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切换成纯文本
  • 页面放大功能
  • 页面缩小功能
  • 页面配色功能
    • 页面原始配色
    • 黑底黄字白链接
    • 黄底黑字蓝链接
    • 蓝底黄字白链接
    • 白底黑字蓝链接
  • 十字辅助线功能
  • 示屏放大器功能
  • 页面后退功能
  • 页面前进功能
  • 退出无障碍

“绣花功夫”织就便民利企“幸福网”——景洪市“2345”工作法全力打造政务服务新实践

  • 作者 :景洪市政务服务管理局 胡越惺  | 
  • 来源:西双版纳州政务服务管理局
  •  |  访问次数 :  | 
  • 发布时间:2025-04-12 13:40 | 
  • 视力保护色:


2024年以来,景洪市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难点、堵点,持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通过“2345”工作法,以“绣花功夫”全面提升我市政务服务精细化水平,从多维度发力推动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城乡帮办代办高度连结以更优的流程、更快的速度、更暖的态度全力织就便民利企“幸福网”

二项改革“”出高效率

●“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全力落实《云南省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 实施方案》要求,与26个主题事项13个牵头单位形成联动机制,编制并印发“高效办成一件事”办事指南,明确办事流程、所需材料,有效减少群众跑动次数。景洪市批省级26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已全部进驻政务大厅,实现“只进一门、一表申请、一网流转、联动办理、一次办成”。2024高效办成一件事累计办件10630


●相对集中审批改革。制定出台《景洪市推进行政审批职能“相对集中”改革实施方案》。按照一窗受理、后台审批、一窗出件模式,引进专业综合窗口运营团队入驻景洪市政务服务中心,采取“15+2”(受理+出证)的布局设置17个综合服务窗口,实现一事跑多窗升级为一窗通办,为群众提供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政务服务。目前,综合服务窗口已承接20个部门657项政务服务事项“一窗通办”。2024年综合窗口共计接件24117办结24117办结率100%


三级政务服务体系“绣”出新格局

●市级政务服务中心。秉持着“新政务 心服务”理念,打出多套组合拳,全面推动政务服务更加规范化、标准化、便利化建设。把脉问诊,从办事群众的第一视角全面疏通办事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将进驻事项业务内容、办理流程等方面进行再梳理、再优化、再提升,编制60项高频事项办理业务手册,聚焦季节性、高频率事项开展业务培训13场次,让办事群众获得了更加精准、更加暖心的政务服务。科技赋能,启用多语种翻译机,实现中文、英语、德语、泰语等112种语言“零国界”交流;“爱之声”手语互动翻译机,一键即可启动专业手语服务,实现与特殊群体的零障碍沟通、零距离服务。潮汐窗口,合理分流办事群众,有效缩短办事群众排队等候时间,并积极与进驻企业沟通,增派窗口人员和外围政策解答人员,减轻业务窗口办理压力,加快业务办理审批速度暖心办事,‌开展“延时办、‌预约办、‌上门办、‌帮代办”等特色服务,‌全面营造“高效便捷、‌优质温馨”的便民服务环境。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开设“帮办代办服务”窗口、为群众提供咨询引导、表单填报、答疑解惑、帮办代办等全程“保姆式”闭环服务,让群众办事体验感持续攀升。2024年市级政务服务中心收到群众企业好评426件。



●乡级便民服务中心。全市9个乡镇、5个街道全部建成便民服务中心。各乡镇街道依托党群服务中心,采取“综合窗口+专业(主题)窗口”模式提供便民服务,养老、医保、残联、市场监管、民政、退役军人、公安等事项进驻便民服务中心设置“专业窗口”;设立“综合服务”窗口,融合受理农业、文化、林业等事项的接件转办,“综合窗口”还为群众提供帮办代办、“高效办成一件事”“办不成事反映”等服务,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群众办事“进一家门,办多家事”。同时,各党群服务中心还设置了等候区,为群众提供热水供应、手机充电、休息阅读、医药箱等便民服务,为基层群众带来了温馨、便利的办事体验。嘎栋街道整合辖区商家、公益团体等社会资源,将公交卡办理、就业咨询、劳务纠纷、职业技能培训、旅游景点宣传、房产咨询、心理疏导、老年助餐等服务项,旅居和新市民群体提供“吃、住、行、游”等各项便民服务,最大限度满足“新市民”到景工作、居住、旅游的实际需求2024年全市9个乡镇、5个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共接件98738件,办结98738件,办结率100%

