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切换成纯文本
  • 页面放大功能
  • 页面缩小功能
  • 页面配色功能
    • 页面原始配色
    • 黑底黄字白链接
    • 黄底黑字蓝链接
    • 蓝底黄字白链接
    • 白底黑字蓝链接
  • 十字辅助线功能
  • 示屏放大器功能
  • 页面后退功能
  • 页面前进功能
  • 退出无障碍

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西双版纳州2025年稳就业促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西政办发〔2025〕17号

  • 来源: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  |  访问次数 :  | 
  • 发布时间:2025-06-24 17:00 | 
  • 视力保护色: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直各委、办、局,中央、省属驻州有关单位:

《西双版纳州2025年稳就业促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已经州委、州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624

(此件公开发布)



西双版纳州2025稳就业促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就业、促消费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结合我州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稳就业扩增收行动

(一)强化产业支撑,拓展就业空间。聚焦“三大经济”、“七大产业”发展目标,做强传统优势产业,不断拓展县域就业新空间。大力培育创业主体,健全集金融支持、场地保障、技术援助于一体的创业服务体系。强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提升重点产业吸纳就业能力。深入推进“访企拓岗”专项行动,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按1500/人标准落实一次性扩岗补助,激励企业吸纳就业,稳定岗位。大力培育生态、康养、研学、文创、智慧旅游等新业态企业,创造城乡新就业岗位。加大创业扶持力度,优化创业担保贷款服务,大力推行云岭创业贷强化创业带动就业促消费效应。2025年,全州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创业不少于600人,带动就业1000人以上。州发展改革委、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州农业农村局、州总工会、西双版金融监管分局,各县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以下均需各县人民政府负责,不再列出

聚焦青年群体,促进就业创业。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多措并举做好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实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和“就业政策暨大学生就业创业典型进校园”专项行动,统筹推进招聘、指导、创业、培训、帮扶等全链条服务。深挖政策性岗位,组织实施好“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乡村振兴干部”等基层就业项目,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2025年,全州事业单位招聘各类人才800余人。落实吸纳高校毕业生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和州内高校、中职院校毕业生一次性求职补贴。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对符合条件的发放5000元一次性基层就业奖补。(州发展改革委、州教育体育局、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州农业农村局、团州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优化就业服务,兜牢民生底线立足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人民群众需求,以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合理配置优化各级就业服务资源,促进劳动者高质量就业创业。完善“四位一体”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提升“15分钟就业服务圈”效能。实施“家门口的务工车间”试点,推动就业帮扶车间升级,稳定农村劳动力就业与收入。2025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不少于28.5万人。强化兜底保障,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开发一批农村公共服务、护林、道路养护、水利管护、市政维护等公益性岗位,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加大重点群体保障,面向城市低保对象发放爱心消费券,助力城市特殊群体充实生活物资。(州发展改革委、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州民政局、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州农业农村局、州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深化制度改革,扩大增收渠道准确把握和适应居民消费提质升级趋势,协同推进支持政策和改革举措落实落地,进一步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建立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及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台账,出台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引导土地规范有序流转,探索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村集体资产,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完善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落实好《“稻+”综合种养及加工奖补办法》,确保种粮收益稳定。实施技能富民行动,紧扣县域经济产业主攻方向,针对农业、文旅、口岸优势县,开展专项技能提升行动,构建“一县一培训”精准赋能体系。2025年,全州职业技能培训不少于8500人次。对高原特色农业等产业急需紧缺职业(工种)培训补贴上调30%;口岸、抵边企业相关职业(工种)培训或脱贫劳动力按规定参训的补贴上调20%(州发展改革委、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州教育体育局、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州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实施促消费强动能行动

