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切换成纯文本
  • 页面放大功能
  • 页面缩小功能
  • 页面配色功能
    • 页面原始配色
    • 黑底黄字白链接
    • 黄底黑字蓝链接
    • 蓝底黄字白链接
    • 白底黑字蓝链接
  • 十字辅助线功能
  • 示屏放大器功能
  • 页面后退功能
  • 页面前进功能
  • 退出无障碍
建议和提案办理
    您现在的位置: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建议和提案办理>>

对政协西双版纳州十三届三次会议第31号提案的答复

西文旅函〔2024〕357号

  • 来源:西双版纳州文化和旅游局
  •  |  访问次数 :  | 
  • 发布时间:2024-08-16 16:35 | 
  • 视力保护色:


勐腊委员小组: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提案》(第31号)交我们办理,综合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开展情况

州文化和旅游局及各协办单位高度重视提案办理工作,各单位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了分管领导负责、承办科室具体办理、相关科室协作的机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办理工作格局。通过与相关专家和各县市相关部门沟通交流、调查研究,在加快乡村旅游发展举措等方面达成共识、形成回复意见。

二、关于对建议内容的逐条答复

一是关于坚持科学编制乡村旅游规划的建议,我们的办理意见是:截至目前,全州已完成207个行政村(景洪市84个、勐海县81个、勐腊县42个)规划编制工作并获得审批和入库备案。持续推进农房设计工作,加强农村建房风貌引导。编制了《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乡村风貌设计导则》《西双版纳傣族新民居建筑方案》《西双版纳傣族民居方案精选》《西双版纳傣族民居施工图集》《西双版纳哈尼族、布朗族、拉祜族、基诺族民居建筑设计方案图集》《农村危房改造图集》《农村危房改造施工大样图》等提供农户参考选用,进一步提升村庄村容村貌,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建筑风貌。目前,我们正在开展文旅资源调查工作,也正在谋划文化和旅游“十五五”发展规划,着手编制西双版纳州全域旅游实施方案(2024-2026年)、“雨林徒步”规划等,我们将把乡村旅游纳入各类相关规划、方案,进一步优化乡村旅游区域整体布局,联合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部门,推动农文旅融合、茶旅融合、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结合乡村实际,合理开发独具特色的自然生态资源、民俗文化、传统饮食和制作工艺等资源,稳步发展农业观光型、休闲度假型、民俗文化型和特色美食型农家乐,促进乡村旅游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二是关于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我们的办理意见是:近年来,结合乡村振兴整体工作部署,聚焦村庄规划编制管理、农村建房规范管理、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整治提升、绿美乡村建设等七项重点任务,强化领导,多措并举,持续发力,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突出短板,全州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提升。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听取工作汇报、研究部署工作,组织召开全州“千万工程”经验工作推进会议,调整成立了“千万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专班例会、工作调度、督导检查及通报等工作推进机制。2024年,计划创建完成乡村振兴“示范村”提升达标类50个,现有37个“示范村”已达到省级示范村创建标准,涉及建设项目92个,项目投入资金约1.6亿元;计划整治提升170个“提升村”,现有61个“提升村”已达到省级提升村标准,涉及建设项目193个,项目投入资金约1亿元;计划改建农村卫生户厕7078座、自然村卫生公厕50座、农垦地区卫生公厕155座,现已完成农村卫生户厕2925座、自然村卫生公厕21座,农垦地区卫生公厕已完成工程招标及项目开工;全州212个行政村(不含磨憨),已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110个。“十四五”以来,勐腊县农村公路达3530.4公里。2023年,勐腊县乡镇通三级公路比率为60%,全县行政村公路硬化率100%、自然村通硬化路率达99%(不含农场连队)。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铁路、高速公路纵横贯穿南北,以国道、省道为主干道,县乡道为主体,乡村道为基础,县域路网全覆盖,连接昆曼国际通道的交通网络。2024年,将持续加快勐腊县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乡镇通三级公路逐年提升,至2024年底,勐腊县乡镇通三级公路率达80%。当年计划完成3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建设196.799公里。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指导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智慧景区、景点建设,强化数字赋能乡村旅游,逐步完善旅游标识、标牌、导览、停车、餐饮、住宿、购物等旅游要素设施。

三是关于加快实施乡村旅游创A行动步伐的建议,我们的办理意见是:及时召开了乡村旅游专题会议,协调解决乡村旅游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印发了《2023年西双版纳州乡村旅游创A行动方案》,按照国家标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加强乡村环境与资源保护,提升乡村旅游景观,配套相关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推进西双版纳州乡村景区化建设,提高村级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截至目前,全州成功创建29A级旅游村(景洪县10个、勐海县9个、勐腊县10个)。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全州乡村旅游接待人数1507.69万人次,收入121.87亿元。2024年,景洪市计划新增A级旅游村(寨)15个;勐海县完成了老班章A级景区创建初评、整改,正在开展贺开、章朗创建A级景区前期工作,已出具勐海产业园区、南糯山、雨林古茶坊等创建A级景区诊断报告;勐腊县围绕3条示范带的创建开展乡村旅游创A行动,提前介入安乐、新酒房、倚邦、曼庄、高山等5个重点村寨的规划设计,按照旅游景区标准布置基础设施、标识标牌系统和文化元素植入,标识标牌已经开始安装,文化墙、民族文化节点等文化植入也在同步进行中。

四是关于加强实施品牌营销宣传推介的建议,我们的办理意见是:积极构建“央媒+省媒+州市县媒体+文旅企业”联动、线上线下一体的品牌传播矩阵。加强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网等主流媒体的合作,利用西双版纳掌上文旅微信公众号、文旅头条、云报客户端等平台,加大旅游精准营销力度,助乡村旅游发展。上半年,发布原创、转载稿件共计770篇;依托湖南卫视《旅行任意门》栏目,呈现西双版纳美食、美景和非遗文化,提高西双版纳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截至618日,《旅行任意门》西双版纳站节目播放量达3.83亿次;以本土民歌为载体,举办首届云南民歌大家唱“西双版纳等你来”专场活动,唱响“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唱出“有一种‘象’往的幸福”,感受西双版纳的神奇魅力。据统计,活动直播观看量达130余万次,线上浏览量达8000万次;目前正在开展“云南美景大家赏-西双版纳最象往”活动,吸引各方游客到西双版纳旅游。通过在抖音和小红书平台开设暑期话题“#向雨林出发”,在暑假期间打造抖音同城热点榜单1个,举办“网络大V向雨林出发”活动,打造西双版纳旅游暑期大学生游、亲子研学游、玉林探险新热点,文旅IP新形象,延伸文旅产业链条,培育“旅游+”业态的新模式。

下一步,州文化和旅游局将把乡村旅游纳入西双版纳州“十五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全域旅游实施方案和“雨林徒步”规划中,作为重要篇章进行编写,做到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结合项目实施,因地制宜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丰富乡村旅游发展内容。通过开展美丽乡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幸福乡村、绿美乡村、脱贫攻坚战等一系列活动,有效促进旅游产业与乡村相关产业的有机融合。同时,借力旅游官网、微信、微博等融媒体平台开展大规模、多层次、立体化宣传,积极扩大宣传提升品牌形象,开辟特色乡村旅游新形象,助力乡村旅游持续发展。

感谢你们对我州乡村旅游工作的关心,我们将努力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升工作效率,期盼你们一如既往地关心旅游工作。相信在你们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下,西双版纳州旅游高质量发展一定会加快变为现实。

 

 

 

西双版纳州文化和旅游局    

2024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