●村(社区)级便民服务站。打造以市级政务大厅为主导的市-乡、街道-村委会、社区三级联动城乡帮办代办服务体系,目前我市14个乡镇街道,162个村社区成立了263人的帮办代办队伍,可帮办代办50个事项,避免群众来回跑、多次跑,极大地提高了办事便利化程度。景哈乡聚焦边境乡镇定位,在代办服务反向跑活动中多次深入抵边村寨进行考察、调研,创新服务路径,将群众需要以及代办工作难题分析解决同哈尼族火塘文化相结合,创新火塘夜话+帮办代办服务。勐旺乡上线帮办代办小助手在辖区各村委会便民服务站进行宣传,基层群众提供线上代办服务,基层群众只需在帮办代办小助手上填入办事人基本信息、上传办理事项所需基本材料即可申请办理。全市各村(社区)帮办代办暖心小分队基层群众少跑路,让服务更暖心。


四个专项行动“绣”出精服务

申请材料清理专项行动针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统一梳理标准、固化梳理流程、动态调整梳理要素,将办事频率较高、申报材料复杂、申请流程繁琐、跑动部门较多的政务服务事项进行整合,截至目前梳理了第一批12个部门230个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并在审核1209项申报材料的基础之上,清理78项无依据的申报材料。修订形成并公布实施《景洪市本级容缺受理服务事项清单(2024版)》,涉及10个部门66个事项,明确了每个事项的容缺条件及补正要求。

政务服务事项核查行动为确保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完整、流程透明,推动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最大限度利企便民,打造高效、便捷、公正、合法的行政审批环境,依据政务服务事项基本目录和权责清单等开展政务服务事项核查截至目前抽查17个部门34个事项,发现并整改问题16项。

网上办事指南规范化提升行动对市级1245项及乡镇980项政务事项办事指南内容进行细致梳理,调整办事指南不清晰、不准确等问题,按照标准全面规范网上办事指南,为群众提供全面、详细的办事指南,助力群众和企业办事更加便捷高效提升群众和企业的满意度。

关联事项集成办行动结合景洪实际创新拓展开办民宿”“美容美发一件三联”“农村村民宅基地”“开办水果店、异地就医备案养老认证等本地特色集成一件事,持续推动一件事一类事转变。截至目前开办民宿专窗办件共计222件(咨询件:149件,办件:73件);美容美发一件三联专窗办件共计138件(咨询件:45件,办件:93件);农村村民宅基地办理965件;开办水果店办理8件、异地就医备案养老认证19件。


五项特色服务“绣”出温度感

搭建“政企民会客厅”交流平台。制定《景洪市政企民会客厅工作方案》,打造小范围、常态化、轻松化、零距离的政企民对话平台——政企民会客厅,广泛听取企业对政务服务工作的意见建议,着力帮助协调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截至目前,组织开展7政企民会客厅系列活动,收集意见建议15条,回应处理企业、群众反映问题23


组建西双版纳“新市民”陪办团。聚焦到景洪避寒旅居老年人网操作困难、异地提交材料困难等难点堵点问题,将老年人优待证办理、异地就医备案、老年公交卡办理等事项纳入西双版纳“新市民”陪办团作范围,目前已陪办104外地来景洪旅居的群众完成业务办理。


推出小玉说政务系列视频。从企业和群众办事实际需求出发,采取短视频+政务服务宣传推广模式,将办事指南拍成短视频,就业务办理所需资料、办理流程、办理渠道等,以动态讲解、动画等形式直观清晰简明地传达给办事群众,把服务窗口由政务大厅搬到镜头前,让政务服务可视化”,截至目前已发布21期视频合集


开展投资项目审批“全流程跟踪”。积极打造项目管家帮办代办,制定《景洪市投资项目帮办代办服务工作方案》,组建投资项目帮办代办队伍。建立审批部门联动机制和问题协调机制,提供一对一政策咨询指导、申报辅导、帮办代办审批手续、协调解决审批问题,截至目前提供投资项目审批帮办代办服务110次,涉及85个项目,为园区17家企业帮办前期手续152 项、为园区20个公建项目代办前期手续269项。


开展政务服务体验活动。一是领导坐窗口干部走流程”,每月各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单位领导、科室长通过角色转换站在普通群众的角度体验办事流程,对本部门在政务服务审批工作中存在的痛点、堵点、难点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有针对性地优化审批、办事流程,进一步促进政务服务工作质效提升。二是向社会各界、各领域公开招募政务服务体验官为群众代言、为服务问诊、为改革助推,及时反馈体验政务服务过程中感受到的短板弱项,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体验感、获得感。截至目前共有20个部门参与领导坐班体验式活动84人次,向社会各界、各领域公开招募政务服务体验官15排查堵点难点问题32个,提出相关工作建议意见27,提出的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

2025冲锋号

景洪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将通过整合一批高效办成一件事主题事项、跟踪服务一批企业投资项目、规范一批政务服务标准、推出一批乡镇(街道)特色政务服务“四个一批”政务服务模式,不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提高政务服务的便捷性、高效性和满意度,让便民利企业“幸福网”越织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