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切换成纯文本
  • 页面放大功能
  • 页面缩小功能
  • 页面配色功能
    • 页面原始配色
    • 黑底黄字白链接
    • 黄底黑字蓝链接
    • 蓝底黄字白链接
    • 白底黑字蓝链接
  • 十字辅助线功能
  • 示屏放大器功能
  • 页面后退功能
  • 页面前进功能
  • 退出无障碍
建议和提案办理
    您现在的位置: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建议和提案办理>>

对州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7号建议的答复

西科函〔2024〕23 号

  • 来源:西双版纳州科技局
  •  |  访问次数 :  | 
  • 发布时间:2024-09-27 16:54 | 
  • 视力保护色:

里二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我州优质傣药材原料供应基地建设的建议》(第17号)交由我们办理,结合我州实际,在调查研究和综合协办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开展情况

(一)高度重视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在接到《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2024年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的函》(西政办函〔202412号)后,州科技局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部署,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及时印发《西双版纳州科学技术局关于认真做好2024年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的通知》,梳理了《办理(督办)清单》,逐项确定牵头领导、责任领导及责任人,强调办理程序、办理时限、报送方式及答复要求,构建层层压实责任、狠抓工作落实工作机制,全力推进建议提案办理工作。

(二)专题研究建议问题一是函商协办单位意见建议收集梳理州农业农村局、州林草局、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州市场监管局、州卫生健康委、州农垦局、州财政局、州投资促进局等协办单位意见建议。二是广泛征集研判。对驻州科研院所、高校及相关企业开展电话咨询实地调研等方式。征集研判相关领域信息数据。三是开展面商并形成答复草案。在前期工作基础上,929针对全州傣药南药种植达到一定规模短板在于品种相对集中,种植面积不大,且傣医临床应用品种大多依靠野生资源相关问题相关问题。以及开展摸底调研,明确傣医药紧缺品种、加大科研投入,开展人工繁育规程制定、发展林下种植,实现林药双增收等意见建议逐一进行座谈面商,并形成了答复草案。

、关于对建议内容的逐条答复

(一)关于开展摸底调研,明确傣药紧缺品种相关内容的建议我们的办理意见是:

一是明确全州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工作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中,我州药用植物资源共有 1715种,占云南省 4758种的 36%居全省 16个州市之首。其中,全国重要资源普查的 395个重点品种,仅西双版纳就有 208个,占全国 52.66%。通过全州傣药材资源摸底调查,建立了 688份傣药标准图文数据库。同时,编制了《西双版纳州中药材种植产业化发展规划》,确定砂仁、石斛、薏苡仁、墨西哥薯蓣、珠子草、肾茶、龙血树、沉香、红豆杉等 9个产业化建设品种。二是明确现有傣医药产品种类及下步针对性培养工作。全州制药企业 5家,已获得国家准字号药品品 45个,仅有西双版纳版纳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产品涉及傣药范畴,种类有珠子肝泰胶囊、肾茶袋泡茶、双姜胃痛丸、七子榼藤子丸、雅叫哈顿散 5个品种,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有傣药制剂注册文号 43目前制剂生产委托西双版纳版纳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围绕西双版纳版纳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产能和市场需求,对市场需要度较高的傣药产品和傣药制剂原材料开展针对性的培养,加强标准研究和人工种植,有效解决傣药种植基地缺乏的问题。

(二)关于加大科研投入,开展人工繁育规程制定相关内容的建议;我们的办理意见是:

一是制定并颁布实施傣药标准。通过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云南分所及州傣医医院、州卫生健康委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州已研究制定了104种傣药材标准并颁布实施,填补了傣药无标准的历史,为傣医用药规范提供了法律依据。下一步积极争取省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基金加大对傣医药南药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其他社会投资基金参与傣医药南药产业各环节的投资。

