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州贯彻落实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任务分工方案》(西政办发〔2022〕61号)(以下简称《方案》)已印发,为便于社会公众、各级有关部门更好的理解和执行文件精神,现将《方案》解读如下。
一、背景依据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59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云政办发〔2022〕43号)精神,推动西双版纳州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制定了《方案》。
二、任务目标
西双版纳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有独特的区位、产业等优势,同时也面临产业转型、产品升级、流通提质增效、市场主体发展壮大等一系列机遇和挑战。西双版纳内外贸一体化发展需要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为主、改革开放、规则衔接、统筹推进的原则。通过深化内外贸一体化体制机制改革,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拓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在培育市场主体、构建内外联通网络、优化内外贸融合发展环境、促进标准和质量提升等关键点上发力见效。《方案》提出要培育外贸综合服务、跨境电商等企业,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和模式,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顺应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新趋势,把握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机遇,贡献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力量,共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成果。
三、主要内容
《方案》从14个方面提出35条措施。一是培育一批双循环企业。提出了培育或引进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物流枢纽运营企业、跨境电商企业、大型物流企业和供应链企业,鼓励农业企业走出去。二是创新融合发展模式。提出了推进“中老铁路+跨境电商”模式,推动内外贸数字化发展,探索服务贸易发展经验。三是加快内外融合发展。提出了加强农业、建材、矿产、能源、水电、加工制造等方面的合作,加快中老铁路沿线产业园区建设,推广“互联网+边民互市贸易”试点监管模式,发挥试验区功能作用,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发展服务消费。四是建设融合发展平台。提出了建设边境贸易商品市场,建设水果、肉牛等农产品专业市场,建立行业公共服务平台。五是构建内外连通物流网络。提出了加快推进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积极推进国际货站建设,支持加快发展转口贸易、加工贸易、大宗货物中转物流、跨境电商等物流服务,建立和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六是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提出了对“驰名商标”、“著名商标”、“老字号”等企业给予支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七是推动同线同标同质。提出了将“同线同标同质”产品适用范围扩大至一般消费品、工业品领域,积极落实上级对参展企业展位费支持政策。八是加强规则对接应用。提出了探索“一地两检”监管模式和外籍人员入境就业等试点,提升便利化水平,开展东盟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法律法规和标准研究。九是促进标准认证衔接。提出了支持龙头企业对标国际先进农产品种植和生产标准,推进林草可持续认证标准、国家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建设。十是完善工作机制。提出了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完善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维权援助机制、进口种苗口岸检疫放行、属地调入后续监管工作机制。十一是提升服务水平。提出了逐步扩大进口矿产品“先放后验”、“依企业申请”等实施范围。十二是加强人才培养。提出了创新推广“外语+职业教育”等人才培养计划,鼓励西双版纳州内外贸一体化企业与有条件的院校对接,为企业提供内外贸一体化经营能力提供人才保障。十三是开展先行先试。提出了开展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试点工作,促进内外贸法律法规、监管体制、经营资质、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有效衔接。十四是加大政策支持。提出了充分利用好上级财政支持政策,支持市场主体培育、品牌建设、发展平台、同线同质同标产品宣传推广,支持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支持保险机构稳健发展出口信用保险和国内贸易信用保险,提升承保能力。
四、涉及范围
《方案》是未来一段时间西双版纳州打破内外贸隔阂,推动国内外市场衔接,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依据,内容主要涉及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方方面面。
五、关键词诠释
3A物流企业:指的是信用等级达到AAA等级的物流企业,是对物流公司的评级。3A级企业都有3A级企业资格认证,资格认证的成功通过,有利于促进公司各项管理走向正规化、现代化、标准化,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不断满足客户需求;有利于明确岗位职责、加强内部协调;有利于树立和改善企业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基础管理。
“四区”叠加政策:从开发开放平台政策上,通过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昆明综合保税区、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四区”优势叠加,根据发展需求积极向国家和省级申请支持政策,更好地推动两地联动发展。
首店经济:是指一个区域利用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国内外品牌在区域首次开设门店,使品牌价值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
RCEP原产地管理信息化应用项目建设:是RCEP原产地规则和关税减让实施准备的重要内容。通过该系统,海关可受理出口原产地企业备案、经核准出口商备案、原产地证书签发等业务。为保障原产地业务的顺利开展。
一地两检:是指在两个国家(或地区)的边境口岸,在同一处地点完成两地的出境与入境检查、检疫手续。
先放后检:先放行随后检测,只要检测结果达标即可,不需要等到检测结果出来才放行。先放后检政策是海关总署促进对外贸易稳定增长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有利于缩短通关时间和成本,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