推动多方联动,促进消费融合。统筹商品消费、服务消费、生产性消费,促进商文旅深度融合,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鼓励景区推出周票、半月票、月票、半年票、年票优惠以及“门票+二消”优惠套餐,开展“景区+”各业态联动优惠活动。组织金融、网络平台、零售、住宿、餐饮等行业经营主体,联动发放美食、美宿、美物消费券。鼓励住宿类经营主体设计“递增式”优惠促销模式,营造“长住厚惠、多住多省”消费氛围。围绕美食、美宿、美物开展“消费即有礼”活动,激发群众消费热情。开展“跟着赛事去旅游”活动,围绕格兰芬多自行车节、景洪马拉松赛等群众体育赛事,动员州内旅游、文创、零售、住宿和餐饮经营主体与赛演活动联动,推出“赛票+演艺+文旅”优惠套餐,构建“吃住行游购娱体”一体化服务模式。(州教育体育局、州商务局、州文化和旅游局、州广电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强化品牌培育,激发消费活力。抓好“西双版纳+”系列品牌创建,加快文旅基础设施提档、文旅服务提质、文旅消费扩容,进一步激发文旅经济活力。打响“旅居西双版纳”新品牌,有序发展8大旅居业态,建设2个旅居示范试点,抓好100个重点旅居村打造,力争2025年旅居西双版纳人数达78万人。着力打造“西双版纳+”区域消费品牌,开展“西双版纳+”品牌首发活动,鼓励开设“西双版纳+”品牌商品旗舰店,在景区、商超、加油站零售店设立专柜,推动西双版纳商品出州、出省、出国。联动行业协会,组织零售、住宿、餐饮、文旅等经营主体参与“西双版纳+吃住游娱购”品牌评选活动,以美食、金枕电子地图等方式推向旅游市场,为游客提供“靶向消费”服务。举办西双版纳“民族菜系大师”及“民族传承菜”评选活动,扩大民族餐饮文化影响力。培育发展连锁经营业,鼓励企业开设国际知名品牌中国首店、国内知名品牌云南首店和本土原创品牌连锁首店。(州商务局、州文化和旅游局、州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突出智慧赋能,创新消费场景围绕促进服务消费,积极打造数智技术应用场景,创造全新的消费体验,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积极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加快推进农集贸市场智慧化改造和西双版纳城市物资集配中心建设工作,鼓励商贸、养老、物业服务、居家育幼等经营主体,采取“1N”管理模式在社区开设直营连锁店、加盟店,改善社区消费场景。鼓励企业在景区、商业区采取AI生成、元素构成、情景再造等方式,以“游戏体验”、“生态体验”、“穿越体验”等为主题,打造游购娱为一体的新型消费场景。加大对电商企业、电商运营人才的培育力度,年内建成1家电商直播产业园,培育限额以上电商直播企业5户。积极申报2025年度县域商业建设行动,推广“流动供销致富”经验,完善供应体系,打通农产品上行、生产生活资料下行的“最后一公里”。州民政局、州住房城乡建设局、州农业农村局、州商务局、州文化和旅游、州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西双版纳国投集团按职责分工负责)

深挖市场潜能,加力以旧换新强化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争取省级财政资金,同步配套州级财政资金,调动企业和消费者积极性。加力开展2025年西双版纳汽车促消费活动,对在西双版纳州购买全新乘用车(含新能源汽车)的个人消费者,按照4000-5000/辆的标准发放核销汽车消费券,进一步激发汽车消费市场活力。(州发展改革委、州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用好政策红利,扩大入境消费进一步丰富市场供给,优化服务,扩大入境消费。用足用好单双边免签、240小时过境免签、东盟国家旅游团入境云南西双版纳免签等政策。支持鼓励旅游景点、购物中心、连锁超市、餐饮店、酒店等场所、经营主体配备受理境外银行卡、移动支付等设施,新增1条入境旅游产品线路,设立3个入境游便利化支付设施,布设离境退税智能终端设备,提升入境旅游服务保障。加快推动离境退税商店增量扩容,动员老字号产品、非遗产品、名优特产、文创店等备案离境退税商店,力争2025年备案的离境退税商店新增9家。建立“城市礼物”和“必购必带”等具有辨识度的产品库、企业库、品牌库,组织退税商店开展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活动。(州商务局、州文化和旅游局、州外办、州交通运输局、州税务局、西双版纳海关、勐腊海关、西双版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打洛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磨憨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中国人民银行西双版纳州分行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加大政策支持,提振住房消费。坚持因城施策,推动建设“好房子”,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降低住房消费成本,巩固房地产政策组合拳效果,持续加大降息、增贷、减税等政策支持力度。落实住房公积金优惠政策,支持多子女家庭和引进人才公积金贷款购房、租房提取额度上浮,深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工作2025年,力争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155万平方米以上。(州住房城乡建设局、州住房公积金中心、州税务局、中国人民银行西双版纳州分行按职责分工负责

、实施要素支撑保障行动

(十加大资金投入。州级财政安排500万元落实专项行动各项工作,重点保障开展消费联动、品牌创建、消费场景创新、以旧换新、重点群体保障等工作。(州财政局、州教育体育局、州商务局、州文化和旅游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强化金融赋能个人消费贷款自主支付的金额上限可阶段性从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个人互联网消费贷款金额上限可阶段性从20万元提高至30万元。商业银行用于个人消费的贷款期限可阶段性由不超过5年延长至不超过7年。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中对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给予不低于10个基点的优惠。西双版纳金融监管分局、中国人民银行西双版纳州分行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加大投资支持对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贡献率大的县,在教育医疗、技能培训、养老托育、文旅体育等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分配方面予以倾斜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消费、文化旅游等领域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州发展改革委、州财政局、西双版纳金融监管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组织保障

各部门(单位)要加强协同联动、政策宣传,保障政策落实到位。财政部门要做好促消费专项行动资金保障工作。各县(市)要压实主体责任,结合实际制定配套措施,加力推动全州稳就业促消费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本方案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51231日。

相关文件

解读《西双版纳州2025年稳就业促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