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澜沧江·湄公河,一路奔腾而下,把中、老、缅、泰、柬、越6国紧紧串连在一起,这是一条美丽多情的大河、一条友善往来的纽带、一条经贸繁荣的长廊。每年,来自中、老、缅、泰、柬、越6国以及南亚、东亚、西欧、美洲等越来越多国家的艺术团体、艺术家,共同欢聚在西双版纳,共赴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艺术节(以下简称文化艺术节)的美丽之约,共叙友谊,共谋发展,共话未来,以文化交流互鉴写下了一个又一个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澜·湄新篇章。
十年磨一剑
打造国际文化交流交融平台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山水相连、江河同源、人文相亲。1992年,西双版纳州和泰国清莱府倡议,由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边境城市轮流举办“中老缅泰柬越边境地区文化艺术节”,每年举办一次,这一倡议得到其他国家边境城市的积极响应。2011年,边境地区文化艺术节被提升为云南省省级文化艺术节,正式更名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艺术节”,举办地点固定在西双版纳州,至今已经连续举办十届。
十年来,西双版纳州将文化艺术节筹办工作放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流域国家共建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高位谋划,以“亲诚惠容·合作共赢”为主题,突出“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国际传播理念,同周边国家广泛、深入地开展文化艺术交流与文化经贸合作,力求每年文化艺术节都能推陈出新,展示各国“一江水、一家亲、一路行”的文化发展成果,不断促进“一带一路”合作伙伴文明交流互鉴。
经过十年的沉淀和积累,如今,文化艺术节已成为流域各国一个重大文化艺术交流展示平台、经贸合作平台和区域性较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欢聚西双版纳
与艺术相约享文化盛宴
2018年文化艺术节晚会上,中国的《“一带一路”过我家》、缅甸的《掸邦欢歌》、老挝的《占芭花》、泰国的《河畔》、柬埔寨的《怀念中国》、越南的《希望之歌》等优秀歌曲,尽显澜·湄流域艺术魅力;喀麦隆、乌克兰、阿根廷等国艺术家联合参演,成为澜·湄流域和“一带一路”合作伙伴民心相通的见证……
文化艺术节精品晚会、“一条大河”西双版纳国际影像展、“水韵裟罗”创意民族服装秀、“生命之律动”西双版纳国际美术展、澜·湄国际电影周、澜沧江文学论坛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让文化艺术节成为了一个国际性、民族性、创新性、群众性的文化艺术交流盛会。
架起友谊之桥,汇聚四海之友,共奏和谐之曲。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各国和“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的艺术团体、艺术家,每年通过音乐、舞蹈、摄影、美术、服饰、电影、美食、跨境民族传统文化等,充分展示各国的文化魅力和资源优势,也为国家对外开放奠定了坚实的民心基础,为云南扩大开放格局创造有利条件,为西双版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智力支持。
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
共绘澜·湄合作新画卷
共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十年来,西双版纳以文化艺术作为纽带,向世界展示流域各国人民睦邻友好的风貌,成果丰硕,亮点纷呈,呈现一幅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丽画卷。
——高站位培育对外文化交流品牌。文化艺术节除六国艺术团体和艺术家外,还吸引了美国、孟加拉国、印度、韩国、加拿大等世界五大洲近40个国家的艺术家和民间艺术团体参加展演,让人们看到世界各国携手走向更加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景。
——高起点探索建立流域国家人文交流“心联通”机制。十年来,文化艺术节已出版6本影集画册,推出20余篇理论文章、10余条(篇)名家访谈视频等,此外,还展出40多个国家和地区5000多名艺术家近1.8万幅作品,展览活动在行业内确立了广泛的影响。
——高品位推动城市人文治理取得成效。文化艺术节在景洪市、勐海县和勐腊县都设置展区,覆盖范围广,受益人群多,在全州营造了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十年来,文化艺术节的品牌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城市文化品位和人文治理的成效得到有效提升。
如今,澜·湄故事还在不断演绎,2023年,第十一届文化艺术节即将再次点亮六国艺术的璀璨灯火,西双版纳将继续依托文化艺术节不断讲好澜·湄故事、传播澜·湄声音、展现澜·湄形象,架起更多澜·湄流域学术交流之桥、经济合作之桥、文化交融之桥、人民交往之桥!