吨,同比下降4%。畜禽规模养殖场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74.72%,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93.1%。农膜回收率达95%、农作物年秸秆综合利用达66.5%以上。全州共有27家企业获得“三品一标”的证书,认证产品160个,认证产品的产量4.56万吨。累计建设生态茶园72.13万亩、完成有机茶园、绿色茶园和无公害茶园认证面积63.5万亩。大力实施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引进粮食作物新品种80个,全州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设置行政村集中垃圾处理点155个,90%的自然村做到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82.72%,行政村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43%,自然村污水处理设施覆盖达率27%。完成乡镇公厕改造11座、行政村村委会所在地公厕提升改造41座、改建无害化卫生户厕7503座。新建和改建圈舍15.87万平方米。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是指部门(单位)履行职责而影响到的部门、群体或个人。一般采取社会调查的方式。 5 95%(含)以上计5分;
85%(含)-95%,计3分;
75%(含)-85%,计1分;
低于75%计0分。
5 认真组织参加了2019年云南省“金色热线”和“西双版纳热线”上线活动,积极与群众在线交流,并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了办理和答复,有效回应了社会关切,确保舆论导向方向正确。积极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圆满完成2019年25件州政府办交办的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以及2017年、2018年B类建议、提案续办复办工作,答复办理满意率100%。被评为2019年度扶贫工作组织创新奖,4名工作人员获扶贫先进工作者。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达95%
总分 100 100
备注:1.评分标准部门可根据相关的管理办法及考核标准制定;2.评分说明请简要说明得分和扣分原因,并注明相关佐证材料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