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切换成纯文本
  • 页面放大功能
  • 页面缩小功能
  • 页面配色功能
    • 页面原始配色
    • 黑底黄字白链接
    • 黄底黑字蓝链接
    • 蓝底黄字白链接
    • 白底黑字蓝链接
  • 十字辅助线功能
  • 示屏放大器功能
  • 页面后退功能
  • 页面前进功能
  • 退出无障碍
生物多样性保护
    您现在的位置: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专题专栏>>生物多样性保护>>

中华穿山甲现身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仑子保护区

  • 作者 :李俊松  | 
  • 来源: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  访问次数 :  | 
  • 发布时间:2024-11-05 18:07 | 
  • 视力保护色:

  近日,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在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中,发现红外相机在勐仑子保护区监测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穿山甲。影像显示,中华穿山甲体型健壮,步伐稳定,在树根缝隙间嗅探觅食。


  中华穿山甲属哺乳纲鳞甲目,鲮鲤科穿山甲属,是国家一级保护物种。体长约30-40厘米;头部呈圆锥形,眼小,耳小;四肢短,具有钩状长爪,尾长几乎等于体长。身体仅吻端,两颊、头部下方、胸腹部和四足无鳞片,其余部分被黑棕色鳞片覆盖,头部、四肢鳞片较小,尾缘鳞片的边缘略尖锐。善于挖洞,喜栖息于潮湿地带,穴居,食性窄,喜食各种蚂蚁。每年12月至次年1月产仔,胎产1-2仔。

  据科研人员介绍,此次拍摄到的中华穿山甲野外活动影像,为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设的红外相机在勐仑子保护区内的首次记录,说明西双版纳强化自然保护地资源管护与监测工作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