立项扶持生物医药(傣医药)产业科技计划项目。2023发布《2023年生物医药(傣医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安排专项经费500万元从药材品质提升技术研究及示范、濒危珍稀中药材保护与利用、特色健康产品开发、新药临床研究、傣医药品种二次开发等5个重点方向进行技术攻关推动产学研联合申报项目23个、立项支持12个,涉及项目资金1285万元。2024年发布《2024年生物医药(傣医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的通知》,重点围绕傣药材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开展傣药标准研究、经典经方开发应用、功能性产品开发运用、傣药制剂及饮片开发应用、生物医药(傣医药)成果转移转化、傣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傣医药基础理论研究等方面进行申报共立项支持26个,涉及项目资金1920万元。是学习借鉴藏药和蒙药快速发展的经验重点培育和打造具有傣医药特色的龙头企业和重点企业。探索建立投资方-研究所-医院-高校的战略合作平台,解决傣医药产业发展瓶颈问题,加快傣医药产品整合,同时将傣医药及其文化融入旅游、保健和教育等其他行业中,有效促进傣医药产业链的延伸、行业规范和傣医药产业的聚集。

(三)关于发展林下种植,实现林药双增收。相关内容的建议;我们的办理意见是:

一是贯彻落实好《西双版纳州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将林下经济产业列为八大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全力支持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充分发挥西双版纳州森林资源优势,在林下适宜空间规范开展中药材生态种植、仿野生种植,积极推进中药材林下种植基地建设,在不破坏生态多样性的前提下,推广在人工林和商品林林下仿原生境种植砂仁、滇黄精、滇重楼、大百解、姜黄、金毛狗、百部、天门冬等中药材品种。目前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达 18.51万亩,产值2.9亿元。二是勐海县林下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积极探索国有林区中药材种植、进一步推动国有林场健康可持续发展2024年于勐海县53公里管护站的国有林区内建设林下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一处,项目面积 60亩,主要种植滇黄精、滇重楼等中药材;通过开展林下种植,提高林地利用效率和科学含量,探索林药共生发展模式,进一步丰富国有林区生物多样性,既满足了中短期效益,又迎合长远发展,真正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同时,该示范基地采用边示范、边推广的模式,对林区及周边地区林下经济发展起辐射作用,对发展农村经济、促进林农增收等方面起积极促进作用。三是以国家储备林建设为载体,积极主动招商引资。勐腊县林草局以国家储备林建设为载体,开展项目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预估为 151739.76万元。计划建设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综合性苗圃基地、保障性苗圃基础设施建设、智慧胶园数字化平台管理系统建设。扩大橡胶产业优势,大力发展勐腊砂仁品牌优势,引入骨碎补、淫羊藿等专业药材种植商,中药饮片制造商。努力为勐腊县打造为国家级标准化定制药园建设基地。四是全州共有天然橡胶林地 452.22万亩,每年申报砍伐更新 8万亩以上。橡胶林面积广、林下空间大且生产周期长,能满足半喜荫及耐荫类短期或多年生傣药的生长和基地建设需求。截至 2023年底,全州天然橡胶林下间种菠萝、砂仁、香蕉、中草药等经济作物面积累计 21万亩,产值 19316万元。下步将积极开展林下傣医药南药仿生种植,实现林药间作,以药养林。重点发展砂仁、石斛、沉香、薏苡仁、龙血树、重楼、滇黄精、白芨、金线莲、滇龙胆、肾茶、大叶千斤拔等傣医药南药,将我州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巩固提升全州天然橡胶产业。五是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根据《2024年西双版纳州生物医药(傣医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实施方案》支持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200万元开展傣药种质保存基地建设项目,支持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40万元开展中药材鸡血藤习用植物种质资源品质评价与种植技术研究。六是加强林下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根据《西双版纳州2024年科技创新发展专项资金使用方案》支持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50万元开展纸核芒果品质优势形成机制及配套栽培技术研发与示范推广,50万元开展天然橡胶乳清中麦角硫因提取及橡胶林下傣药种植示范;结合沪滇协作项目支持西双版纳柬龙制药有限公司与云南煌雅傣药业有限公司30万元共同开展栀子、跳蚤草、美登木等中草药林下种植推广。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对标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州委州政府安排部署和《西双版纳州生物医药(傣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2023-2025年)》各项目标任务按照从功能性产品(食、妆字号)做起、朝保健品(健、械字号)走起、到药品准字号赶起的路径,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促进生物医药(傣医药)产业补链强链延链高质量发展。

感谢您对关于加快推进我州优质傣药材原料供应基地建设的关心和支持。

 

 

 

 

              

西双版纳州科技局

        2024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