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印发了《西双版纳州“十四五”产业园区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为了便于各级各部门更好地理解和贯彻执行,现就《实施方案》作如下解读:
一、背景依据
按照省委、省政府“大抓发展、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大抓市场主体、大抓营商环境”的发展思路和西双版纳州产业强州决策部署,产业园区必须更加全面发挥资源、生态、区位等优势,抢抓政策支持、产业转移、数字化变革等机遇,破解人才、技术、资金、土地等瓶颈,努力培育更多的市场主体,努力营造更优的营商环境,为全州重点产业发展、产业项目建设及产业招商做出更多实质性贡献。
为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十四五”产业园区发展规划的通知》(云政办发〔2022〕76号),进一步推动西双版纳州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结合州情实际,制定《西双版纳州“十四五”产业园区发展实施方案》。
二、任务目标
坚持低碳化、集群化、数字化、高端化方向,统筹园区产业布局,完善管理机制、突出创新驱动、推动绿色发展、强化招商引资,形成优势互补、产业联动、区域协同、错位发展、链条完备的高质量发展格局,将园区打造成为产业强州的主引擎、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创新驱动的引领区和高水平营商环境的示范区。
到2025年,全州产业园区经济规模显著提高、质量效益全面提升、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绿色发展全面加强、开放水平显著提升、管理机制不断健全。
到2035年,园区发展质量效益全面提升,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产业关联性、集聚性显著增强,形成橡胶、普洱茶、生物医药(傣医药)、热带水果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集群,园区实现错位发展、差异化竞争。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格局全面形成,多元化运营园区模式全面建立,支撑园区高质量发展的管理机制更加健全。
三、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共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总体要求,提出我州产业园区发展的指导思想,确定4大基本原则,即:坚持规划引领、统筹发展,坚持创新驱动、高端发展,坚持节约集约、绿色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围绕经济规模、质量效益、创新能力、绿色发展、开放水平、管理机制6个方面提出到2025年的发展目标,远期目标展望到2035年。
第二部分为发展布局,围绕以中老铁路为纵轴、辐射带动周边发展的沿边开放立体化发展新格局,构建与全州区域经济相协调的“一轴两翼”园区发展空间布局。产业布局方面,围绕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坚持全州“一盘棋”统筹布局,培育优势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链上下游配套、集群化和全产业链发展,合理布局橡胶、普洱茶、其他绿色食品、数字经济、生物医药(傣医药)、口岸经济、文旅康养7大重点产业。
第三部分为主要任务,围绕理顺园区管理机制,提出强化顶层设计、健全管理机制、探索多元化开发模式、创新园区投融资机制、落实监测评价体系5项重点任务。围绕完善园区功能配套,提出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加快数字化园区建设、加快推动产城融合发展3项重点任务。围绕增强园区创新能力,提出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快促进创新主体集聚、加强创新人才培引、优化园区创新环境5项重点任务。围绕加快园区绿色发展,提出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促进园区资源综合利用、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建设绿色低碳园区、强化园区环境污染治理、加强园区安全生产6项重点任务。围绕推动园区开放发展,提出提升园区开放合作水平、推动园区与自贸区联动发展、推动园区跨区域协同发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4项重点任务。围绕强化园区招商引资,提出统筹招商引资工作、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突出抓好招大引优、加强招商队伍建设4项重点任务。共计6个方面提出27项工作任务。
第四部分为保障措施,提出强化组织保障、加强政策支持2个方面的要求,突出完善土地利用政策、加大财税政策支持、突出项目支撑3个重点。
四、涉及范围
《实施方案》面向全州以发展工业为主的产业园区、开发开放试验区等各级各类园区(含产业集聚区),实施年限为2021—2025年,远景展望到2035年,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西双版纳州产业园区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五、执行标准
无。
六、注意事项
(一)与相关文件相衔接。《实施方案》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十四五”产业园区发展规划的通知》(云政办发〔2022〕76号)、《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及其他相关文件相互衔接。
(二)方案目标的落实。《实施方案》的发展目标、工作任务落实到年度具体工作及项目。
七、关键词诠释
飞地经济:打破区划限制,以最新国务院批准的各类开发区为主要载体,在平等协商、自愿合作的基础上,以生产要素的互补和高效利用为直接目的,在特定区域合作建设开发各种产业园区,通过规划、建设、管理和利益分配等合作和协调机制,实现互利共赢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三线一单: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精细化管理、强化国土空间环境管控、推进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REITs(英文全称RealEstate Investment Trust)是指一种类似共同基金,投资标的物为不动产的投资工具,主要是借由不动产的证券化及许多投资人的资金集资,使没有庞大资本的一般投资人也能参与不动产市场,获得不动产市场交易、租金、与增值所带来的获利,同时又不需要实质持有不动产标的。
亩产论英雄:以提高“亩产效益”为核心,围绕节约集约用地、节能降耗减排等重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到集约、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是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
“单项冠军”企业:长期专注于某些特定细分产品市场,生产技术或工艺国际领先,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全国前列的企业。
七通一平:园区建设中前期工作的道路通、给水通、电通、排水通、热力通、电信通、燃气通及土地平整等基础设施建设。
邻里中心:邻里单位中的公共中心,是集商业、文化、体育、卫生和教育等于一体的区域性商业服务中心,较好地满足了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完善了园区功能布局,实现城市功能与园区产业功能的有机融合。
“IPv6”:互联网协议第6版,用于替代现行版本IPv4的下一代IP协议。IPv4最大的问题在于网络地址资源有限,严重制约了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而“IPv6”不仅能解决网络地址资源数量的问题,而且能够解决多种接入设备连入互联网的障碍。
“上云用数赋智”行动:“上云”是指探索推行普惠型的云服务支持政策;“用数”是在更深层次推进大数据的融合运用;“赋智”是要加大对企业智能化改造的支持力度,特别是要推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零碳”:一般指人为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二氧化碳移除量相平衡的状态。可通过使用碳排放量趋近于零的清洁能源,植树造林,碳捕集、利用、封存(CCUS)等方式实现与区域内排放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
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
八、新旧政策差异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